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尿锑检测新方法。方法采用氢化原子荧光法,溶液中锑与硼氧化钾反应生成锑的氢化(SbH3),以氩气为载气导入原子化中,在特制锑空心阴极灯照射下,测定其荧光强度A值,可间接得出液中锑含量。结果通过标准曲线测定及测定条件变化研究,得出锑与A在一定条件下成线性关系及最佳测定方案。结论该法简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大批样品检测,适于推广。

  • 标签: 荧光法测定 氢化物发生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标准曲线测定 检测新方法 荧光强度
  • 简介:本文应用VA.90气态原子化装置与WFX-1D原子吸收光谱仪联合测定全血中铅,利用盐酸—铁氰化钾—硼氢化钠的体系发生铅化氢,不加任何抗干扰剂即可消除干扰,方法简易可行,适合全血中铅的测定。

  • 标签: 氢化物发生 原子吸收 全血中铅
  • 简介:摘要:目的 快速检测腰穿针的歪斜和弯曲。方法 改造现有的传统的材料。结果 快速检测腰穿针,是否腰穿针针管符合国家标准笔直。结论 提高了肉眼检测率,缩短了检测时间。无创性针头和斜切口针头均适合,

  • 标签: 检测 偏斜 弯曲 局限性 无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正确认识快速检测腰穿针歪斜和弯曲的必要性。保证腰穿针针管符合国家标准笔直。方法 保持正确觉知,重视腰穿针并发症发生的因果关系。改造现有的传统的材料。结果 快速目测(肉眼检测)腰穿针,用国家标准来衡量,参照腰穿针针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笔直。结论 不仅端正了工作态度,提高了肉眼检测率,缩短了检测时间。无创性针头和斜切口针头均适合。彻底排除了因腰穿针的问题给医生造成的困惑,医生操作技术更顺畅,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正确觉知 检测 偏斜 局限性 无创性 工作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正确认识快速检测腰穿针歪斜和弯曲的必要性。保证腰穿针针管符合国家标准笔直。方法 保持正确觉知,重视腰穿针并发症发生的因果关系。改造现有的传统的材料。结果 快速目测(肉眼检测)腰穿针,用国家标准来衡量,参照腰穿针针管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笔直。结论 不仅端正了工作态度,提高了肉眼检测率,缩短了检测时间。无创性针头和斜切口针头均适合。彻底排除了因腰穿针的问题给医生造成的困惑,医生操作技术更顺畅,减轻了病人痛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正确觉知 检测 偏斜 局限性 无创性 工作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患者开展常见感染性标志检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住院患者开展乙肝病毒血清标志(HBV-M)、抗-HCV、抗-HIV1/2、抗梅毒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抗-TP阳性者,同时用梅毒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剂检测.抗HIV1/2阳性者,用另外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阳性者送HIV确认实验室确认.结果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检测住院患者48660例.其中HBV-M阳性(统计HBsAg)3163例,阳性率6.50%;抗-HCV阳性554例,阳性率1.14%;抗HIV1/2阳性68例,阳性率0.14%;抗-TP阳性779例,阳性率1.60%.抗-HCV各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M逐年呈下降趋势,抗-HIV1/2、抗-TP逐年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M、抗-HCV、抗-TP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IV1/2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和抗-HCV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数分别为3123例和549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8.74%(3123/3163)和99.10%(549/554);抗-HIV1/2阳性多见于大于20岁至59岁人群,阳性46例,占总阳性例数的67.65%(46/68);抗-TP多见于大于20岁以上人群,阳性714例,占总阳性例数的91.66%(714/779).结论住院患者中HBV、HCV、HIV和TP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且HIV和TP近年来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广泛开展住院患者HBV、HCV、HIV和TP感染标志检测,了解感染状况,掌握流行特点,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医患双方,防止医患纠纷发生.关键词住院患者;感染标志;检测;研究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97-0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一类重要的药用资源,近年来,其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药材中重金属超标不仅降低了药材质量,更主要的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灵敏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变得特别重要,本文将对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做以详细综述。?

  • 标签: 中药 重金属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女性阴道分泌感染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阴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6月于医院妇科进行检查的88名女性资料,对所有女性阴道分泌进行检测,统计其阴道清洁度、阴道感染率及感染病原体类型。结果 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显示,Ⅲ度37人占42.04%,Ⅳ度30人占34.09%,Ⅱ度14人占15.91%,Ⅰ度7人占7.95%,其中Ⅲ-Ⅳ度女性所占比例较大;对女性阴道分泌进行检查后,88例发生阴道感染,感染率为100%,其中感染真菌49例占55.68%,细菌19例占21.59%,滴虫16例占18.18%,淋菌15例占17.04%,混合感染14例,占15.91%;对发生阴道感染的88例患者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30-42岁患者阴道感染率显著高于42-55岁和>55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42岁患者是阴道感染多发人群,对阴道分泌进行检测,有利于分析患者阴道感染及感染病原体类型,进而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检测 感染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阴道分泌检测当中,常规的检测方式与五联检试剂检测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一整年当中在我院接受阴道分泌检测的220例对象为分析目标,所有对象都需要分别接受常规检测与五联检试剂检测,对比所有对象的具体检测情况。结果五联检试剂检测在白细胞及BV方面的检出例数明显多于常规检测,但是乳酸杆菌及念珠菌的检出例数少于常规检测,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两种方法在滴虫的检出相差不大。结论在阴道分泌检测当中,常规检测与五联检试剂检测的具体效果各有优劣,需要医生根据被检对象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常规 五联检试剂 对比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联合检测在诊断菌性阴道病中的临床价值,为细菌性阴道病(BV)临床诊治和预后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采用白带常规检测法与BV唾液酸酶检测法,同时选取580例女性阴道分泌作为标本,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BV唾液酸酶法阳性患者检测结果及患者年龄段分布情况。结果580例患者BV唾液酸酶阳性41例(7.10%),清洁度Ⅲ度比例最高(68.3%),其次为清洁度Ⅱ度、混合感染、清洁度Ⅳ度,41~50岁人群检出率最高(16.3%)。结论白带常规与BV唾液酸酶联合检测用于诊断BV实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PHC)作为临床上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已经进入我国重点疾病筛查及预防行列。PHC发病较为隐匿,患者早期特征不明显,血清学诊断早期PHC对早期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可对肿瘤标记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手段明确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肿瘤标志,便于判断PHC。本文对肿瘤标记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应用方法展开分析。

  • 标签: 肿瘤标记物 原发性肝癌 检测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与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的相关性以及BV时WC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5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037例非妊娠wC妇女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取病史采集、妇科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观察初发VVC、复发VVC二者合并BV发病率,对WC的复发与BV感染的关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37例WC患者,BV(+)511例,占25.08%:其中初发VVC1353例,合并BV167例,占12.34%;复发WC684例,合并BV344例,占50.29%。全部病例均单纯抗真菌治疗,BV(-)1526例VVC患者,复发86例,占5.64%,Bv(+)511例VVC患者.复发226例,占44.23%。结论:复发WC合并BV(+)明显高于初发VVC,且WC合并BV(+)者,VVC的复发明显高于BV(-)者。对VVC患者行Bv检测,并探讨WC与BV发生的关系,对控制WC的复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其临床预防VVC的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细菌性阴道病(BV) 关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