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90例的临床资料,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来更好的控制疾病。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时间分布情况与发病人群分布情况。结果: 流行性出血热一年四季均会发病,但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其中高发季节为 3~ 6月份及 10~ 12月份,此两季节中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流行性出血热 3~ 70岁均可发病,高发年龄段为 20~ 4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民发病率高于工人及学生 /野外作业者。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控措施较多,通过灭鼠与接种疫苗可有效控制疾病,对高危人群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其健康意识,最大程度上降低疾病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进行预防控制方法进行探讨,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方法 对校内836人进行调查,其中流行性腮腺炎患者37例,对其进行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观察控制效果。结果 流行时间共40天,37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均痊愈,未见其他并发症出现,未在校内引起大面积爆发。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多见于儿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预防控制,能够杜绝疾病的传染和传播,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效率,缩短流行的面积和时间,对保证儿童校内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流行 预防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但是在日益精彩的生活中,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却越来越多。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就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虽然它照比那些致人死亡的传染性疾病的危害小得多,但是它对人体的伤害也不可忽视。因此找到流行感冒的预防办法对于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流行感冒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出发,对流行感冒的防治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便大家掌握更多流行感冒的防治方法。

  • 标签: 流行感冒 症状 传播途径 方法
  • 简介:【摘要】: 吸烟行为被认为是目前造成人类多种重要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可预防的致病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表明, 烟草是约25种疾病的诱发病因,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症,其最大诱因是吸烟。由于烟草导致的种种健康危害, 吸烟被 WHO 列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主要从烟草流行状况、烟草流行因素、控烟现状及控烟策略等4个方面予以综述。

  • 标签: 烟草,流行,控烟,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禹城市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以及流行趋势。方法选择本市于2013年-2016年期间所管辖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相关方法分析本市常见传染病的传染病流行规律及流行趋势。结果对本市常见传染病分析、调查发现,发病率前5位传染疾病为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及肺结核等;且历年常见传染病中以肠道传染病占比最高,呼吸道传染病在历年发展中相对稳定,而血液传播传染病占比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近4年来本市常见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及感染性腹泻为主,故应强化对常见传染病的健康宣教及疫苗接种等,并有效提升对集体单位常见传染病的监控力度。

  • 标签: 常见传染病 流行特点 流行趋势
  • 简介: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以春季为多。水痘的传染性极强,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潜伏期为14~20天。该病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出皮疹,皮疹首先发生在躯干,以后逐渐向头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时为红色针头大小的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即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水疱周围皮肤红晕,水疤内容清澈如水珠状,疱壁薄易破,经2~3天干燥结痂,痂脱落后不留疤痕。自觉有瘙痒,水疱抓破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整个病程约2周左右。

  • 标签: 水痘 暴发流行 带状疱疹病毒 继发细菌感染 常见传染病 接触传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钦南区 2008-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钦南区 2008-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钦南区 2008-2015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784例,年均发病率达 19.53/10万。发病以 4~ 7月为高发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学生、儿童发病居多,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4~ 9岁年龄段。结论 钦南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学生、儿童发病居多,发病年龄是 4~ 9岁,城区高于乡镇,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2004—2021 年揭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订流腮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与2013—2021年揭阳市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1年揭阳市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38/10 万,较 2004—2012 年的5.39/10 万下降了55.84%。揭阳市各个区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均在5—7 月,高发年龄为5~9 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结论 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揭阳市流腮的发病控制效果明显。应继续落实MMR 疫苗免疫接种策略,针对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流腮的暴发流行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发病率 流行特征 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2015年期间我县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8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①年份分布。本次研究的681例患者中,82例为2011年,占12.04%,224例为2012年,占32.89%,295例为2013年,占43.32%,42例为2014年,占6.17%,38例为2015年,占5.58%;②性别分布。462例为男性,占67.84%,219例为女性,占32.16%;③年龄分布。0-10岁组613例,占90.01%,11-20岁组30例,占4.41%;21-40岁组,22例,占3.23%;40-60岁组,10例,占1.47%;>60岁组6例,占0.88%;④科室分布。小儿内科占有较高的比例,其次为发热门诊、急诊儿内科等。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儿童和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该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疫情爆发。

  • 标签: 防治措施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腮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情况,并提出防治对策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方法 选取本地区 2015年到 2018年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资料,回顾性进行分析,提出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对策。结果 2015年到 2018年城市发病 509例( 509/625),占总发病例的 81.44%;农村发病 116例( 116/625),占总发病例的 18.56%;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高峰为春季、冬季, 4年内 4月 -7月期间发病人数比较多;男性发病人数为 432例(占 69.12%),女性发病 193例( 30.88%),性别比例为 2.24: 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5岁 -19岁之间,此年龄段人群的发病数分别为 143例(占 85.63%), 112例(占 83.58%), 122例(占 78.71%), 143例(占 84.62%)。结论 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还比较高,要提高防治力度,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接种防治。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防治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 of mumps in this area and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umps. Methods The data of mumps reported by the disease surveillance system from 2015 to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mumps were put forward. Results From 2015 to 2018, 509 cases (509/625) occurred in cities, accounting for 81.44% of the total cases; 116 cases (116/625) in rural areas, accounting for 18.56% of the total cases; through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ak incidence of mumps was in spring and winter, and there were 432 cases in males during April-July of four years. (69.12%), 193 cases (30.88%) were female and the sex ratio was 2.24:1. The age of onset was mainly between 5 and 19 years old. The number of cases in this age group was 143 (85.63%), 112 (83.58%), 122 (78.71%) and 143 (84.6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mumps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is area. We should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mp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immunization and prevention of mump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流行发展趋势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至2014年贵州省独山县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其在不同年份、月份、年龄段、性别等情况上的特点。结果在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上,乙肝占比最多,占88.30%,其次是丙肝与甲肝;从5年发病趋势看,呈现下滑趋势,但仍有小幅波动;男性群体略高于女性群体发病率;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20岁至60岁,占比71.20%,其中30岁至49岁群体较为高发,占比42.09%;全年发病较为平衡,各月份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上,做好基础预防接种工作,不断扩展疫苗免疫的覆盖范围,是降低疾病发病率的关键。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方法:将某社区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居住612例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医护人员根据此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症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具体分析、预防控制措施制定,同时对比此社区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实施乙型脑炎病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预防措施制定期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率,此阶段居民有657例,归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预防知识知晓率、预防措施执行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及时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预防措施制定的效果显著。因此,还需加强对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重视度。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并制定防控措施。结果 男童群体较女童群体发病率更高,高发于每年的4-7月份,且5-8岁群体发病率最高,其次为〈5岁群体。结论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控措施,对疫情加强监测力度,不仅要做好接种疫苗工作,还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同时观察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用我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收治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为例,分析所有患者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观察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疾病发生时间特征为在3月至6月、10月至12月发病几率高于其他时间段。经过研究发现年龄在20~45岁发病例数为40例,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发病情况,农民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工人,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加强疾病的预防意识对降低患者发病率有积极意义,在开展疾病预防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传染源进行消除,加强灭鼠工作,加强疾病预防宣传工作,积极鼓励人们进行疫苗接种,进而减少流行性出血热发生。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特征 分析 预防控制措施 临床观察
  • 简介: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单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对人类危害达数千年之久,是人类最主要的传染性杀手。

  • 标签: 肺结核 耐药 结核分支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