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是医生为患者治疗疾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武器和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同时药品又是特殊的有价商品,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药品用好药品即关系患者治病安全有效又关系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院声誉。医院药剂科担负着全院医疗、预防、保健等所需药品的计划、采购、保管和供应工作。特别是现在在基层职工医院,由于历史的原因,职工医院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非常有限,所归属的企业也无力给予资金、人员的投入。基层职工医院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强化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是现阶段职工医院生存发展最可行的捷径和手段。现就结合本院工作实践做一归纳总结。

  • 标签: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医院总体规范化培训计划,通过对160名新职工健康教育技能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技能;方法采用集中授课和答题,现场考评新职工健康教育技能的实际了解情况。结果新职工对健康教育技能存在健康教育意识、健康教育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较为薄弱,通过培训,促进医院整体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结论新职工在健康教育技能方面良莠不齐,甚至较欠缺,应加强其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

  • 标签: 新职工 健康教育 技能 培训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代谢异常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和管理的效果。方法:对 2010年本单位职工体检中的 102名代谢异常情况者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追踪管理。结果: 176项代谢异常指标中有 125项( 71%)转为正常, 51项( 29%)较前好转,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异常检出率高。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对体检中的亚健康人群按照健康管理流程进行管理,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健康体检 代谢紊乱 健康管理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女职工健康体检中宫颈炎患者患病情况,以便为宫颈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2年 10月至 2013年 10月 2750名健康体检的已婚女性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年龄段患宫颈炎的人数进行筛查和统计,并计算出宫颈炎患病率。 结果: 健康体检的 2750名已婚女性职工中有 1991名患有宫颈炎,占总人数的 72.4%,且 35岁至 44岁之间的女性职工宫颈炎患病率明显高于于 22岁至 34岁以及 45至 65岁女性职工,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不同年龄段的已婚女性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炎,其中以生育年龄段的女性职工患病率较高,因此应对已婚女性加强健康宣教,并通过定期健康体检,以便降低女性患者宫颈炎和宫颈癌的患病率。  

  • 标签:   已婚女性 宫颈炎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单位员工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谱,增强员工的自我保健意识,为健康干预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收集该单位582人的健康体检资料,采用临床检查、医技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体检结果分析、归纳、比较,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结果该单位职工的健康体检中,发现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脂异常305人(52.41%),脂肪肝236人(40.55%),超重192人(32.99%),屈光不正199人(34.19%),高血压185人(31.27%),肝囊肿91人(15.64%),肾囊肿80人(13.75),血糖增高73人(12.54%),胆囊息肉70人(29.73%),肝功能异常55人(9.62%),血尿酸增高54人(9.38%)。各年龄段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血糖升高和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该单位在职员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坚持定期体检。

  • 标签: 健康体检 结果分析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事业单位职工尿路结石患病率,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015年10月我院2416名事业单位成人体检的资料,统计尿路结石的患病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事业单位职工尿路结石的患者有259例,患病率为10.72%,男性患者有211人,患病率为14.98%,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为4.76%(χ2=64.37,P<0.05)。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及70岁以上尿路结石的患病率分别为7.96%,11.80%,10.47%,14.83%,20.69%,17.50%;随着年龄增大,尿路结石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趋势(χ2=186.58,P<0.05)。结论事业单位职工尿路结石患病率高,并且随年龄增大而上升,其中男性患者居多。加强健康宣教,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防治尿路结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路结石 事业单位职工 患病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入职前培训的目的是使新职工在入职前进一步了解医院,提高新职工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迅速转变角色定位,进入岗位工作1。本文以新疆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为例,针对该院近三年来组织开展的新职工入职前培训工作进行总结,汇总实践经验,探讨分析培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性建议。

  • 标签: 三甲综合医院 新职工入职前培训 实践与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QOL)的影响。方法使用包含36条目的生活质量简易问卷调查量表评估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术的108例HCC患者的QOL。术前及术后每3个月进行QOL评估。根据患者相关参数、肿瘤相关参数和手术相关参数,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生理健康部分(physicalcomponentsummary,PCS)和心理健康部分(mentalcomponentsummary,MCS)差异。结果共69例患者(64%)完成了持续到手术后6个月的连续QOL评估。术后3个月时,女性患者和接受开胸术患者PCS评分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10)及未接受开胸术患者(p=0.048)。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间PCS评分无差异。整个研究期间,两组患者间MCS评分无差异,但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手术前有所改善。结论HCC患者肝切除术后6个月受损PCS恢复到术前基本水平,而术后MCS明显改善。无论手术前状态和手术效果如何接受手术的HCC患者都有望获得满意的QOL,胸腹疗法短暂影响患者生理健康状况。

  • 标签: 手术 肝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糖尿病群体通过在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充足睡眠,良好心态方面的调整,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并得以缓解。

  • 标签:
  • 简介:【摘 要】心理学脱离哲学,但不能够回避哲学,尤其无法回避对科学作哲学反思的科学哲学。生命的丰盛在于不仅有壮烈如同骄阳的喷薄似血,亦有狂风叠浪下蒲草的坚韧如初 。

  • 标签: 心理学 积极 悲剧 转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活习惯行为干预在预防龋齿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本中心自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健康体检时发现的57例龋齿患者作为龋齿组,选取同期的5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将57例龋齿患者依据是否予以生活习惯行为干预进行分组,实验组纳入的30例患者予以生活习惯行为干预,参照组纳入的27例患者不实行生活习惯行为干预,观察龋齿组与健康组生活习惯对龋齿的影响以及龋齿患者经生活习惯行为干预之后新增龋齿例数、半年内看牙医次数。结果龋齿组经常吐痰、爱吃零食、睡前刷牙、爱喝茶、常换牙刷、早晨刷牙、熬夜等指标与健康组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实验组龋齿患者经生活习惯行为干预之后新增龋齿例数、半年内看牙医次数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差异存在。结论在预防龋齿中采取生活习惯行为干预更具优势,值得借鉴。

  • 标签: 生活习惯行为干预 预防龋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组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综合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躯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剖宫产分娩产妇的生活质量,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剖宫产产妇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因结直肠癌行肠造口的患者 32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7例和观察组 15例。对照组给以肠造口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士进行为期 3个月的以电话访问、家庭访视、视频指导等形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以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比较 2组患者出院后 1、 3个月时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转化生长因子β1(huma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4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比较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肌群张力和患儿基底节区代谢产物水平。结果小腿三头肌群、腘绳肌、髋内收肌群手术前的肌张力均显著高于手术后的肌张力(P〈0.05)。对侧基底节区Cho/NAA术后较术前升高,而NAA/Cr较术前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术后患儿NSE水平为(16.4±4.1)μg/L,明显低于术前的(28.9±8.2)μg/L(P=0.000);而术后TGF-β1水平为(64.2±31.5)ng/L,明显高于术前的(32.4±24.7)n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偏侧肢体痉挛性瘫痪患儿下肢痉挛的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儿各肌肌群张力,调节血清NSE和TGF-β1水平。

  • 标签: 脑瘫 脊神经切断术 儿童 磁共振波谱 NSE TGF-β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产后访视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行剖宫产术后产妇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以及有无改善。方法本次参与研究治疗的对象为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需要我中心进行产后访视的160名行剖宫产术产妇,根据试验需要,将所有产妇随机的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名产妇。对照组产妇常规产后访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基础上在产后访视后对产妇行护理干预治疗及相关措施。观察并统计两组产妇在进行分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变以及心理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简明调查表量表中相关指标以及健康信念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后访视并对剖宫产产妇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产妇健康意识及信念的建立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产妇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意义与价值,应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访视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剖宫产产妇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