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防治蜚蠊危害,预防疾病迎接北京奥运会,掌握北京市崇文区蜚蠊种群密度及变化规律,以制定防治措施及评价灭蜚蠊效果。方法我们对2004年常规蟑螂密度监测方法和2005年专项蟑螂密度这两种监测方法进行了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监测的粘蟑纸的投放数量要远远低于专项监测,相应的专项监测捕到的蟑螂数量亦远多于常规监测。2005年专项监测的蟑螂密度有两个高峰,分别是3月和9月。2004年常规监测显示崇文区蟑螂密度只有一个高峰,出现在7月份,其余月份与2005年专项比则呈现小范围波动状态。2005专项监测的中小餐饮蟑螂密度7~10月有个较为稳定的高峰平台,2004常规监测蟑螂密度则在5月,7月出现2个高峰。2005专项监测的宾馆蟑螂密度在3月和9月出现了两个高峰,其余时间密度接近于0。2004常规监测的宾馆蟑螂密度仅在3月、7月监测到蟑螂,而成为全年的2个高峰,其余7个月蟑螂密度均为0。结论2005专项监测更能反映我区的蟑螂密度季节变化情况。2005专项监测显示6~9月是我区蟑螂活动高峰期,在每年4~5月开展灭蟑活动,可有效降低当年的蟑螂密度。

  • 标签: 蟑螂 常规蟑螂密度监测 专项蟑螂密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IV感染人群的行为干预以及阻断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2名。其中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占89.02%;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者为主,占81.71%;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46%;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占84.15%;确诊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共占89.03%;妊娠结局以继续妊娠生育为主,占93.90%。结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外出务工者性传播为主,大部分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该人群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该部分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防范意识,掌握防治艾滋病的措施,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 标签: 孕产妇 HIV 监测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点老年人群尿碘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选择时间为2022.01.01—2022.12.31日,委托连云港市海州区浦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留取老年体检的尿液标本120份,实施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检测,比较分析尿碘检测结果结果:连续在同一标准条件下,制作六条标准曲线,经“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求出,平均标准曲线-0.9999是相关系数,且其标准浓度各点变异系数,在标准曲线下均不大于5.00%;经6次双平行重复测定尿碘外质控监测样本,分析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式,经获得的结果显示出,标准值和相对偏差均不大于5.00%,且各测定值位于不确定的标准值范围中;通过应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法,发现在共120份的尿样监测的样本中,尿碘中位数是288 µg/L;选择适当补碘时间为半年到一年之间,共检测23份尿样,碘盐合格率为91.50%,中位数是311.13(µg/L);选择适当补碘时间为半年以内,共检测22份尿样,碘盐合格率为97.50%,中位数是445.49(µg/L)。结论: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群,通过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诊断检测方式,适合基层尿碘实验室检测应用,准确性和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方法简便、容易操作,适合推广。

  • 标签: 尿碘检测 重点老年人群 结果评估
  • 简介:血站的采血场所是向临床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血液的首要环节.采血环境的卫生条件和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影响采集血液的质量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中细菌污染是很危险的因素[1],最大程度降低血液的细菌污染,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是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对黄石市中心血站在城区设置的多处固定献血房车进行空气菌落监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固定献血房车 空气消毒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地高辛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均相酶标放大免疫分析法(MEIT)监测我院128例住院患者应用地高辛后的血药浓度,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128例患者中,其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8~2.0ng·ml-1的共有74例,占57.81%%;低于治疗浓度的有22例,占17.19%;高于治疗浓度的有32例,占25.0%。其中,性别和年龄因素为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主要因素。结论进行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对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确保其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监测 临床疗效 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2-01
  • 简介:目的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测质量,规范高危妊娠管理,降低孕产妇围生期死亡率.方法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围产保健门诊5381例孕产妇中的2218例高危妊娠孕妇孕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41.22%;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100%;无高危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3.1‰.结论定期科学的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管理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高危妊娠母儿死亡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高危妊娠 监测 管理 母儿死亡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了解乐山市2009年流行性感冒(流感)及其亚型甲型H1N1流行情况。方法每周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共采集384例标本,检测国家级哨点医院标本272例,检出H1N1阳性43例,阳性检出率为15.81%;A型季节性流感67例,B型季节性流感3例。检测人疑似感染流感暴发疫情标本112例。检出H1N1阳性55例,阳性检出率为49.11%。A型季节性流感73例。结论乐山市由于防控得力,未造成大面积流感传播。

