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很多,但须经辨证选择用药。现将我科感冒患者依据辨证分型进行施护的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和分组2000年2月至2001年3月感冒204例,分为以下两组。1.1中医辨证施护组112例,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19~88岁。冬季发病62例,夏季10例,春季18例,秋季22例。病程3~10天。按辨证

  • 标签: 感冒 中药治疗 辨证施护
  • 简介:目的:研究菊蓝感冒冲剂对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和腺病毒3型的抑制作用。方法:用鸡胚孵育法,进行菊蓝感冒冲剂对流感甲型、乙型病毒的直接杀伤及抑制病毒繁殖作用,用传代Hela细胞的细胞培养法,研究菊蓝感冒冲剂对腺病毒3型的直接杀伤及抑制病毒繁殖作用。结果:菊蓝感冒冲剂对流感甲型、乙型病毒的直接杀伤及抑制病毒繁殖均有明显作用(P<0.001),对腺病毒3型的繁殖有抑制作用,而对腺病毒3型的直接杀伤作用无效。结论:菊蓝感冒冲剂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流感甲型、乙型病毒和腺病毒3型的作用。

  • 标签: 菊蓝感冒冲剂 抗病毒作用 抑制作用 腺病毒
  • 简介:背景:骨创伤后的深静脉血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两种不同方法对预防钝性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有效性。方法:共有224例住院患者参与此项预防创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前瞻性随机性研究。200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预防方案。A组患者在钝性创伤后24-48h内使用依诺肝素(30mg,皮下,每天两次)。B组患者在人院后使用脉冲式足泵并延迟使用依诺肝素。所有患者在出院前均行静脉核磁共振和超声检查。结果:A组共97例患者,B组共103例患者。22例患者(A组13人,B组9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A组2例还发生了肺栓塞。本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1%,A组13.4%,B组8.7%;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出现大的或闭塞性血栓共11例(发生率11.3%),B组仅3例(发生率2.9%)(p=0.025)。A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1%,B组为0。A组有2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B组为20例。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均用血7.4单位,无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均用血3.9单位(p〈0.05)。结论:结果显示严重的肌肉骨骼创伤后,早期使用机械预防(足泵)并延迟使用依诺肝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是相当有效的。比较两组患者,B组患者大的或闭塞性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Ⅰ级。详细的可信水平描述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创伤后 随机性 机械 依诺肝素
  • 简介:目的评价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22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金莲清热胶囊+金莲清热颗粒模拟剂)116例和对照组(金莲清热颗粒+金莲清热胶囊模拟剂)110例,疗程3天.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试验组总显效率66.38%,总有效率95.69%;对照组总显效率60.91%,总有效率9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中医症状疗效:试验组总显效率70.69%,总有效率97.41%;对照组总显效率69.09%,总有效率9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两组体温降低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体温降低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

  • 标签: 金莲清热胶囊 随机对照试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风热证
  • 简介:祖国医学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有关疾病预防的理论散见于历代的医书中,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集各代医学经验之大成,为当今的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 标签: 中医 预防医学 SARS 防治措施 医学经验
  • 简介:中毒的发生是由接触的毒物、小儿及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家庭备用药的不断增多,农药的广泛使用,煤气使用的普及,使儿童中毒在儿科中较为常见,在小儿常见的死亡原因中,中毒占第4位。大多数中毒小儿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能转危为安,一小部分小儿因中毒严童或发现过晚、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如死亡、后遗症等,给家庭带来严重不幸。

  • 标签: 小儿中毒 临床护理 预防 家庭环境 延误治疗 家庭备用药
  • 简介:脑中风是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可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大类。主要症状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失语、大小便失禁等。近几年来我国脑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死亡率占全国城市所有疾病的第一位,在农村也由原来的第三位上升到第...

  • 标签: 脑中风 预防中风 慢性支气管炎 抗高血压药 血液流变学 脑动脉硬化
  • 简介:短暂性脑缺血的预防吴少玲短暂性脑缺血,是指脑局部血流一时性、反复性受阻或中断引起的一种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消失快。多则每日发作数次,少则数日、数月或几年发作一次。发作时持续数分钟者多见,很少有超过24小时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一时性偏瘫...

  • 标签: 脑缺血 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 复方丹参注射液 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川芎嗪注射液
  • 简介:腹腔手术术后常发生肠黏连.如何预防肠黏连,以减少黏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在此,我们对预防肠黏连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腹腔手术 肠黏连 肠梗阻 发病机理
  • 简介:屈指肌腱断裂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而肌腱粘连是影响手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采取诸如缝合方法的改进、腱鞘代用品使用及几丁糖的应用[1],但它们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腱的愈合.术后适当进行保护性功能锻炼仍是预防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早期活动的时间为术后1~7天[2].1996年以来收治屈指肌腱断裂84例(175指),采用从术后第3天起从轻微被动活动屈曲、主动伸直,逐渐到大幅度主动屈伸这一循序渐进的康复方法,持续3个月,效果满意.

  • 标签: 屈指肌腱断裂 手外伤 肌腱粘连 腱鞘代用品 几丁糖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热病预防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本品中黄芪、黄芩、金银花、板蓝根及贯众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4~2μg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2.18%.结论方法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热病预防合剂 质量标准 含量测定 黄芪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 简介:献血后穿刺部位局部青紫肿胀是一种最多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严重时献血者一侧前臂青紫肿胀、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增加其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三指按压法及有效的宣传指导等预防措施,使献血者献血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献血后 局部 穿刺部位 献血者 青紫 肿胀
  • 简介:外科治疗食管癌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但由于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食管是跨越颈胸腹的非成对器官,食管淋巴引流特别是纵隔的淋巴网纵横交叉,上到颈部,下至腹腔,加之食管黏膜下层侧支淋巴管穿肌层达外膜,由此造成了食管癌淋巴转移的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2)食管黏膜癌多点起源,但全食管切除存在不可接受性;(3)人们对食管癌异质性的认识非常有限,难以做到确实有效的个体化治疗.因此,食管癌治疗预后较差,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仅20%左右,切除术后复发转移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复发性食管癌采用非手术治疗者,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能再次手术者不多,即使再次手术,其难度大,并发症多,根治性切除率低,疗效也不满意.因此,如何预防食管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不少学者进行了许多尝试,但迄今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 标签: 食管癌 外科治疗 复发性食管癌 癌转移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