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5min时的HR、MAP无明显差异(P>0.05),且麻醉前与麻醉后5min相比,两组患者HR均有所提高,MAP均有所下降,组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10min,观察组患者HR水平稳定,MAP水平下降,而对照组患者HR、MAP水平均有所提高,组间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手术中,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麻醉效果要优于重比重,且对患者心率和血压没有显著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腰麻 老年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进行单侧腰麻对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应用11.25mg浓度为7.5mg/ml的罗哌卡因与2ml的蒸馏水进行麻醉给药,观察组应用11.25mg浓度为7.5mg/ml的罗哌卡因与2ml的浓度为5mg/ml的葡萄糖进行麻醉给药。对比两组的麻醉相关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侧及非手术侧的麻醉平面达到T10水平的时间和感觉平面消退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手术侧的单侧阻滞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后的心率和MAP的具体数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手术的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均可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轻比重罗哌卡因局麻用药可起到较为显著的单侧麻醉效果,该麻醉方法适用于老年术后患者的肢体早期运动。

  • 标签: 罗哌卡因 单侧腰麻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 : 气海穴、关元穴均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气海穴为脐下 1.5 寸,关元穴为脐下 3 寸。两穴同为任脉腧穴, 都为 补肾培元、益气保健的要穴 。 因 二穴均属于任脉下腹部的穴位, 部位相近, 功效亦相似,故临床中常配合使用,或针刺,或艾灸, 有升阳补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等作用。 而 气海穴和关元穴二穴治疗各有偏重。气海穴以 补肺肾之气,理气补气为主; 关元穴则以 益肾气、利下焦、回阳救逆为主。本文就气海穴与关元穴的主治与异同进行详细的论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和外科术后病理结果。方法 选择150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全部患者手术前均进行胃镜活检,术后均采取病理检查,观察胃镜活检诊断准确率和病理结果,并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0例患者术前胃镜活检表明,全面患者都属于早期胃癌,诊断准确率100%,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和胃镜检查一致率为44.67%。经过kappa 分析,术后病理和胃镜活检对胃癌病理类型判断不一致;两种方法诊断的胃癌分化程度一致率 69.33%,经Kappa 分析,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胃镜活检的胃癌分化程度不一致。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胃镜活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对胃癌患者病情评估中,术前胃镜活检还存在不足,术后病理诊断仍然不能替代。

  • 标签: 胃癌患者 胃镜活检 术后病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对泰国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风险管理、人性化理念、感染控制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我国中国国情对泰国先进护理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护理管理模式以及服务理念进行学习,对中国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泰国 中国 护理管理模式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代动力学方法,以黄芩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柴胡黄芩药对配伍的体内代谢情况,为药效学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①黄芩苷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色谱柱DiamonsilC18柱(4.6mm*250mm,5µm);流动相为水-甲醇-0.2%磷酸(5347);进样量为20µL;柱温35℃;流速1mL/min。进行含药血清黄芩苷方法学考察。②不同配伍柴胡黄芩含药血清主要考察指标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采集灌胃后10min,20min,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h,14h,24h时间点的血样,按照建立的黄芩苷检测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鼠灌胃黄芩柴胡10提取物后,黄芩苷经0.67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53.96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14.082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为8.671h);11提取物组,Tmax为0.33h,Cmax为26.07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284.796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0.39h);12提取物黄芩苷经14h可达最大吸收峰,黄芩苷在滞留时间14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25.84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44.121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1.879h)。结论11提取物黄芩苷吸收加快,吸收量无明显变化,但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长;黄芩柴胡12提取物黄芩苷吸收滞后,吸收量增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更长,从而能使其在体内发挥药效时间增长,可见三个配伍比例中,柴胡黄芩12配伍组黄芩苷在体内滞留的时间更长。

