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的颁布实施,给整个医疗卫生系统敲响了警钟。知法、懂法是对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广大护理人员新的要求,所以在工作中应不断树立和强化牢固的法律意识,注意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减少或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法律意识 自我保护
  • 简介:目的比较IABP保护性置入和被动性置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因术前高危因素而接受了保护性IABP的置入,26例PCI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接受IABP的紧急置入的临床资料。比较心功能分级,不稳定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左主千狭窄〉70%等资料的差别。结果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术前病情程度无显著差别,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与紧急置入IABP组相比同手术期死亡率为65.4%降至11.1%。保护性IABP的置入组死亡率较紧急置入IABP组减少6倍,在急性心肌梗塞抢救过程中保护性IABP的置入与紧急置入IABP相比能显著降低围手术期的死亡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孕激素对脑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①影响γ-氨基丁酸(GABA)和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系统发挥作用,减轻脑损伤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②减轻脑损伤后脂质过氧化过程;③抑制脑损伤后的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④刺激雪旺细胞产生髓鞘,减少胶质疤痕形成;⑤促进神经保护因子表达,提供神经营养.

  • 标签: 脑保护作用 孕激素 机制研究 脑损伤后 神经递质系统 兴奋性氨基酸
  • 简介:严重创(烧)伤、失血性休克、广泛肠切除、小肠移植、长期全肠外营养以及肿瘤的放化疗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其功能的可逆或不可逆丧失.临床上从代谢支持和调理的角度出发,应用多种特殊营养物、生长激素和多肽类生长因子等,在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物质的作用都缺乏肠道特异性.近期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多肽类胃肠激素能够促进损伤肠黏膜生长修复,即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peptide2,GLP-2),其作用具有高度肠道特异性.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 肠道保护 多肽类生长因子 上皮细胞损伤 peptide 失血性休克
  • 简介:关于药品,路易斯·拉萨格纳曾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人类打开了那个关闭着药物精灵的瓶子,这个精灵不但可以创造奇迹,也可以毁灭一切。”

  • 标签: 医学理念 新药审评 循证 借鉴 质量
  • 简介:我国于1985年和1987年先后颁布了《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旨在将保护知识产权纳入法律制度轨道。知识产权制度在发展科研部门科技工作方面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技人员对如何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创作权益尚无足够的认识,从而出现了在科技开发中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或不自觉地侵害了他人的知识产权现象,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 标签: 科学研究 知识产权 产权保护 侵权行为 科技开发合作 科技人员
  • 简介:烧伤后肠道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有研究证实,烧伤后早期肠道喂养可增加肠黏膜血流量、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1,2]。本实验以烫伤大鼠为模型,观察口服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肠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健康SD大鼠66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20g,由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提供(滇实动证2001034号)。随机分为:(1)Larg(AEF)组:30只。背部脱毛后,置于(92±2)℃水中浸烫18s,制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经病理切片证实),伤后立即在腹腔内注射等渗盐水(40mlkg)。2h后开始经口灌喂质量浓度7%的Larg(瑞士Alexis公司),1ml次,2次d,自由进食大鼠标准饲料。(2)普通喂养(EF)组:30只。烫伤后以等量温开水代替Larg溶液,其余处理与AEF组相同。(3)正常对照(N)组:6只。不致伤不给药,自由进食。2.标本采集:AEF、EF组于伤后6、12、...

  • 标签: 保护作用 口服左旋 大鼠肠道
  • 简介: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SD大鼠肝损伤模型,同时予以槲皮素30mg/kg灌胃,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用光镜观察肝脏病理的形态变化。结果槲皮素组较模型组的ALT、AST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明显减轻。结论槲皮素对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保护作用 鼠肝 实验性肝损伤 ALT AST
  • 简介:护士长树立新型的护理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护理管理中,特别是排班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和弹性排班,可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促进科室人员内部的和谐气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护士个体优势。更大限度地满足病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益。

  • 标签: 护士长 以人为本 护士排班
  • 简介:目的探讨烧伤大鼠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及高氧平衡盐溶液复苏对其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90只,体重250~300g,雌雄不拘,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早期平衡盐溶液复苏组(B组,40只)、延迟平衡盐溶液复苏组(C组,30只)、早期高氧平衡盐溶液复苏组(D组,40只)、延迟高氧平衡盐溶液复苏组(E组,30只)、以及烧伤对照组(F组,40只).致伤动物分别于伤后6、12、24、48h麻醉状态下取血,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检测及肝组织标本的组织学观察.结果伤后6h,各组血浆AL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E组比较,AL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与其他治疗组比较,AL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AST变化趋势与ALT基本一致.伤后MDA水平明显升高,其中F组MD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迟延复苏组高于早期复苏组,D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烧伤早期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肝细胞变性、坏死,D组损伤较轻.结论严重烧伤早期,高氧平衡盐溶液复苏治疗能抑制自由基产生,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损伤,增加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有益于防止肝细胞结构受损,保护肝功能.

