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孕中期母体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医学价值,分析产前筛查联合产前诊断下母体减少产生缺陷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统计了我市某院 2015年 8月 -2016年 8月期间收治孕中期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孕妇。通过对本组 150例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检测,来实现对母体及新生儿出生的跟踪,最终确定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下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价值。结果 本组 150例进行产前筛查,筛查结果显示 DS高风险 6例、 ES高风险 1例、 NTD高风险 1例。高危率依次为 4.0% 、 0.67% 、 1.33% 。结合产前诊断结果来看, DS高风险 6例中有 3例确诊, ES高风险 1例诊断确诊, NTD高风险 2例均确诊,且在风险值评估环节漏判 2例。结论 产前筛查结果及风险评估为后期的产前诊断提供了较为显著的支撑,保障了诊断成功率。诊断确诊的 8例中有 6例是通过产前筛查提前评估出来,进一步表明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大幅控制降低了新生缺陷率。

  • 标签: 孕中期母体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孕中期母体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医学价值,分析产前筛查联合产前诊断下母体减少产生缺陷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了我市某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孕中期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孕妇。通过对本组150例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检测,来实现对母体及新生儿出生的跟踪,最终确定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下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的价值。结果本组150例进行产前筛查,筛查结果显示DS高风险6例、ES高风险1例、NTD高风险1例。高危率依次为4.0%、0.67%、1.33%。结合产前诊断结果来看,DS高风险6例中有3例确诊,ES高风险1例诊断确诊,NTD高风险2例均确诊,且在风险值评估环节漏判2例。结论产前筛查结果及风险评估为后期的产前诊断提供了较为显著的支撑,保障了诊断成功率。诊断确诊的8例中有6例是通过产前筛查提前评估出来,进一步表明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大幅控制降低了新生缺陷率。

  • 标签: 孕中期母体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晚期母体外周血与胎儿脐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25例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和25例正常孕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两组孕妇的外周血以及脐血间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正常组新鲜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82±052)%,新鲜脐血凋亡率为(193±04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培养48h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2719±603)%,新鲜脐血凋亡率为(3436±791)%,两组比较则具有显著差异,P<005;肝内胆汁淤积症组新鲜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脐血比较同样无差异,P>005;培养后48h则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母体外周血与脐血间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基因表达也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妊娠晚期 淋巴细胞凋亡 胎儿脐血 母体外周血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99-02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非复杂性和复杂性双胎妊娠,对母体及胎儿的实际影响展开多角度分析。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进行生产的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非复杂性双胎妊娠列为研究组,将复杂性双胎妊娠列为常规组,每组都为40例。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如:产后贫血、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等,得出非复杂性和复杂性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比对胎儿的并发症情况得出,复杂性双胎妊娠对胎儿的影响较大,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孕产妇来说,双胎妊娠是否复杂,不会对产妇产生不良影响。但对胎儿影响较大。

  • 标签: 复杂性双胎妊娠 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儿畸形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母体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从在我院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分娩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作为样本,时间为2021年3月-2023年8月,患者自愿选择组别,即40例参照组患者未实施规范治疗,4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规范治疗,围绕组间血糖指标水平、不良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指标水平,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促进患者和新生儿健康发展。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母体 围产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合并母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方法选取112例诊断为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病例为观察组,选取110例正常胎儿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合并症发生率、红细胞叶酸值进行分析,再将观察组随机分成A、B两组,B组采取加强营养饮食干预及对症支持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再采取宫内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叶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新生儿体重达标率显著高于B组(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妊高征、贫血、叶酸缺乏、妊娠期甲减症是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因素,加强妊娠合并症的监测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妊娠合并症 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母体不同妊娠年龄及孕期25-羟维生素D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选择院内收治妊娠妇女100例,2022年1月-12月,遵照孕期不同分组为孕早期30例,孕中期40例,孕晚期30例,遵照不同妊娠年龄分组为A组40例、B组40例、C组20例,对不同组别下25 - (OH)D、甲状腺素激素水平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妊娠年龄孕妇之间 25 - (OH)D 、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随着孕期增加则孕妇25 - (OH)D、TSH水平增加,且FT3、FT4水平下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孕妇 25 - (OH)D 、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无相关性存在(P>0.05)。结论:不同孕期孕妇 25 - (OH)D 、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掌握孕妇情况提供一定支持。

