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择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治、预后转归等情况。结果10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率极高,其次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此外,100例患者中,18例患者存在并发症,即脓毒症率为8.00%、多器官功能衰竭率为6.00%、ARDS率为4.00%。结论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因缺少对其特异性症状体征的认知,需要在疑似病例中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工作,预防患者误诊率、漏诊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老年社区 获得性肺炎 特点 诊治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精细化管理。方法:在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思想,手术室设立高值耗材管理小组,建立一系列的过程,专人对手术高值耗材进行请领,出入库,发放,管理,检查,收费及其他工作、高值耗材的备货及零库存管理,并且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强化护士培训和辅导。结果: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术高值耗材,体现手术室内以人为本,形成专人分管、大家共同参与管理模式,达到流程管理的目的,对高值耗材管理细节进行管控,推动科室文化建设,确保手术高效运行。结论: 耗材正确管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医师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对耗材的管理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这对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 高值耗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3月儿科68例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将发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临床对策。结论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护患沟通、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人力不足以及护理人员技术较差、患儿及家属不合作等,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取得其信任和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和技能,减少安全隐患,以减小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儿科护理安全 安全因素分析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预防。方法选取160例于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门诊进行体检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并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常规观察,并对结果在室温条件(18-22℃)下分别于0h、2h和6h进行差异比较。结果经检测,0h和2h内静脉血常规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白细胞(WBC)的检测平均值均低于末梢血检测值,血小板计数(PLT)的平均值高于末梢血检测值(P<0.05),中间细胞百分比持平(P>0.05);放置6h后检测,发现血小板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反而中间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其他检测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一般来说会有很多因素影响血常规的化验结果,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静脉血常规时,须在2h内进行测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差。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结果 影响 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药肺结核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取的8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据诊断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前者采取氧氟沙星治疗,后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和不良情况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低于观察组,差异性明显;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很大的变化。结论针对临床多药肺结核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其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采纳。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妇产科手术的80例患者,依照入院先后的不同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操作,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模式。探究对比2组出现护理缺陷的情况,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满意程度。结果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出现不当缺陷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50.00%),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医护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运用安全护理模式更能降低护理不当问题出现的概率,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妇产科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分布及感染菌,探讨最佳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对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作为对象,责任护士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并及时填写《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质量控制表》。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治愈,细菌培养转阴;治疗过程无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结论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强对感染高危患者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美国奥诊所(MayoClinic),云集全美顶尖医学专家,服务精良,环境一流。奥对高水准服务质量的追求,对于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以及对招聘员工价值观的重视程度,都表明奥是一所具有丰厚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底蕴的医疗组织。

  • 标签: 梅奥 精髓 精神 服务质量 医学专家 重视程度
  • 简介: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全世界结核病告急的呼吁,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结核病有增无减,发达国家结核病也卷土重来。其原因:人口增多,尤其流动人口增多:艾滋病感染和患者增多。耐药结核病增多。10年过去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经过增拨巨款,加强干预后,已经好转。但占90%患者的发展中国家却依然故我。2000年WHO又强调:全球结核病的紧急状态不仅是卫生问题,已成为社会政治问题,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治疗 转折 预后
  • 简介:摘要:在当前多药结核病受到了社会群众与医疗机构的广泛重视。多药结核病主要指的是患有结核病的患者对利福平与异烟肼这两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早在1992年6月,美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便提出了多药结核病的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多药结核病的出现为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对此,我国政府与相关医疗机构需加大防控措施,尤其是基层需要加大防控意识。对此,本文对多药性结核病的防治困难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基层医疗机构对该病的防治要点,以供参考。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基层防治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化学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和其他人为因素,耐药肺结核病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多药肺结核病的增多对全球结核病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化疗方案采用了至少3种二线药物及其他可能敏感药物组成多药联合,总疗程21个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无因药物不良反应停止治疗者。该方案治疗多药肺结核有效且较安全,是值得推荐的治疗多药肺结核病的方案。

  • 标签: 肺结核 耐多药 化学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多药肺结核治疗不良反应情况,通过分析来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来我院治疗肺结核的住院病患进行研究,共计 43例,对多药肺结核病患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3例病患中仅有 5例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38例不良反应病例,占总例数的 88.37%,具体包含 3例尿蛋白异常、 9例肝功能异常、 4例药物疹、 6例低血钾、 1例听力下降、 13例胃肠道反应、 1例视力下降以及 1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异常。结论:多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而有效及时的发现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从而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纤颗粒的润肠通便功能作用。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造成小鼠便秘模型,观察纤颗粒对小鼠体重、小肠运动、排便的影响。结果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的墨汁推进率分别为74.4%、65.6%、47.4%、78.5%,高、中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40.7%(P〈0.01)。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的粪便粒数及重量分别为37.8粒、33.8粒、34.3粒、38.9粒和0.73g、0.67g、0.66g、0.82g,高剂量组粪便粒数及重量均大干模型对照组26.3粒和0.53g(P〈0.05)。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的首便时间分别为67.3、70.7、72.9、52.0rain,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100.7分(P〈0.01)。结论纤颗粒明显促进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增加小鼠所排粪便的粒数和重量,并缩短小鼠首便时间,具有润肠通便功能作用。

  • 标签: 便秘 泻药 动物替代试验 植物提取物 润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眼科收治的住院治疗的患者82例实施研究,以随机原则作为分组方式,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41例患者。护理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实施常规眼科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护理前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组间无差异;护理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为(10.6+1.3)d,短于对照组的(18.3+3.4)d,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眼科疾病患者来说,在常规眼科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消除精神因素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护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