  • 标签: 流感 监测 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高依据。方法:将我疾控中心于2017年-2020年检测的121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其检测资料共 484 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对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及合格率进行检测。结果:2017年-2020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25.83%,合格水样共有125份,合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年度合格率存在差异,P

  • 标签: 农村 生活饮用水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015年-2016年南县麻疹监测结果。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南县2015-2016年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转正常,系统疫警灵敏;南县2015年-2016年发热出疹性病例共59例,其中2015年38例,2016年21例,两年间每位麻疹监测病例第1份血清标本采集率、第2分血清标本采集率、标本3天内送达率和7天内报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较好;两年本县无麻疹爆发疫情及麻疹死亡病例;分布人群以一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两年间对南县人民医院、南县妇幼保院和南县中医院每旬开展病例主动搜索1次,均未发现漏报病例。结论麻疹监测在了解麻疹发病原因上起到重要作用,提高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能有效降低麻疹的发病率,若能同时加强对散居儿童的管理将会有效控制麻疹的传播。

  • 标签: 南县 麻疹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原县碘缺乏病通过阶段目标评估后的监测结果,探讨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方法每年对居民户进行碘盐抽样监测,随机抽取9个乡镇,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盐样,在全县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每年抽取5所乡镇中心小学,对8~10岁在校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或B超法)、尿碘水平监测结果10年来红原县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平均为92.60%。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平均为4.43%,B超法平均为8.16%,尿碘算术均数为196.01ug/L,中位数为197.00ug/L,100—200ug/L的占42.45%,>200ug/L的占44.43%。结论红原县居民已为足量碘摄入,且处于安全碘摄入量范围。2010年红原县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学生尿碘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3项指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中期目标。

  • 标签: 碘缺乏病 监测 尿碘 碘盐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高危妊娠患者在不同孕期凝血部分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孕妇 60例作为高危组,根据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组( n=18)、孕中期组( n=24)、孕晚期组( n=18),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 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凝血常规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危组患者 PT、 APTT、 TT、 FIB、以及 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在孕早期上述指标水平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高危孕妇在孕早期凝血象指标改变明显加剧,临床对凝血象全程监测非常必要,为临床诊断和及早干预高危妊娠提供可靠实验数据。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200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HBsAb)监测结果。方法:在2021.05~2023.04期间,纳入研究200名儿童为研究样本,通过采取IFMA法(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辩免疫荧光分析法),对儿童身体当中HBsAb浓度进行测定。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当儿童在年龄增加状态下,HBsAb含量以及HBsAb阳性率会出现明显下降状态。结论:当儿童在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出现免疫年限减弱问题。因此,应当在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对于接种效果进行及时检验,同时,采取适宜疫苗补种手段,从而加强儿童机体免疫能力。

  • 标签: []儿童 乙肝表面抗体 监测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患者血常规、凝血部分指标的 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0 月我 院收治的孕妇 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有无高危因素分为两组:正常组和高危组,每组各 40 例。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 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高危组孕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均存在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高危孕妇凝血象及血常规指标存在异常,早期检测对于及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 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高危妊娠患者在不同孕期凝血部分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孕妇 60例作为高危组,根据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组( n=18)、孕中期组( n=24)、孕晚期组( n=18),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 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观察对象的凝血常规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危组患者 PT、 APTT、 TT、 FIB、以及 D-D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在孕早期上述指标水平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高危孕妇在孕早期凝血象指标改变明显加剧,临床对凝血象全程监测非常必要,为临床诊断和及早干预高危妊娠提供可靠实验数据。

  • 标签: 高危妊娠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