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正念水平与工作沉浸及职业幸福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40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的正念水平、职业幸福、工作沉浸,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室护士正念水平、职业幸福、工作沉浸总得分分别为(54.20±4.36)分、(112.65±20.64)分、(69.48±13.89)分;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学历、婚姻状况的护士正念水平有差异;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的护士工作沉浸有差异;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的护士职业幸福有差异(均P<0.05);护士正念水平和工作沉浸、职业幸福呈正相关,工作沉浸和职业幸福呈正相关(均P<0.05);正念水平在工作沉浸与职业幸福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0.380,占总效应48.66%。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沉浸可直接影响职业幸福,并可通过正念水平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职业幸福,因此可采取措施提高正念水平来提升职业幸福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正念水平 工作沉浸感 职业幸福感 相关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医学研究也呈现了全方位的提升。许多交叉学科开始走向更为精确的研究路径,尤其是如感染管理这一类,在之前的传统医学领域,其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然而,现在感染管理学科已经逐渐成为医学研究中的核心议题。中国的大多数大型医院对于感染相关的知识日益增长,这在医疗和护理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因为感染管理这一学科具有巨大的重要性,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普及感染相关的知识,并且提升医疗感染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便在医疗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导致的医疗事故的发生,从而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

  • 标签: 护理 院感 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母婴早接触早吮吸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院内新生儿数量共200例,根据产妇意愿的不同,对比组选择母婴不接触,研究组选择母婴早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吮吸时间与产妇涨奶时间。结果: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吮吸时间更短,产妇涨奶时间更长,P<0.05。结论:母婴早接触早吮吸方案对母乳喂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早接触早吸吮 母乳喂养 新生儿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接触对早产儿母婴关系的长期影响,以评估早产儿早期接触对母婴关系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儿童成长的潜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病例。这些早产儿及其母亲在出生后早期便接受了各种程度的早期接触,包括皮肤接触、母乳喂养和早期亲子互动。采用量表评估了母婴关系的发展,并记录了儿童在接受早期接触后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到了一些显著性差异。在早产儿3月龄时,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智力发育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 > 0.05)。然而,在6月龄和12月龄时,观察组的智力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观察组早产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更高的亲子互动水平。在生长发育方面,观察组早产儿呈现出更稳定的趋势。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接触对早产儿母婴关系的长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接触有助于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展,尤其在智力发育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 标签: 早产儿 早期接触 母婴关系 长期影响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对亲子关系建立的影响。通过对一组新生儿和他们的父母进行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早期皮肤接触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没有早期皮肤接触的婴儿相比,有早期皮肤接触的婴儿表现出更高的母婴亲近和父婴亲近,这有助于建立亲子情感纽带。此外,早期皮肤接触还有助于提高父母的信任和自信,加强了他们与婴儿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我们建议医疗机构和父母在新生儿出生后积极推广早期皮肤接触,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皮肤接触 亲子关系 母婴亲近感 父婴亲近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于新生儿护理干预中的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1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干预。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体温与啼哭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体温、啼哭次数与啼哭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体温明显比对照组高,啼哭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啼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以上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有助于新生儿体温升高,缩短啼哭时间,减少啼哭次数。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常规护理 新生儿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设立院监控护士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纳入的34名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分析院监控护士设立前后的管理情况。结果 经管理后,医护人员质量管理指标评分显著提高,优于管理前;管理后,医护人员考核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院监护护士的设立,可以在提高医院管理质量的同时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确保工作效率。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院感监控护士 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院质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到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病人共2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对照组、研究组,分析不同管理方式运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细节管理方式对血液透析中心病人实施院质控,可提升管理质量,建议运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血液透析中心 院感质控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妇科门诊感染阴道炎的易感性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妇产科门诊483例出现外阴瘙痒、干燥、疼痛及/或排出异常等症状的483例,测定阴道菌群,并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3例中,4例(0.8%)阴道微生态正常,479例(99.2%)微生态紊乱,129例(26.9%)不明病原体,350例(73.1%)有明显病原。在中医体质上,与一般性阴道炎病人相比,有较高的痰湿质及较低的和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性阴道炎病人的湿热质比中度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高(P0.05);结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膳食、改变体质偏弱的状况,对降低阴道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阴道炎易感因素 中医体质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医养结合对老年人主观幸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5-2023.5我院接收的8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选取40名老年人采用常规照顾的方式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剩余40名老年人采用医养结合的照顾方式并将其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老年人主观幸福得分情况。 结果 老年人采用医养结合的照顾方式后,生活幸福、健康幸福、情绪幸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医养结合对老年人生活幸福和健康幸福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发展,减少了老年人焦虑孤独消极情绪的产生,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养结合 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江阴市中医院中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分析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作为研究时段,针对我院6个住院病区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明确手卫生工作重点、薄弱环节及人群,分析找出影响依从性及正确性的具体原因。结果:在开展手卫生前后管理后,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各数据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总体来看,江阴市中医院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相对较高,进行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管理时,应当针对其中的各种风险事件进行管理。并建立以手卫生活动为基础的管理体系,针对其中的不良事件和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正确,提升医院的管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和不良感染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医院 手卫生管理 感染控制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综述老年慢性病患者习得性无助研究进展,明确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与含义,阐述习得性无助的评估工具演变过程,并归纳老年慢性病患者习得性无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开展老年慢性病患者习得性无助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病 习得性无助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巴林特小组在新入职护士临床归属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新入职护士30名为常规组对象,对其仅给予常规培训。同时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医院新入职护士30名为巴特组干预对象,在常规培训方案下给予巴林特小组培训。对比2组护士的临床归属、心理资本、认知灵活性及自我接纳状况。结果:干预后巴特组的临床归属评分、心理资本、认知灵活性以及自我接纳评分均较干预前高(P<0.05),且同时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干预中,能够增强临床归属,改善心理资本、认知灵活性,提高自我接纳水平,值得应用。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新入职护士 临床归属感 自我接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等因素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间的路径作用。为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主观幸福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1月——6月选取湖南省岳阳市2所村庄的210例农村留守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总体幸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据,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共回收210例农村留守妇女的资料,主观幸福得分为(69.4±5.78)分,处于中等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婚年限、人均月收入、丈夫外出时间、丈夫回家频率、与丈夫互动频率以及是否自愿留守是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Bootstrap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水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395,95%CI为(0.27~0.54),占总效应的54.6%。结论 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水平不高,社会支持及心理弹性对其主观幸福均有正向影响,是提高主观幸福水平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主观幸福感 农村留守妇女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希望提升式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与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鼻咽癌手术患者,以随机法分为两组(32/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希望提升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状况(Meta-Cognitions Questionnaire 30)及希望水平(Herth hope index,HHI),分析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以及患者满意度,综合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MCQ-30、Herth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MCQ-30评分降低Herth评分升高,且指标变化以观察组更显著,结果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81.25,(P<0.05)。结论:在鼻咽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希望提升式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提升认知水平,优化患者希望,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患者对该护理模式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因此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此证实,希望提升式心理护理对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希望感提升式 心理护理 鼻咽癌手术 患者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