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肩胛上神经压征近年有较多的报道,一些学者在基础和临床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我们曾在成人上肢标本上对肩胛上神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观测.在此基础上,用封闭疗法治疗肩胛上神经压征11例11肩,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肩胛上神经 封闭治疗 周围结构 上肢 封闭疗法 临床
  • 简介:为寻找新时期为部队服务的新途径,保证部队与医院管理的连续性,提高战斗力,促进住院官兵疾病的康复,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2年5月在临床科住院病员中实施了军人住院反馈(简称反馈)制度,实施3年来,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内容与做法1.1病例情况选择1999年9月至2002年5月

  • 标签: 军人 住院反馈卡 医院 管理 心理咨询 病员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罗比因(Ropivacaine)+利多因(Lidocaine)用于颈段硬膜外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患者呼吸、循环、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ASAI~Ⅱ级甲状腺手术患者。Ⅰ组患者为观察组,用0.5%罗比因+0.67%利多因用于高位颈段硬膜外麻醉,Ⅱ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即局麻方法。结果:Ⅰ组麻醉后SBP、DBP、HR、RR呈轻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Ⅰ组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照组ⅡSBP、DBP、HR、RR均上升,以牵拉甲状腺时增加明显,且镇痛效果不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0.5%罗比因+0.67%利多因适合于颈段硬膜外麻醉的甲状腺手术。

  • 标签: 罗比卡因 利多卡因 高位颈段硬膜外麻醉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断指再植术中固定方法很多,但经多年临床使用和探索都不理想。有的固定不可靠,指体体位难以调整。手术显露不好,冲洗时造成手术台无菌巾被浸湿逆行污染手术台,且术中浪费纱布。故我们据经验研制了一种储水夹式术中固定器,报告如下:

  • 标签: 术中 固定器 储水 临床使用 断指再植术 体位
  • 简介: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压迫腰骶神经根已被人们广泛认识。然而,有关腰骶神经后根节解剖变异移位于椎管内成畸形并遭受压引起的腰腿痛尚未引起注意。本文报告5例腰骶神经后根节移位于椎管内并就后根节压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标签: 腰骶神经后根节卡压症 腰腿痛 椎管狭窄 临床特点 诊断 解剖结构
  • 简介:上肢神经压综合征是手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在明确诊断后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治疗.既不可一律手术,也不能一味等待拖延,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应根据神经压的不同病理变化,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近年来有关上肢压综合征的报道较多,同时有少见的神经压综合征的报道.

  • 标签: 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 治疗 胸廓出口综合征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 简介:头状骨脱位致正中神经压较为罕见,我科于1999年5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右手及右前臂被轧板机碾伤后11天入院。入院后检查:右手及右前臂肿胀明显,手腕背侧10cm×8cm厘米皮肤坏死。手腕活动受限。桡侧三个半指感觉减退,拇对掌不能。X线正位片示腕骨排列紊乱,头状骨与第3、4掌骨之间间隙明显增大。侧位片示头状骨向掌侧脱位。诊断为右前臂挤压伤:(1)头状骨脱位;(2)正中神经损伤;(3)右腕背皮肤坏死。2治疗经过入院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头状骨近端向掌侧凸起顶压腕部正中神经,正中神经增粗、水肿且与周围组织粘连。将头状骨按压复位,一枚细克氏针贯穿远排腕骨固定。松解正中神经外膜。剪除腕背部坏死皮肤,一期植皮。术后予抗炎、神经营养、高压氧等治疗。术后20天出院。植皮成活,

  • 标签: 头状骨脱位 正中神经卡压 临床资料 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 考察维地洛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经多中心临床试验,随机双盲试验组100对,与拉贝洛尔(Labetalol)作平行对照,开放试验300例,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组内配对t检验表明,维地洛和拉贝洛尔两组给药前后TCH、TG、HDL均无显著差异。组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开放试验表明,维地洛给药前后TCH、TG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维地洛为兼有α1-受体阻断作用的β-受体阻断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对脂质代谢没有不良影响,因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被认为是临床上很有前途的新型抗高血压药。

