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核糖蛋白(ribosomalprotein,RP)是组成核糖的重要元件之一,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细胞中并且含量丰富,可以和RNA结合形成核糖行使蛋白质合成的功能。除了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之外,RP还具有独立于核糖之外的功能,包括参与DNA的修复,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称之为RP的核糖外功能(extraribosomalfunctions)。目前,已经证实部分血液系统的疾病与核糖蛋白异常有关。由于骨髓造血细胞的快速更新,生长,分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核糖蛋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细胞生长的调控,因而血液系统更容易受到核糖蛋白表达异常的影响。本文就核糖蛋白异常与相关血液疾病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核糖体蛋白 核糖体应激 P53 血液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单纯癌临床诊断的量化标准。方法:对20例中期和20例晚期乳腺单纯癌癌细胞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多核糖的7个形态参数进行体视学分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剔选各参数值,建立判别函数。结果:Vvr2、Svr2、SR与Sr2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回代判别正确率达到85.7%。结论:本研究建立在乳腺单纯癌临床诊断量化标准对鉴别诊断乳腺癌及判断其亚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晚期乳腺单纯癌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体视学 乳腺肿瘤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细胞周期 宫颈癌细胞检查
  • 简介:目的分析成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DNA干系倍及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15例成人正常肝和4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归档蜡块,分别制备4μm、10μm的连续组织学切片,利用TIGER920G1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DNA干系倍值及细胞核形态学参数。结果(1)成人正常肝DNA干系倍主要以二倍(73%)为主。(2)肝细胞癌的DNA指数在0.86~9.32之间。45例肝细胞癌病例中DNA干系倍异质性率为77.8%,其中,34例(75.6%)为DNA干系非整倍体肿瘤,11例(24.4%)为近四/八/十六倍肿瘤,无1例为DNA干系二倍肿瘤。结论细胞核DNA干系倍和细胞核形态学参数分析可作为鉴别人正常肝和肝细胞癌的参考指标。

  • 标签: 肝细胞癌 DNA干系倍体 细胞图像光度术 形态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人肝细胞癌DNA干系倍异质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归档蜡块,分别制备4μm、10μm的连续组织学切片,利用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细胞核DNA干系倍值及其形态学参数。在4μm切片上测量细胞核DNA的平均光密度,在10μm切片上测量单个完整细胞核的体积。经细胞图像分析仪计算获得以单个完整细胞核体积为单位的DNA总量,以同一切片内正常淋巴细胞作为内参照,计算其DNA干系倍值和异质性率。统计学分析DNA干系倍异质性率与组织学分级、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AFP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DNA干系倍异质性率与组织学分级、瘤大小、AFP表达水平有关联,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联。结论组织原位法分析肝癌DNA干系倍异质性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恶性度判定及预测预后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肝细胞癌 DNA干系倍体 异质性 组织原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产前DNA检测(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技术在高龄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6月31日在我院进行NIPT的高龄单胎孕妇,以BES4000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检测,对于高风险结果建议行侵入性产前诊断或/和AffymetrixCytoScan750KArray基因芯片检测,统计分析NIPT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共收集高龄孕妇791名,NIPT检测发现高风险20例(2.5%)。其中T21高风险6例,确诊3例,假阳性1例,拒绝羊穿2例;T18高风险2例,确诊1例,拒绝羊穿1例;T13高风险1例,拒绝羊穿1例。性染色异常5例,确诊4例,假阳性1例。其他染色异常6例。结论NIPT检测对于高龄孕妇具有临床可行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高龄,无创产前DNA检测,染色体异常,胎儿游离DNA
  • 简介:自英国乡村医生Jenner用牛痘疫苗预防天花取得成功以来,疫苗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预防剂在临床应用已有200多年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Wolff等偶然发现给小鼠肌注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细菌染色以外的环状双链DNA)后,可在体内检测到编码蛋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 标签: DNA疫苗 免疫佐剂 肿瘤抗原
  • 简介:目的:探索最适用以提取抗乙肝iRNA的器官。方法:用白细胞粘附抑制法对不同器官所提取抗乙肝iRNA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我们发现,淋巴结所提取抗乙肝iRNA活性最高,脾脏次之,肝脏最低。结论:经过试验证明,为了获得高活性的抗乙肝iRNA,应选择免疫反应性强的器官,即淋巴结或脾脏。

