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肺系疾病在临床中的表现复杂多变,而中医对肺脏结构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笔者 通过中医对肺脏的结构分层及其相关性研究,将其划分为:肺卫、肺窍、肺脏、肺络、他脏,以对肺病进行更加清晰的辨证。

  • 标签: [ ] 中医 肺脏结构 论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医学检验技术是当前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代表着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对患者病情的医学分析,而且对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分子生物学检验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检验诊断应用中发展起来的,以疾病为中心、以生物分子标志物为靶标的新一代临床检验诊断技术,它可以快速检测微量生物样本、微量生物分子之间的微小变化,成为疾病风险分析和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分析了医学检验中肺脏分子病理的相关分析,在前人学者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医学检验肺脏分子中应用的主要技术以及出现的病理变化,丰富了自己对其肺脏分子病理的相关知识。

  • 标签: 医学检验 肺脏病理 相关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轻度患儿划入对照组,重症患儿划入观察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均接受肺脏超声诊断,比较两组患儿的LUS评分和动脉氧分压。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LUS评分27.6±1.5分,治疗后12h评分21.3±1.8分,治疗后24h评分13.6±1.4分,出生时刻PaO2水平53.4±1.8mmHg;对照组患儿治疗前LUS评分18.3±1.2分,治疗后12h评分11.5±1.3分,治疗后24h评分7.4±1.6分,PaO2水平45.8±1.4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LUS评分显著高于轻症患儿,表明肺脏超声能够准确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肺脏超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对其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实施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脏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和加快康复速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专职护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