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骨性胸廓支撑并保护胸内脏器,同时参与呼吸功能。胸部外伤或胸壁手术往往会造成胸廓不稳定及胸壁缺损,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用于胸廓重建的材料是治疗的核心素,并一直得到医用材料领域人士的不断研究改进,随着医用材料的发展,惰性金属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胸廓固定及修复,胸外科医师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其适应症,促进了胸廓重塑材料多样化和个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胸廓重塑临床常用材料的特点,以达到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指导意义的目的。

  • 标签: 胸壁缺损 重建 肋骨骨折 内固定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冷冻干燥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COL-HA。结果本实验在王晓敏,林晓艳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胶原-羟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并对部分材料进行交联处理,比较两种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一步利用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

  • 标签: 组织工程 犬骨髓干细胞 牙周再生 胶原羟磷灰石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构建犬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对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后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用比格犬10只,构建犬髂内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5只和对照组(仅动静脉瘘造模)5只,比较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及切口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8及12周检测血清肝肾功电解质(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血镁锌浓度)生化指标,按照计划在术后12周处死实验犬,取出动静脉瘘标本及肺肝肾心等重要脏器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正常、切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术前及术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尿素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浓度在术后1周、血锌及肌酐浓度在术后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时间点血镁锌及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HE染色示实验组动静脉瘘处动脉内膜较对照组稍增生,未发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和间质未出现异常形态、肿胀及明显炎症反应;肺泡结构和功能完整,未发现明显血栓形成;肝、心细胞未出现水肿及坏死。结论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犬动静脉模型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脏器结构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动静脉瘘的理想封堵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镁锌合金 可降解 动静脉瘘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构建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材料并用于修复大鼠腹壁缺损,与美国强生公司的ULTRAPROTM补片对比,观察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材料(SIS)修复大鼠腹壁缺损后的大体效果及局部炎症反应。方法按照文献中报道的方法制作SIS材料并修复大鼠腹壁缺损(S组),并与美国强生公司的ULTRAPROTM补片(P组)进行对比,于术后3、8周取材,观察并评估2组大体修复效果及修复材料-肌肉交界处局部炎症反应。结果术后3周,SIS材料大体外观类似肌肉筋膜组织,缺损修复区域材料增厚;HE染色可见S组与P组大鼠腹壁缺损的修复区域均伴有炎症细胞浸润,SIS部分降解,部分胶原组织生成。术后8周,SIS材料边缘模糊不清,与周围正常肌肉筋膜组织相融合,缺损修复区域组织增厚明显;S组局部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SIS进一步降解,大量排列紧密、有序的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术后3周及8周,P组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均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S材料修复大鼠腹壁缺损,效果显著,局部炎症反应轻微,并能够促进胶原组织增生。

  • 标签: 腹壁 修复 炎症反应 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牙龋齿采取不同充填材料充填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乳牙龋齿患者,均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儿,共患有龋齿120颗,根据洞型冲填材料不同将120颗龋齿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D组,C组、D组均为Ⅱ类洞,A、B组均为Ⅰ类洞,各组患牙均有30颗,其中B组、D组充填复合树脂,归为光固化组,A组、C组充填玻璃离子,归为玻璃离子组,观察治疗疗效及操作时间。结果2年复查,A组、B组的充填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D组充填成功率较C组显著要高(P<0.05);在Ⅱ类洞型充填上,玻璃离子组患儿充填失败率显著高于光固化组(P<0.05);光固化组操作时间明显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对于乳磨牙I类洞,可采取操作时间较短的玻璃离子充填,而对于乳磨牙Ⅱ类洞型,应选择强度较高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

