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应用化学预防对工尘肺潜在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工尘肺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经不同预防治疗方案后,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感染率以及预防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尘肺患者在经过预防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实施化学预防组在症状改善及感染结核病的比率明显低于常规预防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化学预防尘肺潜在结核感染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煤工尘肺 潜在结核感染 化学预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实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工尘肺并AECOPD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药物治疗纳入对照组,NPPV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PaCO2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aO2基础、2-4h、24-48h接近,组间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2-4h、24-48h PaCO2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煤工尘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注射用多索茶碱应用于工尘肺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及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开展本次研究期间,对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工尘肺患者进行筛选,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一共为114例,选择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57例)和观察组(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为患者选择不同临床治疗方式的情况下,不同患者药物使用疗程和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工尘肺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多索茶碱治疗的开展在缩短患者治疗周期以及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多索茶碱 尘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护理和联用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工尘肺合并肺心病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来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呼吸内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健康行为评分(HPLP-Ⅱ)。结果:研究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研究组营养状况、心理健康、躯体活动、健康行为评分均优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工尘肺合并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其肺功能指标,减轻患者焦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煤工尘肺 肺心病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职业性工尘肺壹期诊断时,选择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检查,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本院疑似尘肺病患者共计200例,其中符合《GBZ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职业性工尘肺壹期123例,其余均为无尘肺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在对患者进行筛查时,分别采用血气分析与肺功能检查方案对患者进行筛查,确认患者的诊断结果,并对确认为工尘肺和非工尘肺的患者进行两组间症状对比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对比。结果:经三张间隔半年以上胸部后前位高千伏片诊断证实,200例疑似尘肺患者,共计123例确诊为职业性工尘肺壹期。对照组患者与职业性工尘肺壹期患者症状表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均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而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及PEF进行评估后,发现尘肺患者的肺功能相较于其他患者来说受损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提示尘肺患者的PO2及SPO2正常率显著低于非尘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检查对职业性工尘肺壹期的辅助诊断价值较为明显,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具有良好的可医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职业性煤工尘肺壹期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