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囊预警综合征(capsularwarningsyndrome.CW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符合CWS标准的10例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CWS患者中,6例患者表现为单纯运动症状,2例患者表现为单纯感觉症状,2例患者表现为运动和感觉同时受累.8例患者接受了头经CTA检查,10例患者均做颈部血管彩超检查,8例头颈CTA检查未发现颅内有明显的大动脉狭窄,10例颈部血管彩超结果显示8例有颈动脉硬化并局部斑块形成,1例正常,1例示左侧椎动脉细小,10例CWS患者中有8例发展为脑梗死,6例脑梗死病灶位于内囊后肢,1例位于苍白球,1例位于丘脑.所有CWS患者都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其中8例有高血压病史,3例有糖尿病史,5例有高脂血症,3例有吸烟史.结论CWS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与大动脉狭窄无明显关联,可能是动脉—动脉栓塞.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头颈CTA;头核磁;颈部血管彩超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0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的应用。方法:将我院 160例急诊内科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比较两组二次分诊的概率。结果:实验组二次分诊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急诊内科患者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为了落实国家关于慢性疾病关口前移。方法计划将“慢性疾病的预警与防治研究”立项,首次将医学预警课题列入我院重大科研课题。结果说明对医学问题进行预警,已成为我院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方向。结论探索出此项目的新路径,形成黄陂区健联体模式下脑卒中一级预防工作模式,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我院为了落实国家关于慢性疾病关口前移。方法:计划将“慢性疾病的预警与防治研究”立项,首次将医学预警课题列入我院重大科研课题。结果:说明对医学问题进行预警,已成为我院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方向。结论:探索出此项目的新路径, 形成黄陂区健联体模式下脑卒中一级预防工作模式,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为了落实国家关于慢性疾病关口前移。方法计划将“慢性疾病的预警与防治研究”立项,首次将医学预警课题列入我院重大科研课题。结果说明对医学问题进行预警,已成为我院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方向。结论探索出此项目的新路径,形成黄陂区健联体模式下脑卒中一级预防工作模式,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血液成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以便尽早发现采供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分析改进。方法 收集整理该站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关键指标容量和血细胞比容的检测值,按时间顺序将数据绘制在Levey-Jennings质控图上,设置警戒限与控制限,选取合适的质控规则,对每年的检测数据及趋势变化作分析。结果 2018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出现3次失控和1次曲线漂移,2018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出现1次失控,2019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细胞比容出现2次失控和1次曲线漂移。经原因分析,及时查出失控因素并采取措施,改进后的质控数据趋于稳定,关键指标符合率上升。结论 血液成分关键指标趋势分析不仅可以不断验证血液产品的符合性,在血液安全预警中也起到了有效作用,是确保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液成分 关键指标 趋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中处理硬式内镜器械交接评估表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12月使用后硬式内镜500套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6月使用后的硬式内镜500套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器械的缺陷发生环节、包装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照组缺陷发现率为2.6%,实验组缺陷发现率为6.8%,对照组硬式内镜合格率为96.4%,实验组硬式内镜合格率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硬式内镜器械 环节评估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骨科病房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护理预警模式。方法:选择我院骨科病房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实施预防VTE发生的护理预警模式,比对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VTE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P<0.05。研究组的治疗依从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P<0.05。结论:护理预警模式可降低骨科病房患者的VTE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骨科病房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预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精神科护理模式中引入预警管理方式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250例,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对照组以及采用预警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每组125例。管理一段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杀、自残、行为暴力、猝死以及晕倒等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的几率为13.60%,实验组为7.20%;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80.80%,实验组为97.60%。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模式当中融入预警管理,对于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的几率,提升患者家属满意程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可见这是一个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的管理方式。

  • 标签: 预警管理 精神科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新生儿护理中运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效果。 方法:研究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0 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0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早期预警评分,分析不同护理后家属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 97.2% ,显著高于对照组 78.6%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堵管、导管脱落、液体外渗、溢奶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0.8% ,显著低于对照组 5.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运用早期预警评分可以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 新生儿护理 早期预警评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医疗质量方面体现在医院对患者的服务情况、医生的技术水平、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相关管理情况等等,都是体现医院整体水平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医疗安全的条件。医疗质量风险预警能够让医院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这样能够防止在事情发生后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在管理方面的情况。那么此时应用医疗质量风险预警体系可以使医院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安全隐患,可以提醒相关工作管理人员施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医疗质量 风险预警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无偿献血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参与无偿献血的人越来越多,基本能满足各地临床用血需求。但每到寒暑期,各地无偿献血人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导致血液供需失衡,血液库存频频告急。如何使无偿献血在寒暑期常态进行,保持供需平衡,是无偿献血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本站近年来通过加强预警宣传,保持采供血相对平衡的方法报告如下。

  • 标签: 无偿献血 预警宣传 采供血 应急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在高危妊娠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6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对比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以及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对比两组不同的管理效果。结果 顺利分娩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预警评估管理 高危妊娠孕妇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标准,总结出适合中国人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选择的原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科接诊的病人1000例同时采用英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和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观察该组病例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结果(MEWS)系统不适合我国病人的早期预警评估,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适合于我国病人早期预警评分标准的一种系统。结论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及时、准确无误地早期评估中国病人的病情,能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