  • 标签: 玻璃离子 乳牙龋齿 光固化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修复前牙时使用瓷贴面、全瓷冠材料修复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口腔科于2014.9~2015.9期间收治的79例入院行前牙修复者为研究对象,按修复牙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7例(使用全瓷冠材料修复),研究组42例(使用瓷贴面材料修复),评估两组患者前牙修复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两年回访,统计2年期间修复的前牙不良事件发生。结果研究组牙体修复优良率为95.2%与对照组86.5%比较,研究组修复效果理想,P<0.05;2年患者修复牙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率为11.9%相比于对照组18.9%,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前牙修复时,瓷贴面、全瓷冠均有较好修复效果,且以前者修复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前牙 瓷贴面 修复 全瓷冠
  • 简介:摘要:眼科植入材料主要是指应用于眼科器质性损伤手术中的生物医用材料,理想的眼科植入材料应具备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义眼台植入术是当前眼科植入手术方面的主要术式,义眼台材料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硅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而义眼台植入时均需包裹物,常用的包裹材料主要有胶原蛋白海绵、巩膜、羊膜、脱细胞真皮等。义眼台及其包裹物的生物相容性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有效治疗的关键,故本文着重对义眼台及其包裹物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分析,进而对眼科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眼科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义眼台;羟基磷灰石   眼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眼部的美容保健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眼部的美容保健与治疗往往需要采用生物医用材料,尤其是眼科器质性损伤,往往需要植入人工材料,以替代眼部组织的相关功能。理想的眼科植入材料需具备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组织耐受性,并且不应引起抗原反应、排斥反应、刺激、不适感等,而其中生物相容性主要是指宿主机体组织对植入材料产生反应的一种性能,其决定了眼科植入手术后的预后效果,因此,生物医学方面对眼科植入材料的研究应更加深入。目前,眼科植入手术最为常用的植入物为义眼台,常用的义眼台材料有羟基磷灰石、硅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而义眼台植入时均需包裹物,常用的包裹材料主要有胶原蛋白海绵、巩膜、羊膜、脱细胞真皮等,本文就义眼台及其各种包裹物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分点阐述,借此对眼科植入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一、义眼台材料   义眼台植入术实质上与眼球摘除术是同一个手术,在医学技术不发达时期,多采取眼球摘除术,这类患者多因严重外伤或恶疾而必须摘除眼球,在眼球摘除后无法进行人工义眼台的植入,导致手术后患者的眼球缺失。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出现使义眼台植入术成为可能,通过植入义眼台,可使患者眼部活动时带动义眼台进行活动,从而有效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眼球摘除矫正或眼睑凹陷畸形。常用的义眼台材料主要包括羟基磷灰石、硅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凝胶等,具体如下:    1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   羟基磷灰石是最为常见的义眼台材料,属于人工合成材料,也可取材于天然的珊瑚,其主要是模仿人体骨组织间的网状多孔微细结构而成,孔与孔之间往往互相连通,组成基本与人体骨组织的组成相似,能够有效促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血管化进程,促使纤维血管及骨细胞再生,并避免形成假囊。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眼眶后,眼眶中的受体纤维结缔组织及新生的血管纤维往往会沿着义眼台中的微孔进入到义眼台中,进而促使羟基磷灰石义眼台逐渐完成纤维血管化的进程,这些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往往是从义眼台的边缘孔隙逐渐向义眼台的中心生长,当纤维血管化进程完成后,义眼台可与眼眶及周围组织有效融合,而非纤维包裹,此时,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生物相容性对义眼台植入术的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影响宿主与植入材料之间的生物相容性的因素包括植入材料表面的完整性、电性质、化学特性、本体机械特性以及生物降解性,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点,但在采用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时,仍存在并发症风险,这可能和羟基磷灰石材料本身、材料制作工艺、患者个体性差异以及手术技术有关。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义眼台暴露,其暴露原因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① 纤维血管生成延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血管化进程推迟或未充分,无法起到有效抵御感染的作用; ② 植入物表面坚硬对周围组织产生机械性刺激,导致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适当的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进行包裹可有效减少炎症细胞的出现; ③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由同种异体巩膜包裹,植入后包裹物发生溶解和坏死; ④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的大小不适合,或患者存在眼科疾病史,或患者在术前接受过多次手术治疗或化疗。    2 硅凝胶   硅凝胶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其透光率较高,具有稳定的物理机械性能,可反复延伸,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绝缘性、通透性、疏水性以及生理惰性,其表面张力较好,被作为义眼台的主要材料之一。但硅凝胶同时也存在着较多局限性,由于硅凝胶较为柔软,其抗机械性损伤的能力较弱,容易在机械性损伤下出现脱位或形态改变等情况;硅凝胶的抗撕力、抗拉力作用均不够理想,容易被漂白;硅凝胶表面容易产生静电,容易吸附眼内代谢产物,导致透光率减弱。   二、义眼台包裹物   由于石义眼台植入后可能会导致植入物周围组织发生炎症感染,故包裹材料的使用极为重要,通过对义眼台进行包裹,可有效提高义眼台植入物的抗感染能力。理想的包裹材料需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强效的抵御感染能力,还需容易获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镍钛再治疗器械用于根管内充填材料清除效果比较。方法此次依不同清除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根管内充填的患者46例分组为对照组用HeroShaper清除,观察组用ProTaperUniversal清除;详细观察两组患者根管内充填材料清除效果,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ProTaperUniversal(观察组)清除根管内充填材料效果优于HeroShaper(对照组)清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内充填材料患者选择ProTaperUniversal再治疗器械清除效果显著,经根尖孔推出碎屑量少、根尖部清洁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根管内充填材料清除患者。

  • 标签: 镍钛再治疗器械 根管内充填 充填材料清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透析膜材料治疗重度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3年 10月 -2016年 10月我院收治的重度胰腺炎 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 n=18)和实验组( n=18),对照组采用聚砜膜透析膜材料进行血液透析,实验组采用醋酸纤维素膜透析膜材料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聚砜膜透析膜材料与醋酸纤维素膜透析膜材料均可将体内有害毒素有效清除,整体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血液透析膜材料

