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引起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问题。通过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加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合作,做到明确诊断、明确用药目的,制定详细的给药方案,不断及时完善用药方案,用药少而精和个体化,达到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保证药物使用安全。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英冲剂的保肝作用.方法:测定英冲剂对四氯化碳(CCL4)和D-半乳糖胺盐酸盐模型动物血清ALT、AST和对异硫氰酸-1-萘酯模型动物血清ALT、TBIL以及对以上模型动物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英冲剂5.6g/kg显著降低CCL4模型动物ALT活性,英冲剂2.8g/kg显著降低D-半乳糖胺盐酸盐模型动物AST的活性和显著降低异硫氰酸-1-萘酯模型动物的TBIL.此外,在以上试验中,英冲剂2.8、5.6g/kg组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均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英冲剂具有一定的保肝、退黄以及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作用.

  • 标签: 陆英冲剂 保肝作用 药理研究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0Caridalinfacrit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1。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为主,口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及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轻者仅觉胸闷,甚至毫无症状,重者可突然伴发左心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极易出现致命性并发症。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加强对AMI的护理可使病人度过危险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2。现将AMI的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的护理重点。方法选选取我院2018的1月~2019的1月救治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对比急救成功率研究组98.48%高于对照组87.88%%;两组患者在不适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较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工作,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良好预后打下基础。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为民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尤擅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师学习,今将师运用中医临床思维,辨证论治,治疗胃痛、噎膈、便秘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标签: 胃痛 脾虚血瘀 噎膈 肝胃郁热 便秘 阴阳两虚 验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徐周主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搜集并整理该病的门诊病历,总结徐周主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维、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徐周主任认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是UC的主要发病诱因,脾虚是发病的基础,湿热是长期存在的病理因素,“脾虚湿热”为该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临床总以“祛邪导滞、清肠化湿、健脾益气”为治疗原则。活动期病理因素以湿热、积滞、热毒、血瘀为主,应以祛邪导滞、清肠化湿、调和气血为治疗大法。缓解期患者常表现为脾肾虚弱,气血亏虚,兼有湿热,治疗当重视健脾益气、适当温助肾气,佐以清肠化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徐陆周 临证经验
  • 简介:我军军航空兵正由运输保障型向攻运结合型转变,战法和训法发生着深刻的改变,直升机医学、飞行人员选拔、航空医学训练等军航空医学相关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急需进行研究、补充和完善。

  • 标签: 航天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临床支气管扩张症患者60例进行分析,在临床护理中,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特殊诊疗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结果经临床有效的护理,观察60例支气管扩张症获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达到97.85%,患者均较满意。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实施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支气管扩张症 观察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与提高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80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7.50%、2.5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80.00%、15.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纠纷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能有效地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率发生率。因此,儿科护理人员尤其要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方式。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儿科护理质量 探讨
  • 简介:摘要美国军自从建立以来,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以及提升自己的训练水平,现如今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训练体系。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美军军新兵训练与战斗训练阶段的基本内容与特征,详细的论述了训练计划的制定原则与内容,最后依据我军训练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美军训练模式对于我军的启示。

  • 标签: 军事训练 美军 战斗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痔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应用于痔疮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疼痛感,保证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痔疮手术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运用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科行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25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观察其穿刺的成功率、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241例,成功率为96.40%;在治疗过程中,留置针脱出7例,占2.8%;留置针堵塞5例,占2%;无护患纠纷。结论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治疗中安全可靠,也减轻患儿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到患儿的家长和护理人员的一致认可,但在治疗中一定要加强对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对患儿家长做好相关宣教工作,保持信息对称,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 标签: 小儿头皮浅静脉留置针 临床运用与护理 儿科门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待产过程中实时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时舒适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分娩过程的具体情况,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8%,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2%。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疼痛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产程时间相比,观察组产程进行较对照组快,总产程时间较短。舒适护理在产妇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分娩疼痛感,减轻产妇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提升产妇满意度有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产科护理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自然分娩 待产过程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曲菌病疗效方法。方法:对36例非侵袭性上颌窦风菌病用鼻内窥镜加柯-手术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3-10个月(平均7个月),治愈29例(80.56%),好转7例(19.44%),结论:该方法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恢复上颌窦生理引流通道,弥补柯-手术在处理上颌窦病变的局限性。

  • 标签: 鼻内窥镜 柯-陆手术 治疗 上颌窦 曲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于其身体康复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重度烧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2组,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的是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了延续护理,待护理进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 标签: 延续护理 重度烧伤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大地地区近30年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的儿童肝母细胞瘤病例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入选文献 84篇,共计报道肝母细胞瘤患儿509例,其中男308例,女性201例; (2)明确报道肿瘤位置者324例,肿瘤位于肝右叶60.5%(196/324),肝左叶16.4%(53/324)例,左右叶22.2%(72/324),尾叶0.9%(3/324);(3) 通过病理确诊者444例,临床诊断者65例;(4)明确临床分期者281例:Ⅰ期72例, Ⅱ期62例, Ⅲ期113例, Ⅳ期34例;(5)发生转移者167例,肺转移38.3%(64/167),血管受累36.5%(61/167),淋巴结转移21%(35/167),肝内转移3.6%(6/167),骨转移0.6%(1/167);结论:结合肝母细胞瘤临床表现特点,对本病进行合理的评估,可能有助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 标签: 中国大陆,儿童肝母细胞瘤,临床表现,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切口单钢板固定,给予观察组患者双钢板固定,且所有患者中14例在伤后0-4天进行手术,16例在5-8天进行。观察不同手术时机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结果在伤后5-8天进行手术的患者并发生发生概率数据(6.25%)明显优于0-4天进行手术的患者,P值小于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18.23±21.25)d,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为伤后5-8天,单钢板固定法较双钢板固定法,出血量更少,但愈合时间更长,应根据患者软组织以及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