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儿童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5月期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儿童院前急救的病例,对其发病年龄、疾病谱、就诊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院前急救占总院前急救比例为6.10%,院前急救患儿之中疾病谱前三位分别为发热及高热惊厥、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比38.53%、25.69%与22.48%。218例患儿之中女性患儿较多,且以婴儿期、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为主,共占比88.53%。冬季患儿最多,占比32.11%,其次为夏季,占比27.06%。结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儿童院前急救就诊总量占急救总病例数的比例较低,但患儿年龄较小,多为发热及高热惊厥、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因而在临床之中应予以重视,同时由于冬季、夏季患儿发病率较高,因而在上述季节也应给予相应重视,增强机场环境,合理安排急救资源,保障对儿童院前急救效率的提升。

  • 标签: 儿童 院前急救 机场 流行病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民用机场空间区域范围内院前急救患者的基本特点和处置对策。方法:2021年2月-2022年4月,将124例院前急救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常规性急救处置,研究组规范性急救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急救处置结果满意度、PSQI评分指标,以及SCL-90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急救处置结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指标、入睡时间评分指标、睡眠时间评分指标、睡眠效率评分指标、睡眠紊乱评分指标、安眠药物评分指标,以及日间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躯体化症状评分指标、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指标、强迫症状评分指标、抑郁评分指标、焦虑评分指标、恐怖评分指标、敌对评分指标、偏执评分指标,以及精神病性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院前急救患者实施规范性急救处置,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患者 常规性急救处置 规范性急救处置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民用机场急救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效果。方法:研究期(2009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6例,均为民用机场创伤性休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8例患者以急救护理干预程序(观察组),一组8例患者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总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创伤性休克相关并发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窘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50.00%(4/8),(p<0.05)。结论:在民用机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预防创伤性休克相关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民用机场 急救护理干预 创伤性休克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场内发生心脏性猝死患者使用心肺复苏法联合院前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期(2009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6例,均为机场出现心脏性猝死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8名患者经常规院前急救治疗(对照组),一组8名患者以心肺复苏法联合院前急救治疗(观察组),对比不同急救方案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检伤分类时间按区分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满意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机场出现心脏性猝死患者,以心肺复苏法联合院前急救治疗快速反应,能够有效缩短救治流程反应时间,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机场 心脏性猝死 心肺复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