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足趾再植的特点及其效果.方法从1991年~1999年,对19例(25趾)离断足趾进行再植,再植时保持患足背伸90°~120°,逆行再植的顺序:趾底皮肤→趾底皮下静脉→趾固有神经→趾固有动脉→屈趾肌腱→单根克氏针固定趾骨→趾伸肌腱→趾背动脉→趾背皮下静脉→两侧及背侧皮肤.结果25趾中23趾成活,成活率92%,患趾总屈曲度,趾为25.~70.,第2、3趾为35.~90°,断趾外形恢复良好,趾尖两点辨别觉10mm~16mm,患者行走步态正常15例,基本正常4例.结论离断足趾再植极大减轻了病人伤残率,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逆行再植足趾显示了独特的不需变换体位的优点.

  • 标签: 足趾离断损伤 显微外科 逆行法足趾再植术 手术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在显微镜下行清创术,术中仔细寻找损伤的静脉,然后将其吻合,建立血运以修复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结果14例撕脱皮肤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正常,皮肤感觉在3个月~1年内恢复正常.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吻合静脉 修复 手掌 皮肤逆行撕脱伤
  • 简介: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对22例AO分型为A、C型新鲜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21例获牢固骨性愈合,未见畸形愈合、感染.1例发生主钉尾端处骨折,1例发生近端锁钉断裂.术后根据KSS评分体系,评价优14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90.9%.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远端骨折,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操作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 标签: 股骨远端骨折 逆行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治疗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0例患者总结实施ERCP及相关技术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2月实施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并总结术后护理观察要点及早期发现并发症的经验,认真选择ERCP检查适应症,检查手术实施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术前需详细告知病人手术的部位和具体操作方法手术所需时间,使病人在术中很好配合,严密做好患者术前禁食水工作和碘过敏试验工作,做好术中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观察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通过对50例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有重点的进行术后护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及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结论]改善ERCP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 标签: 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术后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修复方法。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掌侧皮下浅静脉,重建血液循环通路治疗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18倒,吻合静脉共计125务。结果18例中有15例掌部皮肤全部成活,另外3例除掌心部有约1.5×1.0cm的皮肤坏死外,其余部分成活。掌部皮肤外形美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该术式一次修复成功,皮肤功能优于游离植皮,也使病人免除了需从他处转移皮瓣的痛苦,

  • 标签: 治疗 撕脱伤 手掌部皮肤 逆行 吻合静脉 成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联合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逆行性牙髓炎患者4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研究起止时间:2022.04-2023.06,并依据随机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开展一次性根管治疗,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实施盐酸米诺环素+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牙周指数,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以及龈沟出血指数更低。结论 对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开展盐酸米诺环素+一次根管治疗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 一次法根管治疗 逆行性牙髓炎
  • 简介:目的探讨指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指腹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从2000年~2002年,利用同指指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手指指腹缺损,其中示指2例,中指3例,环指2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5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满意,供皮区外观良好,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指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腹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侧 岛状皮瓣 修复 指端损伤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本科收治的120例经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中的护理措施。治疗前做好充分准备;治疗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鼻胆管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重视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95例患者成功取石,22例转手术治疗;治疗后并发轻症胰腺炎5例、急性胆管炎5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

  • 标签: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76例逆行性牙髓炎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逆行性牙髓炎患者中的76例,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68例(90%),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8例(10%)。76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显效(牙齿不松动,牙周无肿痛,牙周袋基本消失,咀嚼功能良好)34例(44%);有效(牙齿松动在Ⅰ度以内,偶有牙龈肿痛,但经治疗能较快好转,牙周袋变浅,咀嚼功能有一定的改善)27例(36%);无效(患牙咀嚼无力或咀嚼痛无改善,牙齿松动度无改善或进一步增加)15例(20%),总有效率为80%。结论不予适当的治疗,牙髓炎可发展为根尖脓肿,甚至颅骨骨髓炎,患牙就只有拔除了。对于逆行性牙髓炎患者而言,要及早进行治疗。

  • 标签: 逆行性牙髓炎 临床观察 治疗
  • 简介:目的 总结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一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98例126手,清创后行直接缝合或皮肤回植80例(108手),一期小腿内侧皮瓣转移修复18例(18手)。结果 98例均获随访,时间平均6(3-12)个月,优81手,良20手,差25手,优良率80.2(101/126)。效果差的25手中,16手出现皮肤挛缩,16手予二次松解术,9手达到优良,二次手术有效率为56.2%(9/16)。结论 一期手术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效果良好,病情轻者清创后可直接缝合或皮肤原位回植,条件差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行皮瓣转移修复。

  • 标签: 手损伤 皮肤
  • 简介:目的报道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急诊处理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方法2003年9月-2006年7月,我们应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及其相关方法处理15例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结果15例全部成活.术后3~28个月随访,外形与感觉等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处理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可最大限度的恢复手部功能和外形,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皮肤撕脱 显微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及观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的临床经验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40例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56例诊断+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4例未诊断治疗成功。经治疗与护理,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好转。结论加强手术前后护理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型骨折19例、C型12例,术后早期患肢CPM锻炼。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31例患者骨折均愈舍,愈合时间9~18周,平均12.5周,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17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7.1%。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行CPM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4病例,共16个皮瓣,切取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皮瓣面积最小3cm×5cm,最大15cm×30cm.结果:13个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缘部分坏死,1例远端10%面积坏死,经清创换药愈合随访10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感觉满意.结论: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切取方法比较灵活、方便,血运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质地柔软,较薄,供皮面积大,部位隐蔽,感觉恢复好.被称为皮瓣应用的一次飞跃.

  • 标签: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 临床应用 组织缺损 应用解剖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术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本研究通过将我院同一时期内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设置实验组进行医学观察,将研究目的以及相关内容告知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列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采用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对于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束1—2周内进行随访,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愈率为66.99%,显效率为27.18%。结论: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术在针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矫正作用,有效率高达89.32%%,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术 慢性泪囊炎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