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临床实践来看,外科护理中呈现的风险性不断增多的局面,给我们从事外科护理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们通过分析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得出使外科护理学科更加科学化的方法及对外科护理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就现阶段我国外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

  • 标签: 护理风险 潜在 外科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促进了康复科的高速发展,其服务对象主要是运动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安全是患者住院期间的基本需求。然而患者住院期间的活动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作为医务工作者决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患于未然。

  • 标签: 康复科患者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护理中潜在不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干预政策。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40例儿童患者,经了解,这些患者全部具有不安全因素,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应的应对策略分析。结果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患者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占据了31.43%,由于医疗设备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沟通因素和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安全因素分别占据了15.71%、37.41%、10.00%和5.71%。结论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沟通能力不足,加上自身的感知能力较弱,往往无法对存在着问题进行反应,这使得儿童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具有严谨的态度,且不同的患者在护理时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儿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急诊输液过程中存在许多护理风险,输液效果及患者心理情绪的波动与护理方法有密切关系,了解急诊输液过程存在的护理风险,积极应对风险并寻求好的应对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输液效果,还可以缓解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本文主要对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急诊输液 潜在护理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15年8月期间收治的47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人,对照组23人。分析手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非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期间发生体位错误的有2例,手术物品不正确的有1例,其他患者均顺利完成。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的满意度为60.4%。观察组的24名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满意度为94.57%。讨论对手术室里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手术质量,保障了患者的人生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隐患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探索,并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00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编码,单数号码患者为对照组,双数号码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在制定对应护理风险预防措施之后,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为4%,而对照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几率为22%,通过对比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由于其属于特殊一类的群体,开展风险预防护理模式能够大大减少患者治疗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潜在的护理风险,探讨预防风险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15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引起护理风险事件的因素,探讨预防对策。结果经统计可知,在153例患者中,发生风险事件11例,发生率7.2%。经分析可知,在11例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中,因护士因素引起6例,因患者因素引起3例,因环境因素引起2例。结论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士及患者自身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应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输液安全。

  • 标签: 门急诊 静脉输液治疗 护理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选择13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组,n=64例)和非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对照组,n=66例),比较两组常规导联V2-V4平均Tp-Te间期,经心率校正的Tp-Te(Tp-Tec)间期,结果观察组常规导联V2-V4平均Tp-Te间期显著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并且把观察组(n=6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心可舒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常规导联V2-V4平均Tp-Te间期,经心率校正的Tp-Te(Tp-Tec)间期,结果;心可舒治疗组常规导联V2-V4平均Tp-Te间期缩短,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Tp-Te间期可以作为预测慢性收缩性心衰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心可舒可以进一步改善Tp-Te间期防止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慢性收缩性心衰 T波峰-末时间 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可舒
  • 简介:摘要龋病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患病率高、危害范围广。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龋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60%——90%的学龄儿童及大部分成年人均受到龋病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对口腔健康的重视以及对口腔疾病研究的深入,龋病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龋病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

  • 标签: 龋病 氟化物 防龋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