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液相分析方法测定枣仁安神胶囊中酸枣仁、丹参以及醋五味子含量测定,为制剂质量标准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快速液相分析方式,以AcclaimC18RSLCColumn,2.2μm,2.1×100mm为分析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程序进样在线稀释的方式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建立快速液相分析方法对枣仁安神胶囊中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便准确。

  • 标签: 快速液相分析 枣仁安神胶囊 酸枣仁 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112-03
  • 简介:目的检测1例肺部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样本的感染情况。方法提取临床样本核酸,使用腺病毒(ADV)荧光定量试剂盒、肺部支原体病毒(MP)、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检测试剂盒、真菌通用引物ITS检测临床样本的感染情况,并进行接种培养验证。结果腺病毒(ADV)荧光定量试剂盒、肺部支原体病毒(MP)、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真菌通用引物ITS和接种培养的检测结果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使用真菌通用引物ITS检测肺部重症患者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快速分子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医学中所使用的医疗技术也逐渐升级与完善。文章根据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与快速成型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快速成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并且可以在医疗设备中直接获取相应的数字化信息,同时使用CAD软件与二次开发的工具实现三维重建与原型输出。

  • 标签: 临床医学 快速成型技术 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27-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过敏皮试仪在儿科药物过敏试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传统皮内注射实验法与快速过敏皮试仪试验对照并观察。结果两种试验方法的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快速过敏皮试仪无创、省时、准确性高,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科 快速过敏皮试仪 过敏试验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对提高胃癌手术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过去一年(2014.3-2015.3)在我院门诊接治疗的80例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所选取的护理手段的不同80例胃癌患者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法;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45例观察组的患者中,显效、好转、无效患者各有25、15和5例。其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8.9%;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仅为71.4%两种护理方法临床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仅总有效率高,而且较之常规护理手段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重视。

  • 标签: 胃癌手术 护理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对提高胃癌手术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过去一年(2014.3-20153)在我院门诊接治疗的80例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所选取的护理手段的不同80例胃癌患者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法;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45例观察组的患者中,显效、好转、无效患者各有25、15和5例。其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89%;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仅为714%。

  • 标签: 胃癌手术 护理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45-02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重建图像快速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139例急腹症患者行腹部螺旋CT常规平扫,然后进行1.30mm薄层重建,采用轴位连续动态观察,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总结其cT表现。结果139例患者中,CT明确诊断阑尾炎32例,可疑诊断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2例误诊,另有3例为假阴性,CT诊断符合率为94.6%(35/37),漏诊率为0.2%(3/139)。结论急性阑尾炎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薄层重建图像可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并能快速作出准确诊断,减少误诊、漏诊。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阑尾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在急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360例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快速反应流程策略,进一步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急诊抢救,360例急诊患者入院280例(77.78%),死亡21例(5.83%),进入观察组120例(33.33%);在急诊治疗后转院12例(3.33%),痊愈230例(63.89%)。结论对于休克患者,在急诊过程中实施快速反应流程能够使分诊及抢救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同时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进一步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依据。

  • 标签: 快速反应流程 休克 急诊患者
  • 简介:背景:骨肉瘤细胞起源于间叶组织这一特点使得骨肉瘤动物模型的构建存在较多困难,进展缓慢的问题。目的: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建立裸鼠原位骨肉瘤模型,并观察和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选用SPF级6周龄裸鼠15只,将制备好的MG-63骨肉瘤细胞悬液注射到裸鼠右前肢腋下,成瘤后连续传3代,待肿瘤生长稳定后将瘤块组织移植到裸鼠下肢胫骨髓腔内,评价其生物学特性,采用X射线观察裸鼠成瘤率和成瘤特点。并以正常裸鼠5只做对照。结果与结论:15只裸鼠造模过程顺利,造模后通过观察1只成瘤失败,成瘤率为93%;造模后观察发现采用组织块移植法三四周可见裸鼠下肢局部肿瘤状组织形成,四五周后X射线观察可见裸鼠胫骨中上段出现不明显的溶骨以及瘤样骨形成;骨肉瘤模型组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数据表明采用组织块移植法进行裸鼠原位骨肉瘤造模,其造模方法简单,成瘤率高,瘤体生长速度快,对骨皮质及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力较强,接近临床骨肉瘤患者的实际情况。

  • 标签: 骨肉瘤 裸鼠 移植 模型 动物 组织工程 实验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入的9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心电、血压监护下,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观察记录胺碘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率。结果90例患者经过注射胺碘酮后,有75例患者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有4例,发生率为4.44%,没有出现心功能恶化、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利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心律失常以及血压改善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快速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122例医院收诊急性心衰并快速心率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包括利尿、纠正酸碱以及水电解质异常、应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临床体征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有效治疗56例,有效治疗率为91.80%;对照组有效治疗50例,有效治疗率为81.97%,两组患者有效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仅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9.94%;对照组有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且并发症状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衰;快速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9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份至2015年7月份期间本院10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处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1.5)d,排气时间为(70±5.5)h,排便时间为(80±5.5)h,下床活动时间为(75±5.5)h,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6%;在对照组患者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5)d,排气时间为(80±5.5)h,排便时间为(100±5.5)h,下床活动时间为(90±5.5)h,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肠道手术中能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肠道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在食管癌围手术期中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否有成效,值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09年7月~2010年9月期间在我院入住治疗的120例食管癌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包含60例患者。所有的病人都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以及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心理应激反应、康复状况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这几个指标上的数据,找出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心理应激反应低于对照组,手术后的康复状况比对照组要好。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的平稳心理状态的保持、医疗负担的降低、康复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食管癌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