  • 标签: 免疫绵羊 提取 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器官 白细胞粘附抑制法
  • 简介:目的将细胞核DNA分析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检测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为提高筛查的准确性探寻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抽取同时具有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的209例病例,每例各制备两份宫颈脱落细胞涂片,一份进行细胞学检测,另一份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核DNA分析。以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细胞核DNA分析和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年轻组与年老组的高危型HP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学检测与病理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不能令人满意;DNA分析与高危型HPV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细胞核DNA分析的灵敏度高于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检测,但其特异度较低。结论细胞核DNA分析结合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可提高宫颈内瘤样变筛查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 标签: 宫颈内瘤样变 DNA倍体分析 高危型HPV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DNA含量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IMS-2000型癌细胞DNA分析系统测定163例胃癌患者的DNA指数、平均CV值、DNA主峰面积、DNA主峰质量(pg)、平均DNA质量(pg)、G0G1期细胞百分率、S期细胞百分率、G2M期细胞百分率以及5倍超过率等9项指标,并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这9项指标与生存率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A含量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无相关性.DNA含量不能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 标签: 胃癌 DNA含量 图像细胞仪 预后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享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DNA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回顾性数据分析法,纳入39527例TCT检测及27813例DNA倍体检测数据,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确定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CT检测显示大多数病例(87.74%)为NILM,ASCUS为第二常见诊断类型。DNA倍体检测结果主要为阴性(88.55%),但也有一定比例的样本显示可疑阳性(7.34%)和阳性(4.11%)。TCT检测结果与DNA倍体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性(P<0.0002),在DNA阳性的样本中,TCT检测结果同样多数为阳性。结论: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DNA分析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供精确的筛查结果,此联合筛查方法有助于提升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DNA倍体分析 宫颈癌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核糖核酸II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结核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搜集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耐多药结核患者100例,患者分为初治耐多药A组50例、复治耐多药B组50例;其中初治耐多药病人进行分两组,A01治疗组23例,A02对照组22例,A01组应用注射用核糖核酸II联合抗结核药物增加抗病能力,患者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40.35±2.34岁),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A02组病人正常治疗方案未予加用注射用核糖核酸II并观察,患者年龄26-46岁,平均年龄(40.98±1.89岁),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复治耐多药同样分两组,B01治疗组27例,B02对照组各28例,B01组给予加用注射用核糖核酸II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年龄26-46岁,平均年龄(40.14±2.14岁),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B02组正常复治耐多药方案,不予加用免疫调节制剂,患者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40.23±0.98岁),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并观察其疗效,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A01组总有效率(21例,91.30%)、A02组总有效率(10例,45.45%)、B01组总有效率(25例,92.59%)、B02组总有效率(14例,50.00%),四组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核糖核酸II 联合 抗结核药物 治疗 耐多药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癌变细胞学筛查中DNA定量分析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宫颈癌筛查女性5130例,均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查、DNA定量分析。如果DNA定量分析结果异常(异倍体细胞数≥3)或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TBS判读为LSIL及以上),则进一步进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对比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对比DNA定量分析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统计分析CINⅡ及以上病理改变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和DNA定量分析结果。结果: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292例,宫颈癌16例,CINⅢ22例,CINⅡ25例,CINⅠ48例,正常或宫颈炎181例。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292例患者中,TBS 正常或炎症19例,ASCUS 124例,LSIL 62例,ASC-H 46例,HSIL 41例,阳性率51.03%(149/292);其中宫颈炎69例,CINⅠ29例,CINⅡ18例,CINⅢ18例,宫颈癌15例。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292例患者中,DNA异倍体细胞未见7例,<3个16例,3~9个146例,≥10个123例,阳性率92.12%;其中宫颈炎69例,CINⅠ29例,CINⅡ18例,CINⅢ18例,宫颈癌15例。CINⅡ及以上病理改变的液基细胞学检查ASCUS和DNA定量分析 DNA异倍体细胞数0.05);DNA定量分析 DNA异倍体细胞数3~9个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LSIL(P

  • 标签: 宫颈上皮内溜变 癌变 DNA倍体定量分析 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纯化细菌质粒DNA的方法。方法针对传统的PEG纯化方法,取消PEG8000的纯化步骤,增加溶菌酶的浓度及酚-氯仿处理次数。结果新的纯化方法提取的质粒量比传统方法要多,而且纯度足以用于细胞研究。结论尽管目前已有质粒纯化试剂盒出售,但经改良的传统质粒纯化法仍然具有经济、实用的价值。

  • 标签: 质粒 纯化 PEG
  • 简介:摘要:随着DNA条码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推广,越来越多的中药生产加工企业选择这一技术参与药品的抽验及相关工作。本文分别从对中药材及饮片基原的鉴定;鉴定中成药组方药物种与建立药品溯源体系等三方面阐述药品抽验中的DNA条形码技术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药品抽验 DNA 条形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