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进高原脑梗死与高原脑水肿的临床特征对比。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急进高原脑梗死患者20例,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高原脑水肿患者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进高原脑梗死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原脑水肿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进高原脑梗死组发病时间明显早于高原脑水肿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病时间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急进高原脑梗死组患者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原脑水肿组,合并高原脑水肿比例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环境具有低压、缺氧的特点,可能是导致急进高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合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在进入高原时应在初期即做好对急进高原脑梗死的防范。

  • 标签: 急进高原脑梗死 高原脑水肿 临床特征
  • 简介:久居平原的人,初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机体缺氧,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头晕、头痛、心慌、胸闷、呕吐、食欲减退、失眠或嗜睡、高血压及鼻出血等症状,甚至引发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等严重疾病。科学预防措施,可有效减轻和防止初入高原的不良反应--1.掌握相关知识,消除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自信心。2.入高原前,进行一定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可采取较高强度的长跑、负重行军、爬山等形式。3.路途中避免饮水、饮食过多。

  • 标签: 高原地区 科学预防 防护 高原肺水肿 适应性训练 食欲减退
  • 简介:摘要高原反应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 标签: 高原反应 暴露高度 预防及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防晒制剂以对抗高原紫外线辐射,防止皮肤灼伤。方法:采用聚甲基氧硅烷为基质,OP为主要乳化剂,辅加水杨酸苯醋、VitE、TiO2等多种防晒、防裂成分,制备O/W型高原护肤霜。结果:本品在37℃放置3个月和-20℃放置1个月,高原护肤霜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良好。结论:抗紫外、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表明,高原护肤霜抗紫外作用与基质对照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无皮肤刺激性,一次性涂眼无刺激性,长期涂布皮肤无毒性和过敏反应发生。适于高原护肤使用。

  • 标签: 高原护肤霜 紫外线 辐射作用 皮肤
  • 简介:摘要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不论是哪种原因,其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体中的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处于代谢失衡的状态,从而骨量的减少和骨组织结构的变化,最终形成骨质疏松。我国的西部省区地处于高原位置,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由于高原地区高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的特点,对于人体正常的氧吸收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者对高原缺氧与骨质疏松患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发现高原缺氧的环境对骨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对骨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加速骨流失的过程,从而使得正常人换上骨质疏松疾病,最终的表现是患者骨小梁结构和力学强度的变化。本篇文章主要是研究高原地区的环境与骨质疏松患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探究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

  • 标签: 高原地区 骨质疏松 高原骨质疏松原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龙晓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7期
  • 机构:龙晓斌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医院四川甘孜州626000【摘要】目的探讨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8例进藏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4例行护理保健措施,将其与对照组24例未行护理保健措施的进藏人员出现的高原反应、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两组进藏人员均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失眠以及血压升降等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的反应明显较少,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进藏人员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恐惧等心理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进藏人员出现的短期高原反应采取护理保健措施价值显著,可改善高原反应,增强心理健康程度;值得采纳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的人员流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高原环境特点极易引发高原反应,其症状对个体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分析症状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利用智能检测设备对环境和个体实时监测,可有效降低和预防高原反应的发生,减少高原反应对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 标签: 高原反应 症状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的急救处理措施与急救结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36例,按照随机选择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1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采取常规救治措施,治疗组采取急救措施,研究完成之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4.44%,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2.22%。由此可见,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原肺水肿 高原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西藏地区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官兵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然而诊疗条件的落后导致高原官兵口腔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影响官兵身体健康及部队战斗力;因而提升高原部队口腔卫生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 标签: 高原 官兵 口腔 卫生服务
  • 简介:野外驻训是新军事训练大纲规定的科目,我部每年都安排部队进行高原驻训。为了做好部队高原驻训前期的医疗保障工作,我院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驻训前期保障方案的制定根据我部的训练任务、驻训时间及气候特征等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前期医疗保障方案。

  • 标签: 部队高原驻训 医疗保障工作 训练大纲 野外驻训 气候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就亚高原训练的研究分析,查阅知网上的大量文献资料,得出了一些关于亚高原训练的现状的综述,为今后的亚高原训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亚高原训练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研讨。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150例急性高原反应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采取药物与吸氧等治疗方法,在密切观察病情发展的同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而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对组间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综合护理模式干预下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8.67%)显著高于对照组(90.67%),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建议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急性高原反应 综合护理 症状改善情况 满意度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30例医院收治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的治疗结局并总结经验。结果:经过规范化治疗后30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氧均在正常范围内,之后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均康复出院,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让患者尽早出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高原型肺水肿 治疗方案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升高的原因,并结合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行剖宫产手术的6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原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