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成品板减薄可以降低HiB的铁损,但高斯织锋锐度会受厚度或表面效应的影响,一般0.20mm厚度为极限。本文使用预冷轧法和普通一次轧法制备出0.23mm和0.16mm的样品,通过EBSD及XRD技术比较了其冷轧、脱碳及高温退火后的微观及宏观组织及织。结果表明,冷轧压下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斯织的演变,过大或过小的压下量都对高斯的异常长大有不利的影响。厚度越薄的样品,高温退火时,表面能影响越早,因此对织及第二相钉扎能力的要求越严格。

  • 标签: 压下量 厚度 HiB钢 高斯织构 EBSD
  • 简介:罗炯总经理,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刚刚过去,辛迪思公司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植根中国已十余载,目前已发展成为骨科界的领军企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辛迪思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 标签: 医疗器械 经理 贸易 上海 改革开放 跨国企业
  • 简介: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地处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是由留美博士后归国创办的国内第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专业导管企业,也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佛山市16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 标签: 医用导管 佛山市 公司简介 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 珠江三角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限接触锁定加压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动力加压钢板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骨不连发生率方面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可大力推广。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 有限接触锁定加压钢 动力加压钢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肾错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并发自发破裂出血与瘤体大小的关系。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12月收治的肾错瘤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自发破裂出血24例,无破裂出血25例,比较两者肾错瘤及动脉瘤的大小。结果49例肾错瘤患者,女42例,占85.7%;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42例,动脉栓塞治疗4例,保守治疗3例。肾错瘤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肿瘤、动脉瘤直径明显高于未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P〈0.05);肾错瘤≥4cm患者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cm患者(57.5%比11.1%,P〈0.05),动脉瘤≥5mm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5mm患者(84.6%比36.1%,P〈0.01)。结论肿瘤、动脉瘤大小与肾错瘤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有关,且动脉瘤的大小与自发性破裂出血关系尤为密切。肾动脉栓塞联合肾部分切除为较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肾错构瘤 动脉瘤 自发性破裂出血 动脉栓塞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性音障碍儿童音特点并探索音训练方法。方法把136例功能性音障碍的儿童分成二组,每组68人。普通组采用音训练及音器官运动训练,增强组除音器运动训练、音训练外,另加入口肌训练。结果增强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91.18%vs76.47%,P=0.04),增强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普通组(P<0.001)。结论功能性音障碍虽然不存在音器官的器质性损害,但由于其音器官的协调性差及口腔感觉异常,因此加入口肌训练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口肌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肝脏间叶错瘤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脏间叶错瘤患儿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11例肝脏间叶错瘤患儿中超声检查呈囊实性表现9例,其中多房囊腔7例,单房囊腔2例;7例多房囊腔中,4例囊腔呈蜂窝状并囊间隔薄厚不均,3例囊腔不规则并囊内丝网状分隔,囊腔周边见中等回声实性区环绕或局限分布.2例单房囊腔中,1例表现为厚壁囊腔,另1例表现为较大实性中等回声肿块内一单房囊腔,囊腔体积仅占肿块的4%.本组2例患儿超声检查瘤体表现为低回声实性肿块.结论儿童肝脏间叶错瘤超声声像图特点鲜明.超声检查可作为本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肝脏肿瘤超声检查表现为囊实性或囊性为主,应首先考虑肝脏间叶错瘤.

  • 标签: 超声检查 儿童 肝肿瘤 错构瘤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1例乳腺错瘤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总结乳腺错瘤的诊疗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 1例乳腺错瘤的临床资料,采取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乳腺错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此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错瘤。文献综述分析提示,此类疾病较为罕见,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较高。乳腺错瘤经手术切除即可治愈,故多主张手术切除( 1)。结论 乳腺错瘤诊断明确后,应手术治疗。本病为良性病变,预后良好,术后极少复发( 1)。

