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剂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50例无明显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小儿患者(E抗原阳性),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常用常规治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逍遥散、丹参、茵陈蒿、薏苡仁等以散剂形式口服治疗。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状况。结果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等数据均有明显的下降,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等数据均无明显的下降,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以逍遥散为主的散剂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小儿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逍遥散 煮散剂 慢性乙型肝炎 小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续断散颗粒与传统饮片在不同煎煮时间点的煎煮效率.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续断散颗粒与饮片水煎液中川续断皂苷VI的含量,同时测定不同煎煮时间点水煎液的干膏收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煎煮效率进行评价,并绘制煎煮曲线.结果在不同煎煮时间点时续断散颗粒的煎出效率均高于其传统饮片的煎出效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与传统饮片相比,散颗粒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高的煎煮质量.关键词续断;散颗粒;川续断皂苷VI;干膏收率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25-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中医证候积分与腰椎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的测评与比较,观察改良药竹罐疗法对血瘀气滞证腰痹的临床疗效,并对改良药竹罐疗法的临床操作总结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气滞证腰痹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药竹罐疗法,对照组采用平衡火罐疗法,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腰椎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的测评与比较,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改良煮药竹罐 腰痹 临床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近视预防产品的研究是未来解决近视问题的必然出路。本文就不近视“疫苗”产品《湿护目宝》配方研究中关于“镇静”中草药应用原理做以下探讨。

  • 标签: 《湿蒸护目宝》 预防 配方 镇静 中草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调查内蒙古中西部县城和林格尔县辖区儿童因“连炕”烧伤致肢体伤残的具体发生情况。 方法 采用分布筛查法,首先就小儿烧伤疾病救治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集中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其次,确定调查内容制定筛查表格,对 辖区内 115 个自然村 3 ~ 15 岁人群,从村一级按预定方案进行调查并填写初筛表格。最后,将符合标准的初筛患儿定期集中在和林格尔县中蒙医院,由专科医务人员固定时间统一进行鉴别排查,确定救助对象,参加“连炕”伤残儿童功能恢复手术救助项目公益活动。 结果 1296 例伤残者 中,男女比例为 1.48 ∶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其中, 伤后 采用土方法或在当地 乡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或赤脚医生处处理创面 265 例 , 占 20.9 %; 1031 例 住院治疗 患儿 中, 以中 重 度烧伤最多见 ; 4174 例 / 次肢体伤残中, 上肢与手部伤残部位最多见(合计占 36.2% ),其次为下肢与踝关节及足背部(合计占 23.8% ),胸背部大多联合上肢或下肢同时致残; 瘢痕挛缩发生时间 1296 例中 1 ~ 3 年 263 例,占 20.3% ; 3 ~ 5 年 483 例,占 37.3% , 5 年以上 550 例,占 42.4% ;本组病例中 1025 例分别 缴纳城镇居民或新农合医疗保障费,占 79.1 %, 271 例未缴纳保障费,占 20 .9 %。 结论 小儿“连炕”烧伤以 1 ~ 3 岁男孩为多,因看护人和当地医务人员缺乏专科疾病处理技能或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提前出院,导致烧伤创面再次加深加重,致残率较高,其中,烧伤残疾部位以手及上肢较多见,其次为下肢,残疾时间多在 3 年以上,原因为虽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但当地现行医保政策将此类伤残肢体功能恢复手术归属为整形美容手术范畴,费用自付,故相当部分伤残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 标签: 〖〗 锅连炕烧伤 儿童 并发症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秒激光手术只适用人群是成年人。秒激光手术是通过精准切削部分角膜,以改变角膜前表面的曲率来纠正屈光不正的,所以术后角膜曲率出现降低,而且降低幅度同手术矫正的屈光不正度数相关。手术后近视600度以内的患者,可以具备5-10-15-20年左右的正常1.0左右视力,虽然有人简单将这种手术形象的描述为“将眼镜刻在角膜上”,但是大量文献证实这种手术确实是通过“手术方式降低角膜曲率”后获得短期和长期的效用价值。通过借鉴“角膜曲率出现降低,屈光得以矫正”的思路,用于《湿护目宝》儿童青少年近视控度产品研究,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展开论证。

  • 标签: 秒激光手术 角膜曲率降低 思路 《湿蒸护目宝》 儿童青少年近视 控度
  • 简介:摘要:不近视“疫苗”产品的研究重中之重是配方的研究,其配方研究中重中之重是“正性促微循环脉细血管再生”的研究。“正性促微循环毛细血管再生”是本文提出的一个关于健康中微循环障碍系列病患战略性治疗思想的学说。近视研究中中医提出“胃肠眼轴学说”、西医提出“巩膜缺氧耐受学说”,者两者都证实了近视病理是微循环障碍病患。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解释是1、微动脉异常收缩。2、管径变细。3、管径闭塞。4、血流无力。5、血流停滞。6、血管数量萎缩减少。7、微循环毛细血管面积减少。以上病理也符合近视发生和近视后的病理改变。权威组织明确的近视“只可预防,应该早预防”近视“不可治愈”“只可矫正、只可控度、要早矫正、早控度”。《湿护目宝》属于不近视、慢近视和低近视眼睛健康家庭护眼产品,其研究与研发也是以这一思想指导。中医药中用于微循环障碍的中草药是活血化瘀类药物,西医也是将活血化瘀类中草药通过现代工业萃取,制造出口服剂、针剂等用于临床。《湿护目宝》配方中“君药”在“正性促微循环毛细血管再生”学说思想,科学筛选传统中草药,以对抗肾上腺素实验观察微循环障碍作用,选出较强作用中草药作为配方用药。长期的证实,该配方在近视预防中,通过干预低龄孩子眼睛发育、提高裸眼视力、平衡房水循环、强化眼睛外皮抗压能力等实现不近视“疫苗”。在控度方面通过减低眼动脉供血峰阻、提高睫状体肌功能等从而实现了扼制近视发生后的病势,达到近视控度目的。

  • 标签: 近视 预防 控度 中草药 正性促微循环毛细血管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