  • 标签: 孕期 妊娠年龄 25-羟维生素D水平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抑郁症的干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戏剧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干预手段逐渐受到关注。本论文旨在探讨戏剧疗法在抑郁症干预中的应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治疗 戏剧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诱导的羊水减少应用母体水化疗法治疗效果及针对性护理作用。方法选择未足月胎膜早破诱导的羊水减少患者5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应用母体水化疗法予以治疗,并行相应护理干预。结果本次所选择的50例患者,在积极医护后,羊水量明显增加,相较治疗前1d,治疗后8d羊水指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7分49例;足月阴道分娩34例,其余为剖宫产,无胎儿死亡事件发生;新生儿平均体征为(2385.4±72.3)g。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患者,应用母体水化疗法治疗,可改善羊水状况,提高羊水量,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未足月胎膜早破 羊水减少 母体水化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体激素水平与新生儿隐睾发生的关系,为新生儿隐睾的临床早期预防及诊断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孕妇分娩前激素水平,血清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正常为观察组(85例),低于正常激素水平为对照组(65例)。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新生儿发现单侧隐睾4例,双侧睾丸正常降入阴囊81例;对照组孕妇分娩新生儿单侧隐睾21例,双侧睾丸正常降入阴囊44例。观察组中隐睾发生率为4.71%(4/85),对照组中隐睾发生率为32.31%(21/6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FSH及LH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前孕妇激素中FSH及LH水平低于正常值,易导致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隐睾。因此新生儿隐睾和分娩前母体激素之间有很大关联性。

  • 标签: 隐睾症 分娩前母体FSH及LH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体状况及母婴结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母体情况及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母体情况和母婴解决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孕妇的身体健康情况,改变不良母婴结局,应用意义明显。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母体状况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母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新生儿进行免疫预防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3年12月,纳入我中心所接触到的183例母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生新生儿,其中进行免疫预防组92例,未进行免疫预防组91例,比较新生儿出生时HBsAb检测结果。结果 免疫预防组HBsAb检测阳性率高于未进行免疫预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 HBsAg阳性母体的子女而言,在新生儿期间采取专业的免疫预防后,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率。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看出,新生儿期间免疫预防可以提升新生儿长期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力。

  • 标签: 母体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新生儿 免疫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母体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患者检测甲状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意义。方法: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纳入的162例妊娠妇女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观察对象的病史以及临床诊断结果划分成4组,即Ⅰ组(妊娠合并GD(Graves病))、Ⅱ组(妊娠合并HT(桥板甲状腺炎))、Ⅲ组(既往存在AITD但目前治愈)、Ⅳ组(健康妊娠妇女),并分别在各组观察对象孕早期、孕晚期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结果:Ⅲ组之中有7例发展成妊娠合并GD、有2例发展成妊娠合并HT;Ⅰ组、Ⅱ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8.57%、58.82%;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24%、94.12%;血清促甲状腺受体抗体阳性率为分别为54.76%、17.65%(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等待至少 1次宫缩自然娩肩法对新生儿与母体产伤构成的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4月至 2016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200例产妇,依据不同分娩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采用等待至少 1次宫缩自然娩肩法,分析不同处理办法后对新生儿与母体产伤构成的影响差异。结果:在会阴伤口延展与产后出血等产妇分娩结局情况上,观察组分别为 0%与 0%,显著低于对照组 10%与 13%,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窒息、臂丛神经损伤、锁骨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与颅内出血等新生儿分娩结局上,观察组各项为 0%,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数量,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等待至少 1次宫缩自然娩肩法对新生儿与母体产伤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提升妊娠质量。

  • 标签: [ ]宫缩自然娩肩法 新生儿产伤 妊娠结局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