  • 标签: 高氧平衡盐溶液 烫伤 大鼠 肝脏损害 保护作用 肝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益生菌与核黄素联合应用对烫伤大鼠细菌移位的防治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SC组,30只)、烫伤治疗组(ST组,30只)、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SC、ST组大鼠作30%ⅢTBSA度烫伤,ST组大鼠伤后立即向胃中灌注含双歧杆菌5×1012个集落形成单位/L、蜡样芽孢杆菌5×1010个集落形成单位/L和核黄素500mg/L的等渗盐水混悬液1.5ml,2次/d.SC、NC组于相同时间灌注等量等渗盐水.观察细菌移位、肠道膜菌群、回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合成分泌及肠黏膜损伤修复等变化.结果与SC组比较,ST组大鼠各脏器细菌移位率显著下降(P=0.000~0.025),血浆内毒素水平在伤后3d内降低显著(P<0.05),回盲部膜菌群中双歧杆菌量升高20~40倍,大肠杆菌和真菌量显著降低(P<0.01),致伤后5d内黏膜损伤评分为0~3(P<0.05),小肠黏液SIgA含量伤后5d可恢复正常(P<0.01).结论益生菌与核黄素联合应用,可减轻烫伤大鼠细菌/内毒素移位程度,有效保护肠道屏障.

  • 标签: 益生菌 核黄素 联用 烫伤 大鼠 肠道屏障
  • 简介:在各种组织中,心肌和骨骼肌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短暂的心肌缺血即可造成心肌梗死,骨骼肌缺血超过3小时亦将发生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时损伤是不可逆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inducedreperfusion,I/R)损伤是引起肌肉组织缺血坏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I/R过程中,细胞能量耗竭,微循环紊乱等也是导致组织变性坏死的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肌肉组织 心肌缺血 骨骼肌
  • 简介:目的探讨喂饲左旋精氨酸(L-Arg)对烫伤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不作烫伤和其他处理)、精氨酸组(30只,烫伤后2h喂饲70g/LL-Arg,1ml/次,2次/d)和普通喂养组(30只,烫伤后喂饲等量凉开水).检测正常对照组及两组烫伤大鼠伤后6、12、24、48、72h肠组织内皮素(ET)水平、一氧化氮(NO)含量、ET/NO比值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并取回肠组织标本作病理学观察.结果伤后6、12、24h,精氨酸组大鼠肠组织ET水平分别为(0.80±0.26)、(0.75±0.30)、(0.63±0.22)ng/g,低于普通喂养组(1.26±0.38)、(1.34±0.37)、(0.97±0.19)ng/g(P<0.05);其NO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喂养组(P<0.01);ET/NO比值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普通喂养组(P<0.05或0.01).病理学观察显示,精氨酸组大鼠肠黏膜损伤情况明显轻于普通喂养组.结论喂饲L-Arg可减轻烫伤大鼠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其机制为喂饲L-Arg后增加了肠黏膜局部NO的含量,有助于维持ET/NO比值的稳定.

  • 标签: 左旋精氨酸 烫伤 大鼠 肠道保护 L-ARG
  • 简介:目的研究蕨麻素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半乳糖胺(D-GalN)和对乙酰氨基酚(AAP)所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TBA法、DTNB法、CHOD-PAP法和IFCC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PX)、甘油三酯(TG)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蕨麻素具有促进肝脏糖原合成和提高血清蛋白含量的作用(P<0.01),可明显降低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1)及提高血清和肝脏过氧化物酶活力(P<0.01),可使AAP致肝损伤小鼠的ALP活性显著下降,并降低血清中TG含量.结论蕨麻素可能通过影响肝脏代谢机能,增强抗氧化作用,加强解毒能力机制发挥抗损伤作用.

  • 标签: 蕨麻素 化学性肝损伤 肝保护 丙二醛 谷光甘肽
  • 简介:将从日本血吸虫成虫分离纯化出的28kD、31/32kD人97kD蛋白混合组成多价分子疫苗免疫小鼠,再行攻击感染,观察其保护性免疫力。结果:疫苗加佐剂组,成虫减虫率、肝组织减卵率及肠壁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0.3%、72.0%和8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肝虫卵肉芽肿较对照组炎症反应程度轻,虫卵肉芽肿周长及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此多价分子疫苗,具有较高的减虫率、减卵率及抑制虫卵肉芽肿形成的作用,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日本血吸虫 多价分子疫苗 保护性免疫力
  • 简介: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雄性清洁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药物治疗(RG)组。每组分别于夹闭缺血的第45分钟、缺血再灌注后1h、2h及4h四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10%左肺匀浆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a)、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含量、肺组织干/湿重比值(D/W)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TNF-a、ICAM-1含量在IR组缺血再灌注后台量明显增加。较S、RG组显著增高(P〈0.01);(2)IR组SOD含量较S、RG组同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1);RG组减少的程度明显小于IR组(P〈0.01).IR和组的RG肺组织D/W比值都呈进行性下降;(3)IR组肺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毛细血管充血、肺泡间隔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炎性细胞及炎性液体渗出渐显著,RG组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较IR组减轻。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谷胱甘肽 肿瘤坏死因子 胞间粘附分子1 动物替代试验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