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在医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8 年 9 月 期间诊治的 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选取 120 例作研究对象, 并根据其术后是否复发分组:复发 组( n=60 )、未复发 组( n=60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 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 结果:经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 病理分级为 CIN3 级、宫颈阴道外切缘是影响本病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 。结论: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复发与切缘状态、病理分级存在密切关系,上述指标可作为评价 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电环切术后是否复发的预测因素 。

  • 标签: 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 电环切术 复发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传染病发病率与气候、饮水、空气质量、卫生条件等众多因素相关,各因素之间关系复杂,难以预测,基于数据驱动的传染病发病率预测假定各种影响因素均在发病率中有所体现,即前期的发病率涵盖了主要因素的影响,所以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模型参数较少,适用范围广。本文对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意义、评价方法及典型基于数据驱动的传染病发病率预测方法进行介绍。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多种危险因素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高血糖、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而尿微量白蛋白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最早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发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新指标,识别和处理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大大减轻与之相关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本文就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和近年来不断提出的新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预测指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老年患者压疮危险预测中应用 OH压疮评估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计 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Braden量表进行压疮危险预测,观察组患者则应用 OH压疮评估表预测压疮危险。结果:观察组患者评估量表分值以及评估耗时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P<0.05。对比评估压疮风险等级,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压疮风险度评估期间应用 OH压疮评估表具有更为理想的评估效果,且应用比较客观,所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因此评估耗时短,值得推广。

  • 标签: OH压疮评估表 老年患者 压疮危险预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时体表心电图预测左主干闭塞的临床意义应用。方法:将2018年1与到2020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LM)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组成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检查确诊为前降支病变(LAD)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相关资料。结果:在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不管是急性冠状动脉左主干,还是前降支病变者,管脉管腔狭窄均主要为完全闭塞,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的例数较少,观察组、对照组在I、aVL导联ST段改变以及II与IIIaVL导联ST段改变上,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主干闭塞引发的心肌梗死患者体表心电图存在一定特征,在诊断时,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详细的造影分析,以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体表心电图预测 左主干闭塞 临床意义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出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方法:本次实验抽取本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共计 210人,对所选患者实施经桡动脉介入诊疗,统计和记录所选患者桡动脉痉挛出现情况,并研究导致桡动脉痉挛出现的原因。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选 210例患者中出现桡动脉痉挛的患者共计 45人,桡动脉痉挛出现几率为 21.43%;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桡动脉直径与导管外径或是患者身高的比值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桡动脉痉挛的出现。结论: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患者年龄、生活习惯、性别、导管更换情况等方面,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相关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并积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应对。

  • 标签: 桡动脉 冠心病 桡动脉痉挛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与分析 血清 CEA 、 LDH 对肺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0 月进行复治的肺腺癌患者 70 例 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进行 整体疗效观察 ,对比血清CEA、LDH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血清CEA、LDH与预后联系,研究 血清CEA、LDH与预后联系 , 得出血清 CEA 、 LDH 对肺腺癌靶方式对 复治的肺腺癌患者产生的治疗与预 后价值。 结果:① 肺腺癌患者在经过治疗后 的总有效率为 30.00 。 ② 治疗前CEA正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15.00% ,治疗前CEA升高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36.00%; 治疗前LDH正常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37.84% ,治疗前LHD升高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24.00% 。 ③治疗前CEA≥20.0ng/mL患者PFS 为 8.3±1.2 月, CEA<20.0ng/mL患者PFS 为 5.2±0.9 月; 治疗前CEA≥20.0ng/mL患者OS为 17.2±1.3 月,CEA<20.0ng/mL患者OS为 14.2±1.5 月。 结论:血清 CEA 、 LDH 对肺腺癌靶向治疗模式在 提高 临床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清 CEA LDH 肺腺癌患者 LDH 肺腺癌靶 临床疗效 预后的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踝臂指数联合脉搏传导速度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我院15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踝臂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踝臂指数和脉搏传导速度异常程度结果均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5;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踝臂指数较单支病变组更低,且多支病变组踝臂指数亦低于双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脉搏传导速度较单支和双支病变组更高,P<0.05。结论 联合使用踝臂指数+脉搏传导速度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对医师分析病情及施行治疗具有较好辅助作用。

  • 标签: 踝臂指数 脉搏传导速度 冠状动脉 狭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ASTRAL对血管内治疗患者短期预后有无预示价值。方法 选取发病< 24h并在我院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 AIS患者,所有患者采用 ASTRAL、 THRIVE评分进行评估,患者发病 7天时,采用 mRS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根据 mRS量表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与预后不良组。应用 ROC曲线下面积 (area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C)大小比较各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分析 ASTRAL、 iScore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 77名患者,根据 mRS量表评分的结果,预后良好组的 ASTRAL、 THRIVE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二者显著差异(均 P< 0.05) ,THRIVE评分的 ROC曲线的 AUC为 0.864,大于 ASTRAL评分 (AUC为 0.843), P> 0.05。结论 ASTRAL、 THRIVE评分可对我国 AIS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短期预后进行预测,二者预测价值大致相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ASTRAL量表 THRIVE量表 短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 NT-proBNP在预测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 20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 NT-proBNP的水平。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 NT-proBNP的水平有无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评估血浆 NT-proBNP预测失代偿心衰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包括预测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 ROC曲线下面积 AUC。结果:失代偿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浆 NT-proBNP越高住院病死率越高 ,≥3500pmol/L时预测住院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超过 70%,特别是其阴性预测值达 96%以上。 NT-proBNP是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是判断心衰预后的有效临床指标。结论:血浆 NT-proBNP值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程度的指标,尤其在预测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浆 NT-proBNP 失代偿心力衰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肉桂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道地产区包括我国广东、广西 2 省和越南部分地区。肉桂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黄烷醇类、萜类、木脂素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传统认为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肉桂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挥发油、多酚类、二萜类等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分析生源途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议对肉桂进行挥发油、多酚类、黄烷醇类、二萜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聚焦其中多酚类、黄烷醇类和萜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肉桂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 标签: 肉桂 挥发油 多酚 黄酮 二萜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 简介:摘要:肉桂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道地产区包括我国广东、广西 2 省和越南部分地区。肉桂中化学成分类型丰富,包括挥发油、黄烷醇类、萜类、木脂素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传统认为肉桂挥发油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为其主要药效成分。对肉桂资源、化学成分、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挥发油、多酚类、二萜类等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分析生源途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议对肉桂进行挥发油、多酚类、黄烷醇类、二萜类等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聚焦其中多酚类、黄烷醇类和萜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肉桂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和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

  • 标签: 肉桂 挥发油 多酚 黄酮 二萜 质量标准 质量标志物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