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空巢家庭”悄然增多“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有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得较早,现在已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3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与子女同住的只占百分之十几。瑞典的独居老人多达40%,即每10位老人中就有4人独居。

  • 标签: 空巢家庭 第二次世界大战 独居老人 无子女 老年人 发达国家
  • 简介:自杀是一种有意识、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和过程,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倾向)、自杀死亡(自杀完成)、自杀未遂(自杀中止)3种形式。自杀意念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是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死亡则是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自杀未遂是指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是由于主观停止自杀、他人救助及时或自杀工具的失能等未导致死亡。从有自杀意念真正发展到以自杀死亡的是少数,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却是自杀死亡的10~20倍。自杀意念和实施自杀行为都是严重的危机事件,如果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都有可能终止自杀。

  • 标签: 自杀倾向 危机干预 自杀死亡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灾难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随之带来的各种灾难医学与心理危机问题也已上升为世界性的问题,因此,灾难医学与心理危机干预已日趋重要。

  • 标签: 灾难事件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 简介:<正>2012年2月24~28日,第27届欧洲泌尿外科年会在美丽浪漫的法国首都巴黎隆重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泌尿外科专家、泌尿外科领域的药品器械厂商和其他技术人员就泌尿外科领域的突破、技术创新和诊疗的新方法、新应用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这也是巴黎第三次承办EAU年会这一国际泌尿外科的重要会议。本次欧洲泌尿外科年会由来自世界55个国家的10000多名代表参加,是历届年会中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可谓盛况空前。今年有207位中国泌尿外科医生注册参加EAU年会,是除欧

  • 标签: 泌尿外科 前列腺癌 年会 腹腔镜技术 欧洲 新应用
  • 简介: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报道的发生率差别较大,从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来看,加权平均发生率在术后23.8个月时为12.8%,但有报道对高危患者的前瞻性长期随访中,切口疝的发生率高达69%。报道中切口疝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包括:研究的对象人群、腹壁切口类型、随访时间的长短和切口疝的诊断方法;切口疝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肥胖和腹主动脉瘤手术。

  • 标签: 切口疝 腹主动脉瘤手术 平均发生率 腹部手术 缝合技术 正中切口
  • 简介:2003年荷兰外科学会制定出一份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腹股沟疝指南。2005年荷兰疝外科分会对该指南进行修改,并推荐给欧洲疝学会(EHS)以明确是否适合欧洲。为此,EHS成立了由14个会员国18名专家级外科医师组成的工作组,经讨论后,认为可以在荷兰的治疗指南基础上,讨论制定欧洲腹股沟疝的治疗指南,由商业公司(Ethicon)提供的学术赞助,但不干预指南的方法和内容,经数次会议后定稿。并于2009年第4期《Hernia》杂志上刊出”0。成为全球唯一洲际性、十余个国家共同遵照执行的指南。初版指南的有效期至2012年1月1日。各章节的作者将会根据最新文献不断对其更新,每年的EHS年会期间都会对相关更新部分进行讨论。

  • 标签: 治疗指南 腹股沟疝 欧洲 学会 解读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分析肿瘤自杀患者的护理要点,探究心理危机干预在肿瘤自杀患者护理的具体运用。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的11例肿瘤自杀患者样本,探究心理因素在肿瘤患者自杀中的作用和影响,寻求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应对策略。结果心理因素与肿瘤患者自杀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结论同时为肿瘤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双重保障,提供积极全面的心理危机干预,使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尽可能地降低肿瘤患者的自杀率,让肿瘤患者创造生命的奇迹。

  • 标签: 心理危机干预 肿瘤患者 自杀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中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危机管理策略,以减少医疗错误,提高患者安全,并优化急诊室的运作效率。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急诊室患者身份识别、仪器设备、急救药品、仪器设备、护理文书80例,等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风险管理前后部分护理指标合格率、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急诊科室在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指标合格率明显提升(P<0.05);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治疗效果也更为显著。这些改进不仅增强了医疗服务质量,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为医疗机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0.05)。结论:急诊护理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对于提升急诊室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急诊 护理风险防范 危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护理缺陷相关因素以及危机管理运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发生的20起护理缺陷案例进行分类、分级,并对相关人群开展分析。结果责任心不强作为诱发的口服药发放、医嘱处理、静脉用药缺陷的主要因素,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容易诱发护理缺陷事件。结论医护人员尽早接受相关措施,能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缩小高危事件的发生率,危机管理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过程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缺陷 危机管理 运用效果
  • 简介:由于生理上的衰老,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日趋下降。若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照未能相应加强,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冬季老年人的生理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更容易出现以下"心理危机"。黄昏心理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死亡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 标签: 心理危机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 思维能力 调节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面瘫患者应用心理危机干预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0例)和观察组(心理危机干预,3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37.15±3.76分以及SDS(41.57±3.52)分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SAS(48.43±4.93)分、SDS(51.94±3.9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瘫患者,采用心理危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因不良情绪诱发的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面瘫 心理危机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FTS理念护理联合心理危机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心理危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期间在本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基于FTS理念护理,n=41)和研究组(基于FTS理念护理联合心理危机干预,n=41)。比较两组家庭功能、心理危机评分。结果 各组干预后家庭功能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各组干预后情感、认知以及行为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基于FTS理念护理联合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及心理危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FTS理念护理 心理危机干预 家庭功能 原发性肝癌 心理危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护理中展开风险防范及危机管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的130例对象均为急诊患者,对比前需进行摇号分组,其中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人数相同但护理方式为加强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后所有数据中均表明观察组护理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P<0.05)。结论:加强急诊风险防范与危机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各风险事件发生率,更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防范 危机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精神科危机行为是指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者精神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潜逃等严重伤害或者破坏性行为。各种危机行为的发生不但对病人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其他病员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或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机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机行为进行分析。

  • 标签: 危机行为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41-01
  • 简介:随着世界大变革和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就业求职等方面出现了强烈的冲突与压力,心理受挫机率明显增高.当人们无法应对他遭遇的事或境况时,将可能导致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功能失调--即心理危机已经产生.

  • 标签: 危机干预 精神医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机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急诊科患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模式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20例以及实验组20例。另外,选择急诊科中共20名护理人员参与本次研究。对于2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全管理方案,对于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危机管理方案。对护理人员护理安全管理态度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护理过程危机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急诊科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安全氛围、团队协作、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以及压力感知态度评分均显著提升。前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没有发生危机事件,参照组中,共发生8例危机事件,发生率为(8/20)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科患者护理干预中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急诊科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护理操作安全性。

  • 标签: 急诊 危机管理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