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理科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科室,负责对取自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及分泌物等标本,通过大体和显微镜观察,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殊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因此病理科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而病理资料又是病理科负责管理的重要资料,是医院科研、教学、司法、保险部门处理有关医疗案件的证据,其主要内容包括病理标本、切片、蜡块、病理文字资料及其他资料。鉴于病理资料的重要性,为提高病理资料的管理质量,对病理科资料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优化措施。

  • 标签: 病理科 资料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如今电子书制作越来越精致,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本文概述了如何利用 iebook电子书形式做资料收集,具体描述了在电子书制作前的准备,制作中的步骤,制作后的上传,并探讨了制作的注意事项,分享了制作心得。目的在于扩大电子书作为新型阅读方式、资料查找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

  • 标签: 电子书制作 iebook 资料收集 菠萝葡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诊断中所起到的价值,并在临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临床上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确诊为肺癌并且均经病理检查,对比组患者的检查方法维持不变,而观察组用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两组所有患者均经肺癌常规治疗。将两组患者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整理、分析、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可见对比组病理检查,确诊患者73例,符合率为91.25%;观察组因螺旋CT检查,确诊患者76例,符合率为95.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癌此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过螺旋CT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最终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癌 CT检查 病理检查 诊治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少弱精子症患者接受生精胶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少弱精子症患者100例,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2月,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生精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实施五子衍宗胶囊治疗,对比2组少弱精子症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精子活力、密度、精浆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弱精子症患者接受生精胶囊治疗,可以促进其精子活力以及密度的提高,改善其精子成熟的环境,将其生育能力提高。

  • 标签: 生精胶囊 少弱精子症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该论文主要借鉴国内外肿瘤标本库建设经验,整合多元化的医疗资源优势,根据所在地区呼吸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建立呼吸系统肿瘤标本库,进而满足基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需要,为呼吸系统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搭建丰富的信息平台。方法收集病人临床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辅助检查数据和用药治疗史,肿瘤大体标本采用“原色”保存,组织切片采用图像形式保存,进而构建呼吸系统肿瘤信息“可视档案馆”。结果收集标本75例,其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60例,共500份标本。结论该肿瘤标本库的建立既保存了少见和罕见标本,又对临床病例信息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基础和临床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 标签: 标本库 呼吸系统肿瘤 多元化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心室肥大用心电图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左心室肥大病患12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心电图和超声诊断。以临床诊断作为依据,对比分析本组120例病患不同方法诊断的结果,总结心电图诊断法在左心室肥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20例病患中,心电图诊断为左心室肥大108例,占总比例的90.0%;超声诊断为左心室肥大113例,占总比例的94.17%。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左心室肥大中,心电图诊断具有操作简单以及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建议推广。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 应用价值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利培酮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自2014年至2018年福建省福州精神病院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可变剂量的利培酮进行治疗,以BPRS、临床疗效评定、看护者疗效评定、CGI评定疗效、以TESS、合并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测安全性评价。于基线时,实验第1、2、4、8、12、16周末评定各量表、测生命体征。于基线时和实验结束时做各项实验室检查。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共收集168份有效病例。根据BPRS总分减分率评定,有效率高达91.8%;根据医生的临床观察统计“痊愈”或“有效果”的患者为88.6%;看护人员评定“效果好”达77.1%;以上三种方法评价患者“恶化或无用”率都低于5%。根据利培酮最高剂量和最低剂量的统计,比较试验结束后时两组的BPRS减分率进行评定,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减分率差距较大。在安全性方面,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不能静坐8名(5.5%)、失眠7名(4.6%)、肌肉绷紧2名(1.1%)、震颤3名(2.0%)、口渴4名(2.1%)、体重增加2名(1.9%)、排便不通畅2名(1.1%)。因明确不良反应提前退出实验患者3名(1.88%),实验过程中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疗效指数中位数在治疗16周末为4,即为“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验表明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不严重,没有严重事件发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

  • 标签: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中海量数据的长期安全存储问题。方法阐述PACS数据存储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案,研究发展方向。结果PACS系统是安全、先进的现代化医学影像学办公工具。结论PACS系统存储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可通过进一步研发为健康管理提供更好保障。

  • 标签: PACS系统 医学影像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盲人推拿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某社区盲人理疗诊所进行推拿手法治疗的3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资料(观察组),以及同期在中心采用中药治疗的3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行盲人推拿与中药治疗方法,均能够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盲人推拿手法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有助于改善各类临床症状与体征,在腰间盘突出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盲人推拿手法 中药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ACS系统对医学影像学资料管理的优势性。方法分析PACS对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策略,探讨未来发展方向。结果PACS系统是高效智能的影像学资料管理工具,前景极其广阔。结论PACS系统可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研发后可更加优良的服务于医学影像学资料管理。

  • 标签: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影像学资料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gnantlyn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形态多样,确诊和分型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如临床医师及内镜医师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镜下表现认识不足,电子胃镜检查时不积极活检或活检取材浅,不易获得有价值的病变组织,无法确定诊断,本文通过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和内镜特征,进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消化内科2014年01月—2017年02月确诊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结果12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11例CT均存在胃壁不规则增厚改变,6例CA125升高,内镜下表现符合溃疡型7例,隆起型3例,黏膜粗大型2例,病变内镜诊断率为0%,但均取病理活检,病理诊断率为100%,病理诊断均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治疗效果观察存在并发症接受手术及术后规范化疗患者、规范化疗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均存活,一般情况良好,化疗方案均为COPD方案。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表现形态多样,但多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实验室改变,同时积极取活检,可提高诊断率,COPD方案为主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内镜特征,诊断率,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进行无创通气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入早期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呼吸困难(疗效评价标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参考文献没有具体评分表无法进行疗效评价)方面的下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未行肺康复治疗组,值得深入推广。

  • 标签: 无创通气 肺间质纤维化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进行无创通气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入早期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呼吸困难(疗效评价标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参考文献没有具体评分表无法进行疗效评价)方面的下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肺间质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未行肺康复治疗组,值得深入推广。

  • 标签: 无创通气 肺间质纤维化 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