  • 标签: 卡维地洛 Β-阻断剂 原发性高血压 血脂 影响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位于臂丛神经及其前中斜角肌周围的神经压综合征的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1月,采用门诊收集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分组,分别采用药物、局部封闭及手术方法治疗179例确诊为臂丛神经和(或)其属支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采用药物、手法治疗89例;注射治疗74例,其中需要第二次注射32例;手术治疗16例,同时或分别进行双侧手术2例,需要第二次于术者1例。结果128例患者得到1个月~2年5个月随访。其中,药物手法治疗55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能维持现状。局部注射治疗58例(其中接受第二次注射者24例),2例出现心跳减缓,其余病例尢并发症发生,VAS评分情况:1分2例,2分16例,3分20例,4分12例,5分3例,6分3例,7分2例;第二次注射结果:2分5例,3分16例,4分3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10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工作。结论臂丛神经及其属支涉及其周围众多神经,可产生众多症状;明确病因后,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效果欠佳者采用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臂丛神经 属支 神经卡压 综合征
  • 简介:罗哌因是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由于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已广泛用于椎管内麻醉.本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因硬膜外麻醉对心肌酶谱的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肌松效果,并与传统利多因和丁卡因混合液相比较.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心肌酶 影响
  • 简介: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传统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在胎儿娩出后,通过不同途径给缩宫素以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我院产科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对150例足月正常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在第三产程早期采用不同的途径给予孕栓以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卡前列甲脂 产后出血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利用单侧腰麻使下肢长时间手术病人获得满意效果.方法:患者侧卧手术台术侧位于下方在L3~5间隙穿刺见脑脊液,穿刺针斜面向地端,将0.75%布比因1ml,10%葡萄糖1ml,麻黄素1ml溶液在15~25s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继续侧卧15~25min.结果:44例达到术侧麻醉,平面局限,止痛完全,肌松良好,麻醉时间长5±1/2h.结论:单侧腰麻效果确切,用药量少,麻醉时间延长,适当起术后镇痛作用.

  • 标签: 腰麻 重比重 平面 布比卡因 临床应用
  • 简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按自身对照法在六只家兔身上,对马西平单用及与尼莫地平合用中马西平浓度变化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合用尼莫地平后马西平药物动力学模型稍有改变,而单用与合用马西平,其半衰期(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消除率(CL),表布容积(Vd),峰浓度(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尼莫地平 卡马西平 药物动力学 抗癫痫药
  • 简介: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手术中须实施控制性降压。近年来我科应用尼地平降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29岁(5岁以下10例);体重9~51kg。ASAⅠ~Ⅱ级。术前收缩压16.5±1.0kPa(124±7.5mmHg);舒张压9.33±1.23kPa(70±9.2mmHg)。胸片提示双肺血多3例;心胸比值

  • 标签: 中降压 动脉导管 地平用于
  • 简介:目的探讨用不同药物注入臂丛神经治疗肩周炎,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40例ASAⅠ至Ⅱ级慢性肩周炎、肩关节活动阻碍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分别进行患侧肌间沟给药.L组:13%利多因20ml.M组:13%利多因20ml、含地塞米松10mg、吗啡2mg.注药后15min左右,进行手法肩关节松解,尽可能松解至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范围.术后口服止血药三日.分别记录术后加用镇痛药例数、再次治疗例数.结果M组追加用镇痛药物例数、再次治疗例数明显少于L组.结论用利多因加地塞米松和吗啡进行臂丛神经封闭,配合手法施肩关节松解术、口服止血药物,治疗慢性肩周炎的疗效可靠,治疗周期缩短.

  • 标签: 肩周炎 臂丛阻滞 康复治疗
  • 简介:综述国际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多中心研究结果,并就适用范围、常用剂量及治疗注意事项等主要问题进行。对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 标签: Β阻滞剂 卡维地洛 心力衰竭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