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原特勤疗养对不同海拔高原疗养员综合能提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从海拔4000m以上高原下山10d的守防官兵35名,给予特勤疗养措施,分别于入院1d、15d及30d时测评官兵综合质情况,按照《国民体质测量标准》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特勤疗养30d后,高原官兵综合能的优秀率(32.40%)显著高于国民体质测量标准(15.50%),较疗养15d、入院1d综合能明显增高;海拔4000m较海拔5000m优秀率高26.90%,体能明显增高,且海拔越低体能恢复越快;海拔5000m守防6个月较守防12个月优秀率高35.70%,守防时间越短体能恢复越快。结论刚下山高原官兵经过30d的特勤疗养,其综合质有较大的提高。特勤疗养对高原官兵下山脱习服,促进官兵身心健康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高原官兵 特勤疗养 体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位松解矫正推拿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8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接受综合位松解矫正推拿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且综合位松解矫正推拿法的疗效更为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

  • 标签: 综合体位松解矫正推拿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温保护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取单双号分组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50例/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温保护护理。对比体温变化、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凝血功能指标。结果:切皮时和关腹后观察组产妇体温都更高,且观察组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更低,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综合温保护护理,可以有效维持正常体温,预防术后低体温和凝血功能障碍。

  • 标签: 剖宫产 综合体温保护护理 低体温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及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方法:在选择于我院行侧卧位手术的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110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55例为两组平均例数,传统护理及综合位护理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者舒适度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在比对上述指标的过程中,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综合位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舒适度及压力性损伤预防具有积极的效果。

  • 标签: 综合体位护理 侧卧位手术 舒适度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 从2023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患者中任意选择100例进行观察,利用双盲法分成两组,每个小组各自纳入50例产妇。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实行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上看,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6.0%相较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72.0%,两组镇痛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6.28±1.66)h,相较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12.84±1.95)h明显更短,两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产妇在生产时的疼痛感,缩短产程时间的同时,确保母婴安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率较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案。

  • 标签: 镇痛分娩 体位护理 综合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医联体(医疗联合体)改革作为一种现代医学综合整合的重要载体,能够有效实现分级诊疗、促进体制内各级分工合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分级诊疗制度下医联体现状为分析背景,以我院目前医联体实际情况为分析内容,进一步阐释绩效评价在医联体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建立医联体绩效评价体制,规划医联体绩效评价发展前景。

  • 标签: 分级诊疗 医联体 绩效评价 体制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针对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的现状,为有效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矛盾,提出了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方法。该方法通过筛选影响企业职业卫生水平的主要因素,建立企业职业卫生分类分级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为实现职业卫生差异化监管提供技术手段,从而提高职业卫生监管效率。

  • 标签: 职业卫生 分类分级 综合指标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Maitland手法联合中药熏蒸局部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75%,两组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针刺 体外冲击波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为主的综合护理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的全程均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以人性化为主的综合护理,观察并分析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差错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体系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手术室护理 运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28-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效果。方法从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科56名脑卒中患者中选择肩手综合征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纯清醒注射法,治疗组采用清醒注射法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觉醒注射法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症候群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觉醒注射法。

  • 标签: []醒脑开窍针法 体外冲击波 脑中风 肩手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机械通气中应用常规护理结合体位变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8-2023.8接收的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变换护理,根据患儿呼吸功能和临床时间指标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呼吸功能指标数据明显比对照组好,患儿功能得到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用时短,在院居住时间短,快速治疗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体位变换积极应用在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护理实践中,调节患儿呼吸状态,改善身体功能,加速康复,缩短在院居住时间,可以借鉴。

  • 标签: 常规护理 体位变换 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成为了医疗行业中的重要议题。医用耗材的选择对于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市场上医用耗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使得医疗机构在准入遴选过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以帮助医疗机构更有效地进行医用耗材的准入遴选。

  • 标签: 医疗机构 医用耗材 准入遴选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
  • 简介:微嵌合体是指具有遗传差异的两个个体之间,其中某个体的微量细胞或DNA成分在另一个体内存在的状态.微嵌合体的发现及研究的历史表明,尽管研究微嵌合体的关注点已经囊括了形成、来源、分布、类型、与疾病的关系等多个方面,但研究对象均为自然获得的微嵌合体.众所周知,在某些临床治疗手段中,比如移植和输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微嵌合体,但相比于自然获得微嵌合体,对这些治疗中形成的医源性微嵌合体的研究显然不够详细.微移植是刚刚兴起的治疗白血病新方法,其效果明显,但机制尚不清楚,是否与微嵌合体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对微嵌合体的研究历史、发展前景略作综述,为有关微嵌合体在微移植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微嵌合体 白血病 微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结合该综合性医院药学部的情况,制定全面的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框架。实验被划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行前的时期(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共收集到112名病人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信息,第二部分则是实行后的时段(自2021年1月起至2022年1月止),共计收到了127位病人的类似资料。主要关注关键指标,包含麻醉精神药品的分配和保存标准、处方的轮换周期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处方相关问题的出现频率。结果: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的分配和储存的标准分数均高于实行前(P<0.05);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的每个季度的轮换期和平均轮换期均短于实行前(P<0.05);实行后的麻醉精神药品相关问题的发生概率小于实行前(P<0.05)。结论:构建和实行麻醉精神药品药学服务体系,能够有效提升药品发放与保管的规范性,缩短处方周转时间,并减少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发生,进而保障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医学服务 精神药品 麻醉药物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 CT 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效果。 方法: 2019.2-2020.2 ,本院儿科有 116 例小儿实施 CT 增强检查,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检查期间辅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检查期间辅以护理配合,在检查结束后获取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检查效果满足诊断标准率均大于常规组 ( P<0.05 )。 实验组的检查过敏反应(轻度荨麻疹、恶心呕吐、寒战、头晕头痛等)发生率小于 常规组 ( P<0.05 )。 结论: 在小儿 CT 增强检查过程中辅以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可降低检查过敏反应发生率,可提高检查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CT 增强检查 常规护理 护理配合 一次穿刺成功率 过敏反应
  • 简介:腹腔镜手术已广泛用于外科领域,它改变了开腹手术的许多传统观念,如手术方式、手术器械及操作技巧,腹腔镜手术单台时间短,连台多,衔接迅速,器械精细贵重,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腹腔镜手术的配合技巧和经验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