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咯血予以蛇毒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70例咯血患者随机分组,采取蛇毒治疗组为常规组,予蛇毒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者为治疗组,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组的咯血天数、咯血总量、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常规组,且治疗组有更高的氧分压(PaO2)水平,差异显著,P<0.05;②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蛇毒联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咯血可取得满意止血效果,利于血气指标改善,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

  • 标签: 蛇毒血凝酶 云南白药 咯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蛇毒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对蛇毒导致纤维蛋白原下降的病例报道进行整理整理分析。结果 纳入目标文献16篇,患者28人。经系统治疗均预后良好。结论 临床使用蛇毒应重视纤维蛋白原下降,加强用药监护。

  • 标签: 蛇毒血凝酶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白蛇毒/立止血致心房颤动抢救治疗。方法对2例白蛇毒/立止血致心房颤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抢救治疗,恢复良好。结论白蛇毒/立止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致心房颤动罕见。但少部分患者仍可发生严重心房颤动,特别在多次重复应用更易发生。值得临床医生警惕。但如果发现及时、抢救治疗及时,一般恢复良好。

  • 标签: 白蛇毒血凝酶/立止血 心房颤动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 白蛇毒 /立止血致 心房颤动抢救治疗。 方法: 对 2 例 白蛇毒 /立止血致 心房颤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及时抢救治疗,恢复良好。 结论: 白蛇毒 /立止血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致 心房颤动罕见。但少部分患者仍可发生严重 心房颤动,特别在多次重复应用更易发生。值得临床医生警惕。但如果发现及时、抢救治疗及时,一般恢复良好。

  • 标签: 白蛇毒血凝酶 /立止血 心房颤动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康胶囊联合蛇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月收治的70例消化道患者,随机数表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按照主单独采取胃康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胃康胶囊联合蛇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与止血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括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参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少于参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胃康胶囊联合蛇毒治疗能够很快止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胃康胶囊 蛇毒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成功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探究注射用蛇毒在消化内镜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7月我院收治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5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消化内镜电凝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蛇毒治疗。对比两组及时止血率成功率、7d后止血成功率以及中转手术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及时止血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7d后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注射用蛇毒在消化内镜下治疗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 消化内镜 消化性溃疡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与蛇毒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利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指,33例对照组患者展开奥美拉唑治疗,3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与蛇毒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肠道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肠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运用奥美拉唑与蛇毒,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肠道功能,进一步提升其凝血功能,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极高运用价值。

  • 标签: 奥美拉唑 蛇毒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肠道功能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蛇毒与氨甲环酸在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于我院行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B组、C组,每组30例。A 组患者围术期不使用止血药物蛇毒与氨甲环酸;B组患者围术期常规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蛇毒;C组患者在B组患者常规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蛇毒基础上于术中易出血的部位局部喷洒氨甲环酸、蛇毒。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胸部的引流血量;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的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需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二次开胸止血、急性肺损伤(ALI)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胸部引流血量方面,C组明显少于A组、B组,B组明显少于A组,P<0.05;在术后即刻的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方面,C组明显少于A组、B组,B组明显少于A组,P<0.05;在术后即刻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方面,B组、C组明显少于A组,P<0.05; 在术后CRRT、二次开胸止血、ALI的发生率方面,B组、C组明显少于A组,P<0.05。 结论  静脉使用蛇毒与氨甲环酸有利于改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指标,有利于减少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胸腔引流血量,有利于减少术后CRRT、二次开胸止血、ALI的发生率;局部应用蛇毒与氨甲环酸可减少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胸部引流血量。

  • 标签: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蛇毒血凝酶 氨甲环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内镜治疗中注射用蛇毒应用效果。方法:消化性溃疡出血者取样72例,收治时间2021年04月至2022年04月,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给予注射用蛇毒)和参照组(36例,常规治疗),比较凝血指标、止血时间。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凝血指标更优,止血时间比参照组早,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消化内镜治疗中应用注射用蛇毒可快速止血,改善患者凝血指标。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 消化内镜 注射用蛇毒血凝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采取抗蛇毒清联合季德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原则以对照组(n=40,常规治疗)、观察组(n=40,抗蛇毒清联合季德胜治疗)区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d、第2d、第7d的肢体肿胀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季德胜联合抗蛇毒清用于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患者中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蝮蛇 肢体肿胀 抗蛇毒血清 季德胜 效果
  • 简介: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致病素比较复杂的临床急症,临床表现多出现头晕、黑便、呕血、口渴等。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胃癌、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伤等,死亡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有极大威胁。在临床诊治中,使用胃镜进行止血,提高了患者止血成功率,也降低了死亡率。但是采用胃镜下喷洒凝血,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利用胃镜检查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1]。

  • 标签: 胃镜 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上消化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因上消化道出血于我院就诊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30例联合血凝,均治疗3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上消化出血效果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上消化出血 出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与血凝结合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的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均具有安全性。结论:奥美拉唑与血凝应用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并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结合血凝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05月至2021年05月本院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联合组(n=47),对照组单独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泮托拉唑与血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联合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凝血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联合应用泮托拉唑与血凝,可促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患者预后恢复效果也更加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泮托拉唑 血凝酶 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蛇毒降纤配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青光眼患者72例80只眼,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各组均40只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蛇毒降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1个月、3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VB12、FA、IL-2、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蛇毒降纤配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提高视力,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青光眼 蛇毒降纤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对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防止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选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或凝血时间延长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PICC置管后,试验组采取凝血压迫法,对照组采取压迫法,观察穿刺点出血持续时间。实验组平均出血时间为8.2h,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为14.6h,比较后差别有显著意义(T=20521,P<0.05).采取凝血压迫法明显缩短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时间。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止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