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踝臂指数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按照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61例)及对照组(31例),分别测定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及钙化评分。结果血压组ABI与CACS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照组中ABI与CACS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ABI降低与CACS相关,ABI可预测冠状动脉钙化程度。

  • 标签: 高血压 踝臂指数 钙化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循环阻力指数( IM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用不同案例中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微循环阻力的方法进行检测比较,探究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测效果;结果: IMR在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IMR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重复性更好。

  • 标签: 微循环阻力指数 围手术期心梗 微血管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肝俞穴红外温度变化的特异性。方法取位于背部的肝俞穴及位于肝俞上下左右的经穴作为测温点,计算相对红外温度(该穴温度/膻中穴温度)。设慢性HBV感染者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同名测温点的相对温度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红外温度和红外相对温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右侧肝俞与右侧胰俞红外相对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左右同名测温点左侧温度均高于右侧,除魂门外p<0.05,观察组组内左右同名测温点左侧温度均高于右侧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背部右侧肝区背俞穴体表温度出现病理性相对升高,肝俞穴病理性高温显著,体现了肝俞穴反应疾病的特异性和背俞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科学性。

  • 标签: 经穴效应 肝俞穴 红外温度 慢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鲜冰冻血浆 (FFP)融化后保存时间和温度凝血因子Ⅷ、Ⅸ活性的影响。方法 留取新鲜冰冻血浆 40 例,在融浆机 37 ℃ 20min 融化后均分为 2 份, 1份于 ( 4 ± 2) ℃条件下保存,另 1份于 ( 22 ± 2) ℃条件下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 0、 6、 12、 24 、 48和 72 h 分别进行凝血因子Ⅷ、Ⅸ活性检测。结果  FTP 融化后同一保存时间点的两个不同温度间Ⅷ、Ⅸ活性无明显差异 (P>0.05); FTP 融化后在 4℃和 22℃保存 6h, Ⅷ凝血因子活性与 0h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但超过 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FTP 融化后在 4℃和 22℃保存 24h, Ⅸ凝血因子活性与 0h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05),但超过 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凝血因子Ⅷ、Ⅸ活性随时间延长而衰减,临床在针对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衰竭、大量输血等患者治疗时,在血浆输注过程中,应尽量在其融化后 6h内输注,有效地补充患者凝血因子,尽量避免血液成分的浪费。

  • 标签:  不同保存时间 温度 Ⅷ Ⅸ因子活性 新鲜冰冻血浆 (FF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间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的产妇,对分娩时胎儿为巨大儿(即出生体重≧4000g)孕妇108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时胎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产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间孕母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巨大儿组孕母体重指数平均增加6.97±1.81。而新生儿体重正常组孕母孕期体重指数平均增加5.3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两组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变化,具有可比性;孕中期体重指数增长,两组统计学无差异;孕晚期体重指数增长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体重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增长 巨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社区随访护理改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血压、血糖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 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专项组( n=30)和对照组( n=30)。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生活护理,专项组应用社区随访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体质指数、空腹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水平等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不明显,专项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为改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血压以及血糖,应用社区随访护理效果较好,可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随访护理 糖尿病 体质指数 血压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BIS监测在小儿腺样体手术中应用可行性。方法: 60名择期 4-10岁腺样体增生患儿,随机分为 2组,每组 30例。 BIS组将 BIS值维持在 40-60之间,无 BIS组依据经验维持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关闭七氟醚至拔管时间、关闭七氟醚至完全清醒的时间。 结果:手术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BIS组短于无 BIS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BIS监测在小儿腺样体手术中应用缩短拔管和清醒时间。

  • 标签: 脑双频指数 小儿 腺样体手术
  • 简介:摘要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初常发生疼痛的疾患。中医辨证分虚实,实证分气滞、血瘀、积滞;虚症分阴虚、阳虚、寒湿。本文从六种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尿液检验中采用试纸与镜检的效果及差异。 方法: 选取 2016 年度本院 100 例行尿常规送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 , 分别同时使用试纸与镜检对其尿样进行常规检查 , 通过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 100 例尿样中,经分析可知,采用试纸的阳性检出率为 49% ,阴性检出率为 51% ,镜检的阳性检出率为 46% ,阴性检出率为 54% ,其阳性检出率略低于试纸 , 但组间比较其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两种不同的检验方式各有其特点,行尿液检查结果差别较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 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率。

