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青少年抑郁患者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并比较心理管理+共情管理与常规管理对患者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了100名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共情管理+心理管理。结果:经过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存在自杀意念的患者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和惩罚等事件得分分别为9.24±4.10、8.61±2.19、2.43±2.13和7.21±5.32。与无自杀意念的患者相比,两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心理管理+共情管理的方式对抑郁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这种治疗方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理管理 共情管理 抑郁 睡眠
  • 简介:安康医院主要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这些患者住院周期长,出院困难大。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对长期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意念发生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更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这类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疾病患者 肇事肇祸 自杀意念 长期住院 安康医院 住院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进行自杀意念及相关因素分析,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管理+共情管理方式,比较具体效果。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抑郁患者共计100例,分为两组(A组、B组)。A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药物治疗),B组抑郁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共情管理+心理管理。结果:管理后A组患者SAS、SDS评分高于B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自杀意念的儿童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惩罚等事件得分分别为9.24±4.10、8.61±2.19、2.43±2.13、7.21±5.32,和不存在自杀意念的患者中两组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进行共情联合心理管理方式,睡眠质量、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效果优良。

  • 标签: 心理管理 共情管理 抑郁 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21年5月—2022年1月接收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62例,对全部患者实施测查,同时对于焦虑、抑郁分数和家庭环境分数予以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分数和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表现为负关系,和独立性表现为正比关系(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而言,家庭环境对其病情的发生和有自杀意念的影响非常大。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自杀意念 家庭环境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在校研究生自杀意念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某高校600名在校硕士研究生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68份。1w内自杀意念发生率11.8%,最消沉时自杀意念发生率45.1%。艾森克人格问卷-外倾性维度分与自杀意念呈显著负相关(P〈0.01),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分与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P〈0.01),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存在相关,与外倾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25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人格维度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外倾性维度与最近1w自杀意念及最消沉最抑郁时自杀意念均显著相关。结论在校研究生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应对方式及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相关,对在校研究生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不断提高积极应对方式,可有效降低自杀意念的发生。

  • 标签: 自杀意念 应对方式 人格特质 Beck自杀意念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对高龄二胎抑郁症产妇负性情绪及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高龄二胎抑郁症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完成基线测试后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给予自我控制能力训练,B组给予药物干预,C组给予自我控制能力训练+药物治疗,比较三组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杀意念[贝克自杀意念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三组均HAMD、HAMA明显降低,且C组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自杀意念评分均明显降低,且C组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可有效改善高龄二胎抑郁症负性情绪,调节产妇自杀意念

  • 标签: [] 自我控制能力训练 抑郁症 自杀意念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抑郁症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均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以口服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增加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抑郁症 度洛西汀 认知行为干预 效果 自杀意念
  • 简介:【摘要】目的 抑郁症患者接受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的治疗效果和自杀意向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0例,使用随机、单盲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45例。常规组接受度洛西丁治疗,研究组采用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自杀意向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8.89%,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干预之后,研究组对自杀观念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接受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具备显著的效果,并且对自杀意念有着清晰地认知,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上。

  • 标签: 抑郁症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 有效率 自杀意向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9年4月到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局。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抑郁量表评分更低,QSA评分更高,自杀意念越消极。(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改变患者的自杀倾向,度洛西汀与认知行为干预的联合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度洛西汀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症 临床效果 自杀意志
  • 简介:摘要量子力学的提出与发展无疑是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意念的量子力学机制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变革,而意念的量子力学也作为一种载体的形式被人类所应用。意识会刺激大脑,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大脑对行为意识进行选择并把其它意识抛弃,然后意识转化为意念,最终变成动机支配人体去付诸于实际行动,文章中我们简单的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意念 量子力学 人类生活
  • 简介:摘要:自杀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现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导致人们悲观厌世除生物遗传因素外,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 标签: 自杀,心理,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在改善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负性自动思维、自杀意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88例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为例,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另加用CB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负性自动思维评分、自杀意念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采取氟西汀联合CBT治疗,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程度,降低其负性自动思维。

  • 标签: 氟西汀 认知行为 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 负性自动思维
  • 简介:自杀是一种有意识、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和过程,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倾向)、自杀死亡(自杀完成)、自杀未遂(自杀中止)3种形式。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是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死亡则是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自杀未遂是指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是由于主观停止自杀、他人救助及时或自杀工具的失能等未导致死亡。从有自杀意念真正发展到以自杀死亡的是少数,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却是自杀死亡的10~20倍。自杀意念和实施自杀行为都是严重的危机事件,如果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都有可能终止自杀

  • 标签: 自杀倾向 危机干预 自杀死亡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杀是一种有意识地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自杀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成为必须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自杀患者状况进行分析,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自杀 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分析肿瘤自杀患者的护理要点,探究心理危机干预在肿瘤自杀患者护理的具体运用。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的11例肿瘤自杀患者样本,探究心理因素在肿瘤患者自杀中的作用和影响,寻求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应对策略。结果心理因素与肿瘤患者自杀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结论同时为肿瘤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双重保障,提供积极全面的心理危机干预,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地降低肿瘤患者的自杀率,让肿瘤患者创造生命的奇迹。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肿瘤患者 自杀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在抑郁症住院患者自杀行为中的作用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5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分组,以入院时间的顺序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7例,共计患者54例。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自杀风险评估分层护理。对比两组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发生率和自杀态度。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自杀发生的概率低于对比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对自杀态度的评分对比中,实验组患者优于对比组(P<0.05),差异之间具有对比意义。结论:在对住院抑郁症伴有自杀行为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分层护理干预能显著的降低自杀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对自杀的态度,值得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

  • 标签: 抑郁症 自杀行为 自杀风险评估 分层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急诊突出一个“急”字,接诊护士,必须不失时机地对病情做出快速准确的估计,而服毒病人来院求治。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命质量上,患者及家属求生欲望更强,所以急诊科护士必须配合医生做好有效及时地抢救。而洗胃是减少毒物吸收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施急救措施成功的关键,护士能熟练科学地掌握洗胃技术,密切观察洗胃反应,针对自杀患者的特点做好身心护理是极为必要的,现笔者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抢救及护理 急诊患者 服毒自杀 生命质量 急诊科护士 接诊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