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进切口缝合方法,提高病人舒适程度以及减少切口愈合不良情况。方法:用3-0微乔线皮内缝合切口,于引流管处缝合预留线,在拔除引流管的同时可以收紧切口。结果:皮内缝合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结论:皮内缝合可以免除二次拆线,减少伤口愈合不良情况。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皮内缝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美容缝合法与传统美容缝合法在切口愈合和遗留瘢痕上的差异。方法:将2021年7月在医院进行顺产分娩的 11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缝合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美容缝合法进行切 口缝合,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美容缝合法进行切口缝合。对比两组切口愈合质量、遗留瘢痕情况及切口线结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切口愈合甲级率和切口线结反应。结论:改良美容缝合法能够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愈合后遗留瘢痕及切口线结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改良美容缝合法 传统 切口 愈合质量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腹产腹部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应用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科室128例剖腹产产妇,时间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4例,传统缝合)与观察组(64例,美容缝合),对比两组缝合效果。结果:切口缝合时间与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为4.69%,低于对照组的20.31%(P<0.05)。结论:采用美容缝合方法对剖腹产腹部切口进行缝合缝合时间更短,患者切口愈合速度更快,并发症更少,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剖腹产 腹部切口 美容缝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数字化曲面断层机在口腔与颌面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用途。方法10128例口腔与颌面外科疾病患者均经TROPHY数字全景系统摄影检查,对摄影方法与曝光条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与传统X线胶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证实,数字化曲面断层机摄影具有图像质量高,层次清晰,对比度好,曝光条件低,速度快,辐射剂量低等优点,并显著优于传统X线胶片。结论数字化曲面断层机是以对比度与分辨率高以及成像质量好为明显特征,在口腔临床及科研、教学方面有宽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口腔 计算机X线摄影 全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皮内缝合阑尾炎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分层缝合法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03±1.0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1.48)d、16.36%(9/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应用于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手术切口 缝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甲状腺患者(60例、2014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的丝线间断缝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方法,对比患者刀口的闭合时间、切口的愈合情况以及瘢痕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0.51±2.35)分钟,对照组刀口的闭合时间为(12.13±2.41)分钟,p>0.05;在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瘢痕形成情况中,2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皮内缝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甲状腺 切口缝合 皮下脂肪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端对端肌腱修复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其他常用缝合技术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0只成年白猪后足共40束肌腱,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应用不同的肌腱修复技术,分别为: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改良双线Kessler法、Tsuge法和Tang法。评价指标包括2毫米裂隙抗张强度、断裂抗张强度和肌腱韧度。结果: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断裂抗张强度(150.25 ± 10.50 N)、2毫米裂隙抗张强度(100.30 ± 8.20 N)以及肌腱韧度(12.55 ± 1.25 N/mm)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种缝合法。结论:改良双线Kessler连续缝合法在肌腱抗张力和韧度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潜力,尤其适合于需要早期肌腱活动的患者。

  • 标签: 肌腱修复,改良双线Kessler缝合法,生物力学研究,肌腱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缝合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普通外科治疗患者86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结合患者的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给予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缝合方式处理切口,对研究组患者则采用间断皮下及真皮内缝合的方法进行切口缝合,观察患者治疗时的缝合操作时间以及缝合后切口的完全愈合时间、缝合效果等。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时缝合的操作时间和缝合后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缝合有效率更佳。结论普通外科治疗中选择间断皮下及真皮内缝合方法比常规缝合方法对患者切口的临床疗效更好,可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与常规分层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坏疽性阑尾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采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及常规分层缝合法进行阑尾切除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7天内出院率、切口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后24h下床活动和需用镇痛药物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临床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 常规分层缝合法 坏疽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与常规分层缝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3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坏疽性阑尾炎患者 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采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及常规分层缝合法进行阑尾切除术。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 7天内出院率、切口感染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后 24h下床活动和需用镇痛药物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临床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使用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腹膜外切口单层缝合 常规分层缝合法 坏疽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探讨分层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3年3月21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按胆总管缝合方法分为2组:单层缝合组127例和分层缝合组8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2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t=-0.931,P=0.353),分层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5.9±1.7)d,明显短于单层缝合组(7.7±1.8)d(t=7.400,P=0.000)。分层缝合组术后胆漏发生率3.4%(3/89),显著低于单层缝合组20.5%(26/127)(χ2=13.167,P=0.000)。单层缝合组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急性胆管炎患者[45.4%(10/22)vs.15.2%(16/105),χ2=8.429,P=0.004];分层缝合组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术后胆漏发生率与非急性胆管炎患者无显著差异[7.1%(1/14)vs.2.7%(2/75),χ2=0.002,P=0.964]。结论分层缝合可明显减少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避免术后胆漏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扩大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适应证。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犬咬伤急诊治疗中运用延迟缝合和一期缝合治疗,对疗效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试验者为2020.01至2022.12在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犬咬伤患者76例,以入院时间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方案为延迟缝合和一期缝合,比对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与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一期缝合方式缝合伤口,利于减少换药次数的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利于控制伤口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犬咬伤 一期缝合 延迟缝合 伤口愈合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估阑尾穿孔手术切口全层缝合的价值。方法2000年8月到2010年8月,采取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将310例阑尾穿孔病人随机分为了两组,即全层缝合组(A组)168例,分层缝合组(B组)142例,并进行临床观察随访。结果切口感染率A组O.6%,B组15.5%。两组关数据用卡方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切口全层缝合较分层缝合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

  • 标签: 阑尾穿孔 切口缝合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