  • 标签: 尿液检验 试纸法 镜检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阴道内细菌感染时,比较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156例女性患者,对照组(细菌培养)、试验组(PCR检验),检测两组的检出率,并检测阴道内的各类细菌,分析其特异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试验组的检出率(89.74,70/78)与对照组(71.79,56/78)相较,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检出的加特纳菌率(65.71%)较对照组(48.21%),上升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病,PCR检验的检出率较高,操作简单,准确性较高,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中药熏洗疗法对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的影响。方法将20例符合条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每天中药熏洗两次,1周后采用WOMAC膝骨关节炎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患者的WOMAC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疼痛、日常活动及综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能明显降低膝骨关节炎WOMAC指数,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症状及体征。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中药熏洗疗法 WOMAC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发作期的成人哮喘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根据BMI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查(IOS),比较各组反映气道阻力的各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高BMI组的哮喘患者IOS各参数水平Z5%,R5%,Fres明显高于正常BMI组和低BMI组(P<0.05),且与其BMI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高体质量指数可增加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力,气道阻力大小与BMI呈正相关。

  • 标签: 哮喘 气道阻力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行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与传统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行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B组行传统助产,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护理满意度42例(97.67%)显著高于B组35例(81.40%),A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娩产妇行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产妇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加快产妇的身体康复。

  • 标签: 国际无保护会阴助产法 传统助产法 分娩产妇
  • 简介:摘 要:目的: 讨论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的安全性以及效果。 方法: 以我院在 2014 年 1 月 -2016 年 9 月收治的需要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儿使用传统温度管理的方法,观察组患儿在 CDI500 连续血气监测患儿氧供需的状态下进行温度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总用时、术中输液总量、消毒前体温、 CPB 最低体温。 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的手术总用时、术中输液总量、消毒前体温、 CPB 最低体温方面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观察组对患儿在 CDI500 连续血气监测患儿氧供需的状态下进行温度管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患儿的简化保温护理,通过与氧供耗平衡理论实现对患儿的温度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体温波动引发的不良发应。

  • 标签: 小儿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氧供耗平衡 温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采血过程中采集量和存放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广州血液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9)和对照组(n=99)。采血量分别为2.1ml、1.8ml、1.5ml,观察组采血后立即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对照组为1.8ml样本检测结果。两组均存放于室温、4℃、-21℃,于24h后均再次上机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随着采血量的下降,PT、APTT、FIB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和4℃存放24h后PT、APTT结果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检测结果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采集凝血标本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采血量(1.8ml±10%),枸橼酸钠0.2ml,同时标本如不能立即检测,应将样本离心后存放-4℃,切勿在过低温度中保存样本,更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采血量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柏硝祛毒洗剂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采用柏硝祛毒洗剂坐浴溶液分别在38℃、40℃、42℃下各坐浴10~15min。治疗过程中分别记录患者术后第2、7天的疼痛、水肿评分。结果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A组83.3%,B组86.7%,C组80.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7天,B组术后水肿评分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术后疼痛评分,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采用40℃中药坐浴疗效最佳。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坐浴 温度。
  • 简介: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下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合理有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留取新鲜冰冻血浆40例,在融浆机37℃25min融化后均分为2份,1份于(4±2)℃条件下保存,另1份于(25±2)℃条件下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0、4、24、48和72h分别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同时进行凝血因子Ⅴ、Ⅶ、Ⅷ、Ⅸ活性以及APTT和PT检测,并对每份样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血培养。结果: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在4℃和25℃保存72h后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且无细菌生长,反应凝血因子活性及血凝块特性的ACT和TMA在保存4、24、48和72h时间点与0h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同一保存时间点的两个不同温度间无差异。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48和72h时凝血因子Ⅴ活性水平在4℃与2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5℃温度保存时活性衰减比4℃温度保存时快。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72h时虽然有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衰减,但仍能形成稳定血凝块,临床血浆输注过程中融化后保存72h的血浆可用于临床患者凝血因子的补充,尽量避免血液成分的浪费。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血栓弹力图 凝血因子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细菌检验的过程中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细菌培养检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PCR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实验组阳性检查率为96%(4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细菌培养检验法相比较而言,通过对阴道炎患者采用PCR检验,能够提高患者阴道细菌的阳性检测率,为后续用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阴道细菌 检验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