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献血后穿刺部位局部青紫肿胀是一种最多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严重时献血者一侧前臂青紫肿胀、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增加其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三指按压法及有效的宣传指导等预防措施,使献血者献血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献血后 局部 穿刺部位 献血者 青紫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采用彩超诊断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 50例,均为我院 2016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收治,采用彩超多切面对子宫卵巢及其盆腔血管进行扫查,对病变部位、血流等特点观察。结果:本组选择的患者 50例中,采用腹部超声直接作出诊断 22例,采用阴道超声直接作出诊断 28例, 33例为单侧, 17例为双侧。二维:卵巢水肿增大,或偏小、或正常;子宫轻度增大,相对均匀,有程度不等的后倾后屈位;子宫旁显示蜂窝状、串珠状、平行回声,范围在 25×7mm至 49×33mm间,宽度范围为 4.3-8mm,重度者子宫肌壁内可见网格状无回声区。结论:盆腔瘀血综合征采用超声进行检查时,具可重复、无创、安全、准确等优点,是首选对本病诊断的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 标签: 彩超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治疗淤血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淤血腰痛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运用传统中医疗法,实验组在传统中医疗法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程度、腰痛症状改善情况均好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身痛逐瘀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淤血腰痛患者的病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于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针灸 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检查对盆腔静脉淤血症(pelvicvenouscongestionsyndrome,PVCS)的作用。方法26例初步诊断均为下腹痛原因待查患者(慢性盆腔炎首先考虑),除1例术前阴道B超提示PVCS外,其余25例均经腹腔镜检确诊为PVCS,予手术5例,药物治疗6例,15例未作处理。结果5例手术者及4例坚持服药的PVCS患者症状均消失,2例中途停药者症状有明显缓解,15例未作治疗者症状无改善。结论腹腔镜有助于PVCS的诊断,并可作相应治疗。

  • 标签: 盆腔静脉淤血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下淤血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下淤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西医常规疗法。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7.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且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下淤血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下淤血汤加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麻醉处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试验与分析我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所选患者均接受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与相应的麻醉措施处理,评估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情况。结果: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插管,麻醉处理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麻醉诱导前、开颅时与术毕缝合头皮时,患者的HR各是(87.2±10.3)次/min、(86.8±8.0)次/min和(87.0±7.2)次/min,MAP各是(125.0±15.1)mmHg、(121.9±10.3)mmHg和(122.3±8.7)mmHg,不同时点的指标值比较差异均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创伤较大,对麻醉效果有较高的要求,合理控制麻醉剂量、给药时间,对于保障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 麻醉处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中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PCS)采用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所能产生的效果。方法选77例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被我院接受救治的PC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23例,第二28例,第三组26例。一组实施灌肠法治疗,给第二组实施活血散瘀的中药汤剂治疗,给第三组实施相关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三组患者的子宫长径小于一、二组,盆腔内的积液少于一、二组,静脉的内径小于一、二组,静脉的血流速快于一、二组,疼痛选择分值低于一、二组。同时,第三组的满意度、有效率分别为88.9%、100.0%明显高于第一组、第二组视为66.7%、87.9%;65.8%、86.8%,再次诊疗意向率为75.0%显著高于第一组、第二组的39.4%、44.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治疗PCS运用穴位艾灸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盆腔淤血综合征 穴位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行脑内血肿清除术37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术后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经术后随访,仅1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死亡,1例呈植物人状态外,其余3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35例患者中,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行脑内血肿清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内血肿清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当脑损伤后颅内出血致颅内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颅内血肿。具有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是脑损伤中较常见的危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出血 血肿清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在透析充分性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4008S血液透析机OCM检测了38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一次血液透析时的尿素清除指数(Kt/V值),并用尿素动力一室模型计算Kt/V值;根据有、无残余肾功能,将38例分为两组对OCM和计算Kt/V值进行比较.结果38例患者OCM检测Kt/V值为1.13±0.58,计算Kt/V值为1.18±0.17,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7,P<0.01).尿素动力模型计算二组的Kt/V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OCM检测其Kt/V值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机OCM可作为检测Kt/V,评价透析充分性的简便、可靠的指标,并可避免透析后尿素反弹和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在线尿素清除率 透析充分性 尿素动力模型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分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30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30例,采取腹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利钠肽(BNP)、LVEDD、LVEF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脑利钠肽(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患者中采取腹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心功能,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针疗法 西药 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心源性肝淤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体检静脉采血后采取精细化护理对预防皮下淤血的具体措施及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于本院体检行静脉采血的人员2000例进行研究,体检人员纳入时间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根据所施行的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将2018年1月~6月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体检人员设置为参照组,施行常规体检指引及针眼按压提醒。将2018年7月~12月施行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体检人员设置为研究组,施行定期采血人员培训、考核,并对体检人员强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温馨提示、疼痛干预,优化采血技术。经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体检人员皮下淤血、针孔出血、局部疼痛等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率。 结果:研究组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发生率1.80%显著低于参照组4.10%,研究组静脉采血后局部疼痛发生率5.60%显著低于参照组13.50%,针孔出血发生率2.30%显著低于参照组5.60%,护理总满意率97.80%显著高于参照组9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检静脉采血 精细化护理 预防皮下淤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62例高血压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引流管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病情痊愈,35例患者的病情好转,还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变成植物人,其余12例患者在治疗中死亡,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4.2%,死亡率为19.4%。结论手术前要注意内科并发症的处理,降低颅内压,手术后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减少颅内感染和并发症,可以提高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颅内血肿 血肿清除 护理
  • 简介:微创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在临床开展日益增多,包括腹腔镜、肾镜及消化内镜均可用作微创治疗的手段。腹腔镜经胃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适用于紧贴胃后壁的以积液为主的包裹性胰腺坏死。手术中打开胃前壁,使用术中超声及穿刺定位后,切开胃后壁,吸净积液,使用Endo-GIA完成胃后壁—囊肿壁吻合。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吻合口进入脓腔,清除坏死组织,将坏死组织置入消化道,使用Endo-GIA或缝合关闭胃前壁切口。

  • 标签: 胰腺炎 腹腔镜检查 坏死组织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提供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及分别实施传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收录50例样本,分组处理用数字奇偶法完成,对照组(25例)施以传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研究组(25例)施以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和比对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00%)相比对照组(76.00%)要高(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86.32±10.36)ml、手术时长(102.32±12.14)min相比对照组要低,血肿清除率(87.96±8.36)%相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提供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更为确切,可提升血肿清除率,相比传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优势更突出,有推广意义。

  • 标签: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基底节脑出血 传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