  • 标签: 重度胰腺炎 不同血液透析膜材料 应用价值
  • 简介: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率高,预后差,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氧化应激治疗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纳米S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目的:观察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活性氧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探索抗氧化应激效应在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提取、培养并鉴定大鼠软骨细胞,采用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进行干预培养抑制活性氧产生;(2)体内动物实验: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激素诱导组和实验组均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联合肌注甲强龙诱导股骨头坏死,实验组在诱导后第7天给予腹腔注射多孔Se@SiO2干预治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诱导坏死后第8周取双侧股骨头行MicroCT扫描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1)活性氧检测和TUNEL实验显示:Se@SiO2干预后大鼠软骨细胞中活性氧水平明显降低(P〈0.05);(2)MicroCT扫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激素诱导组及实验组骨密度、骨体积、骨表面积/骨体积、骨小梁数、骨小梁分离度、骨小梁厚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股骨头表面光滑,骨细胞、软骨细胞、骨小梁正常,空骨陷窝和脂肪细胞少见;激素诱导组骨小梁断裂、脂肪细胞肥大融合、出现大量空骨陷窝,有明显骨坏死表现;实验组较激素诱导组股骨头坏死明显好转;(4)结果表明多孔纳米复合材料Se@SiO2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能力,能够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并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 标签: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氧化应激 软骨细胞 纳米材料
  • 简介:背景:大量实验已证明,玻璃化低温保存能获得更高的细胞存活率。目的:观察玻璃化低温保存对肌腱细胞与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复合物的影响。方法:取共培养9-14d的肌腱细胞-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物,分别以10%二甲亚砜、玻璃化低温保存液VS55、21%二甲亚砜进行低温保存和复苏。复苏培养1h后,进行死/活双色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观察肌腱细胞存活率,以新鲜培养的肌腱细胞-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物为对照。结果与结论:①死/活双色荧光染色:10%二甲亚砜组肌腱细胞从聚二甲基硅氧烷支架材料孔隙表面上剥脱,呈双染的不规则细胞形态;VS55组和21%二甲亚砜组存在单染绿色荧光的梭形和球形细胞,也存在红绿双染的不规则形态细胞,两组细胞观测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对照组细胞大小均匀;10%二甲亚砜组由于细胞量少而不足以进行流式细胞检测;VS55组以较小体积的细胞颗粒为主;21%二甲亚砜组细胞体积大小与新鲜对照组类似,同时存在较小颗粒;③细胞回收率与存活率:VS55组细胞相对存活率低于21%二甲亚砜组(64.9%,76.2%,P〈0.05);10%二甲亚砜不能获取足够细胞,未能行细胞计数;4结果表明:采用21%二甲亚砜玻璃化低温保存有利于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保持肌腱细胞-支架结合完整。

  • 标签: 低温保存 二甲亚砜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组织工程肌腱
  • 简介:背景:为仿生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生理和功能需求,近年来一些研究通过制备双层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来修复软骨缺损。但大多研究使用了不同的复合生物材料,很少文献报道使用单一生物材料制备双层多孔支架。目的:研究一体化双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de),PLGA)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PLGA作为生物材料,采用室温模压/粒子浸出法制备一体化双层多孔支架。①体外实验: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双层多孔支架上,接种1周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接种48h后进行LIVE/DEAD荧光染色;②体内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层多孔支架复合物、双层多孔支架分别植入裸鼠皮下,4,8周后取出植入物,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DAPI染色。结果与结论:①成功获得一体化双层多孔支架,支架上层(软骨层)孔径为100-200μm,下层(软骨下骨层)孔径为300-450μm,孔隙率为85%;②体外实验:LIVE/DEAD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支架良好存活;扫描电镜可见细胞黏附在支架孔壁上,并可见大量沉积的细胞外基质;③体内实验:植入后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支架上层纤维组织中夹杂有少量软骨细胞,下层可见大量骨小梁样组织形成,上下层组织紧密结合,支架部分降解,DAPI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裸鼠体内存活8周;对照组支架上下层可见少量纤维组织,未见软骨细胞及明显的小梁骨组织形成,支架部分降解;④结果表明:单一生物材料PLGA制备的一体化双层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软骨 干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软骨组织工程 双层支架
  • 简介:由中国体视学学会主办、中国体视学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和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五届"蔡司·金相学会杯"高校大学生金相大赛暨第三届"莱州华银·金相学会杯"高校大学生材料综合技能大赛定于2017年7月22~25日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现发布第三轮会议通知,以明确赛事相关的各项重要信息,内容如下。1.比赛时间:2017年7月22~25日,其中22日熟悉赛场,23日报到和举行开幕式,24~25日比赛。2.报到地点: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大厅3.

  • 标签: 金相学 南京理工大学 会议通知 中国体视学学会 材料科学与工程 报到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