    关键词:乳腺错瘤;诊断;治疗;预后 引言 乳腺错瘤是少见的良性病变,由乳腺腺体组织、脂肪组织、纤维组织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根据乳房组织参与的主要类型,曾被命名为脂肪纤维腺瘤、腺纤维脂肪瘤和纤维腺脂肪瘤等( 2) 。现将2019年 11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诊治的 1例乳腺错瘤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报道并做文献分析。 1、一般资料 1.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58岁,以“体检发现右乳肿物 4年“为主诉入院。 4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乳有黄豆粒大小肿物,未予重视及治疗,近来肿物增大明显,遂于延边妇保院门诊就诊,查乳腺彩超示:双侧乳腺增生,右乳结节( BI-RADS 2),右乳中等回声 ---考虑脂肪瘤。后为系统诊治目的到本院,专科情况:双乳对称,双侧乳房皮肤表面无静脉曲张,无红肿,无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双侧乳头乳晕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挤压无溢液,皮温正常。右乳外上象限 10点位,距离乳头 5cm处可触及 5*4cm大小质软肿物,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佳,无压痛,左乳未触及明显肿物。行右乳肿物切除活检术。 1.2实验室检查结果 活组织检查结果: (肉眼可见 )右乳外上象限可见 6*5*1.2cm大小质软肿物,成脂肪样,有包膜。术中病理诊断为右乳脂肪瘤。术后病理诊断为(右侧)乳腺错瘤(腺脂肪瘤)。 2讨论 2.1乳腺错瘤多为大于 35岁的女性发病 (3)。乳腺错瘤由杂乱排列的乳腺组织组成,具有明显的边界,通常具有可压缩性( 1) 。一般认为,乳腺错瘤的发病机制是发育异常所致,并非真正的肿瘤。该病发展缓慢,瘤体生长到一定程度即有减慢或自行停止的可能,但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可出现肿物迅速增大。该病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疼痛、乳头溢液和间断性胀痛,一般为单发,多位于乳晕后或乳房边缘区,尤以外上象限多见(4) 。曾有乳腺错瘤进展为浸润性小叶癌的个案(5) 。

    2.2影像学特征 本病根据脂肪、腺体、纤维组织所占 比例不同,影像学表现各异,临床易误诊,常与脂肪瘤、纤维腺瘤、乳腺腺病、叶状肿瘤等混淆( 6) 。 2.3辅助检查 钼靶( X线)对乳腺错瘤的诊断有一定难度。乳腺 MRI诊断准确度相比 B超、钼靶高,提示乳腺 MRI检查是较好的术前检查手段,但价格昂贵,临床并未普及。 乳腺彩超彩超 超声表现为乳腺组织内界限较清楚的椭圆形 或类圆形肿物,有较完整包膜,内部回声由肿块内所含细 胞成分比例不同表现各异,血供常不丰富,超声总体提示 良性病变,但对诊断错瘤准确性不高。本组病例术前均 未正确诊断,说明超声对错瘤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原因 是该瘤图像的多样性 (6) 。

  • 标签:
  • 简介:1病例患者,男性,1岁7月。因上腹部胀大,腹部巨大包块和肝大3个月入院。体查:剑下饱满,轻压痛,扪及肿物;患者食欲不振,无明显呼吸困难和下腔静脉梗阻症状。无呕吐、发热、便秘、腹泻和体重减轻等相关症状,发育良好。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n)102U/L(正常值5—40U/L),谷草转氨酶(AST)37U/L(正常值5—40U/L),甲胎蛋白(AFP)17ng/ml(正常值0—40ng/m1),癌胚抗原(CEA)13ng/ml(正常值0—40ng/ml),CAl2523U/L(正常值0—35U/L)。B超和MRI检查:肝右叶囊实混合性巨大圆形肿物,直径15.6cm,边界清楚,凸向左膈下,占据左上腹腔,拟诊为肝脏肿瘤。于2005年12月7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巨块形肿瘤位于肝脏左外叶,伸展到左膈下,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包膜尚完整。行肝右叶切除术。肿瘤切面呈蜂窝状,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大量暗褐色液体。病理结果:为增生的纤维组织,血管较丰富,混有胆管结构,肝脏间叶性错瘤(见图1)。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 标签: 肝间叶性错构瘤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肝右叶切除术 肝脏肿瘤 圆形肿物 正常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评分、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67.54±2.67)分,住院时间为(33.17±6.76)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92.74±3.62)分,住院时间为(25.78±5.63)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强化运动功能,提高疾病认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音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的一过性失语 的疗效。方法: 1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一过性失语 的临床康复过程。结果:经过发音准备阶段 、发音启动训练 、持鼻音控制训练、续发音训练 等 40 分钟的 音训练,患者恢复言语功能。结论:音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的一过性失语 有一定 的疗效。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构音 训练 一过性失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氏双C护理方式在初次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85例初次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经数字盲选,划分A组(42例,常规护理)和B组(43例,氏双C护理),比较两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结果B组患者GCQ评分显著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初次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应用氏双C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电子胃镜 萧氏双C 舒适状况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