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就青少年的压力与其吸烟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主要运用青少年生活事件的问卷,调查应对问卷以及中学生吸烟行为的调查问卷对于2626位中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之间的吸烟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以及年级方面的差异。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呈现的是显著相关的关系。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在压力以及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之间有着一个明显的中介的作用。结论压力是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 标签: 青少年压力 吸烟行为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调查了300例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平均分为2.18±1.247;影响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他人影响因素、感受药效(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服药遵从行为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了解影响患者服药遵从行为的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服药遵从认知水平和遵从率。

  • 标签: 糖尿病 服药 遵从行为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冠心病护理中行为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3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常规护理方式的11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行为护理模式的118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2.54%(3/118)低于对照组11.02(13/11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观察组满意率94.92%(112/118)高于对照组85.59%(101/11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护理引入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帮助控制患者并发症、缓解患者病情以及提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冠心病护理 行为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很大及病情多变,加之受医学发展的限制,未知的医学领域很多,使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可能随时存在和发生。“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后,更加重了护士的责任。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可能引发病人的不满或投诉,导致护患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给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为杜绝护患纠纷,笔者认为,护理人员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标签: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科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研。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心理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调查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DS评分与SA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可缓解负面情绪,增加满意度。

  • 标签: 心理科 认知行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调查。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00例青春期女学生作为本次研究案例。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增订版当中的113条行为问题条目和自行设计的部分一般情况问卷实现问题调查。统计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结果10至12岁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0.00%)显著低于12至16岁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16.67%),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10至12岁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最高因子为社交退缩,其次分别为性问题、体诉、分裂强迫以及抑郁。12至16岁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最高因子为体诉,其次分别为分裂强迫、不成熟、抑郁。将量表当中的所有条目总分数相加之后进行对比,发现分数最高的主要的因子为喜欢争论、精神无法集中、注意力不持久、害羞与胆小;班级成绩当中排名上、中、下的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3.04%、13.04%、16.12%,数据差异不显著,但是班级成绩排名靠后的女学生行心理行为发生率最高。结论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不同行为因子的检出率在不同青春期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成绩存在一定影响,需要提高对青春期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视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青春期女学生 心理行为问题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老年病人照顾者预防跌倒知识和行为。方法本文选择了200例老年病人照顾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了老年病人照顾者的预防跌倒知识了解程度、跌倒知识来源、预防跌倒态度、预防跌倒行为能力。结果据统计,有46.67%的老年病人照顾者并不了解预防跌倒知识,有70%的老年病人照顾者跌倒知识来源是生活体验,有20%的老年病人照顾者预防跌倒态度不够端正、有45%的老年病人照顾者预防跌倒行为能力较差。结论针对老年病人照顾者预防跌倒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和行为不够规范的事实,老年病人照顾者需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 标签: 老年病人照顾者 预防跌倒知识 预防跌倒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收治53例精神障碍患者,针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暴力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伤残率显著降低。结论;对入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精心、认真的入院评估,多巡视查房,对高危患者人群密切观察病情,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减少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障碍 暴力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由此问题造成的影响就是,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2012年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6500万以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此次研究以留守儿童不良生活行为为切入点,将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合理对比,从而分析了解留守儿童不良生活行为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期有助于留守儿童不良生活行为干预工作的开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 标签: 留守儿童 不良生活行为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行为干预对先兆流产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先兆流产6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33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的SDS、SAS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产妇予以行为干预,可有助于其心理状态的改善,使抑郁、焦虑情绪减轻。

  • 标签: 心理状态 先兆流产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与遵医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于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放相关调查问卷,对癌症疼痛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与遵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患者在各方面对疼痛治疗存在顾虑,大部分患者未遵医嘱进行服药,能够遵医嘱服药与疼痛治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疼痛患者普遍对疼痛治疗存在顾虑,并且多数患者存在不遵医的行为,所以院方应该能积极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癌症疼痛和疼痛治疗的认知,减少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癌症疼痛 疼痛治疗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接受行为护理干预的措施并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5例冠心病行为护理患者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内55例冠心病常规护理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行为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饮食、用药行为的知晓率以及对冠心病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栓塞、乳头肌功能失调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冠心病 行为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行为训练对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方法介绍心理行为训练的概念、目的恶化主要方法,探究心理行为训练对于保障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结果经过系统和综合的心理行为训练后,官兵应对挑战和面对模拟战争严酷环境时的心理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官兵的心理紧张感和忧虑感得到缓解,这对缓解由于焦虑心理引发的抑郁、偏激以及幻想等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积极作用。结论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和保障官兵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行为训练 官兵 心理健康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干预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7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且均有吸烟史,运用随机住院病历尾号奇偶数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参照组(n=39),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吸烟行为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分)相比较对照组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吸烟百分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再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给予吸烟行为干预后,其疗效更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认知程度及降低吸烟率,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吸烟行为干预 护理体会
  • 简介:额叶癫痫(frontallobeepilepsy,FLE)具有发病原因多源性、发作形式多样性、临床诊治复杂性特点,其主要的发作形式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声及偏转性强直发作,且常在夜间发作[1]。而FLE表现为暴力行为类似精神分裂症的报道罕见[2]。现将我院2例表现为发作性暴力行为的FLE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41岁,夜间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2个月。发作表现为躁狂、摔东西、暴力倾向等.

  • 标签: 额叶癫痫 暴力行为 精神行为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规避低年资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注射行为。方法通过对现存的不安全注射现状的原因,结合低年资护士的特点,分析不安全因素,并就具体问题提出对策。结果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安全注射意识及能力得到提升。结论对低年资护士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可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减少护理不安全注射行为带来的危害。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护理 不安全注射行为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调查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法随机选择本地区的3所初级中学、2所高级中学作为调查对象,每所学校各年级均选择3个班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本次研究中共发放问卷954份,有效回收932份。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程度在优良以上的几率约为65.7%,95.1%以上的学生听说过该疾病。21.2%认为可以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正常来往。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方式主要为电视、书籍、网络。结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较差,多数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存在恐惧、规避的心态。强化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相关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 标签: 中学生 艾滋病 相关知识 态度及行为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影响,使用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在医院中筛选了10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患有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然后把她们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最后仔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身体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整体恢复效果也更好,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奥氮平对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有积极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奥氮平 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不遵医嘱饮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遵医嘱饮食行为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44例肝硬化患者,饮食行为遵医嘱率仅为38.19%(55/144),89例肝硬化患者饮食行为不遵医嘱,其中不良生活习惯41例,占46.07%,疾病认知度低31例,占34.83%,家属配合度不高9例,占10.11%,医护人员基本知识缺乏8例,占8.99%。根据上述原因,加强医护人员肝硬化饮食基础知识学习与培训,针对患者及家属采取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后,其饮食行为遵医嘱率为91.66%(132/144),高于采取对策前饮食行为遵医嘱率38.19%(55/144)(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不遵医嘱饮食行为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疾病认知度低等因素相关,临床需在加强医护人员基础疾病知识培训基础上,针对患者及家属采取健康教育措施,以强化其遵医饮食行为

  • 标签: 肝硬化 不遵医嘱饮食行为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调查无偿献血者对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其对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影响,在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之间所有的无偿献血者之中随机抽取200位无偿献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无偿献血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献血认知、献血态度等情况。共下发200份调查问卷表,200份全都完整收回,结果表明种种因素都会对献血者的献血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无偿献血者还没有完全了解关于献血的常识,对于献血认知度不高。相关献血工作部门应该加大关于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研究了无偿献血认知对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影响,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 标签: 无偿献血认知 献血者 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