  • 标签: 药对/柴胡黄芩 药代动力学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与重叠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等方面异同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 2013年 1月~ 2017年 2月收治的 5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患者作为甲肝组,以同期收治的 49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作为戊肝组,以同期收治的 60例单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戊肝组与甲肝组的发热、恶心呕吐及巩膜黄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在( P<0.05),戊肝组的腹胀发生率明显高于甲肝组、对照组,甲肝组的发热发生率明显高于戊肝组( P<0.05)。戊肝组、甲肝组的 AST峰值、 ALT峰值、 TBIL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戊肝组的 PTA最低值明显低于甲肝组及对照组( P<0.05)。结论: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预后的影响,均强于甲型肝炎重叠感染。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髋关节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用0.5%布比卡因原液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0.5%布比卡因加入8%葡萄糖溶液进行麻醉。结果(1)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平面固定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双下肢运动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TO对比,观察组麻醉后20分钟、25分钟、30分钟的HR和MAR没有显著的变化,各个时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O对比,对照组麻醉后20分钟、25分钟、30分钟的HR明显升高,MAR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选择单纯布比卡因(0.5%)的麻醉方案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加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同比重 布比卡因 老年髋关节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产科麻醉中,应用布比卡因腰麻,分为不同比重,比较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此期间从我院接诊的产妇剖宫产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试验要求,30例患者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另外30例患者应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对两组患者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括患者血压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药物追加率情况。结果:在注射药物5分钟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患者收缩压(119.24±4.21)mmHg,舒张压(76.43±5.25)mmHg;而重比重比卡因腰麻组患者则分别为(103.76±8.37)mmHg,(65.15±8.36)mmHg。相比较下,前者更优,P<0.05。通过统计、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可以得出: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为6.67%,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为23.33%,相比之下,具有显著差异,P<0.05。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药物追加率为17.1%,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的药物追加率为29.3%。比较之下,前者更优,P<0.05。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产科手术中应用布比卡因进行腰麻,等比重优于重比重,该结论对临床具有实践指导性价值。

  • 标签: 比重 布比卡因 腰麻 产科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科麻醉过程采取低浓度或高浓度布比卡因用量的可行性。方法:自我院产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进行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麻醉剂量不同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高浓度布比卡因用量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低浓度布比卡因用量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T0、T2SBP、DBP、HR差异性较小(P>0.05);与T0、T2相比,两组T1SBP、DBP均降低,HR均上升,且对照组升降幅度大于观察组(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性较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痛觉恢复时间、肢体感觉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高浓度布比卡因用量相比,在产科麻醉过程采取低浓度布比卡因用量更为安全,其对产妇应激反应更轻,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 产科麻醉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产科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患者200例,用掷骰子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成研究组(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和对照组(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组)。研究组的患者应用等比重布比卡因药物进行腰麻,对照组的患者应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药物进行腰麻1,对比2组患者注射药物前后的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药物追加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注射药物前后的血压和心率更加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新生儿窒息情况更少、药物追加率[3]也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更好,临床意义十分显著。

  • 标签: 不同比重 布比卡因 产科麻醉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手术中采用不同比重罗派卡因进行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术中为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术中应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结果:2组的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的生效时间相比差异微小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及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的恢复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不良反应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63%,对照组13.16%,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中通过给予患者等比重罗哌卡因能够提升麻醉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罗哌卡因 麻醉 比重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不同特点的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的异同,为脑膜瘤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按 Simpson分级,颈静脉孔区脑膜瘤分级Ⅰ级全切 8 例,Ⅱ级全切 8例,次全切 3例,术后证实为脑膜瘤;术后症状改善 9例,无明显变化 2例;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Ⅰ级切除 5例,Ⅱ级切除 12例,Ⅲ级切除 2例,部分Ⅱ级切除和Ⅲ级切除患者术后建议行放射治疗。结论: 对于颈静脉孔区脑膜瘤全脑血管造影有助于了解周围血供情况,或者可进行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矢状窦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完整切除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在保证静脉窦和回流静脉通畅的情况下切除肿瘤,有助于保护脑功能。

  • 标签: 颈静脉孔 后段矢状窦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对于学习行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当前有关学习行为的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两个主要的方面,前者提出了又包含经验主义与还原主义理论,强调人的学习行为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基础上,而认知心理学则更加重视人的情感与认知在学习中的驱动作用。两种学习理论在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存在异同,本文将详细介绍两种学习理论的异同及其缺陷,希望能够发挥两者的思想优势,促进素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标签: 行为主义 认知心理学 学习理论 异同分析 理论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出血时红细胞与血浆输注不同比例对凝血功能正常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大量输血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根据血浆及浓缩红细胞的输注比例分为a(n=50)、b(n=50)、c组(n=50),将单位比例设置在100 mL/1 U,a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3),b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2),c组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比例是(1:1)。对比三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输血情况及出院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输血前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三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输血后三组患者的PT、APTT时间均延长,且a>b>c(P

  • 标签: 大量输血 红细胞 血浆 不同比例 凝血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确定激活剂凝血酶与富血小板血浆(PRP)混合的最适比例,并探讨凝血酶与PRP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增殖的联合作用。方法按1000U凝血酶溶于1mL质量百分比为10%的CaCl2配制激活剂。按PRP与激活剂混合比例为1:1、5:1、10:1、20:1、40:1分为A、B、C、D、E5组。ELISA法测定各组0、1、8、24、120h后PRP凝胶中PDGF-AB、TGF—β1的浓度;MTT法评价各组PRP凝胶上清对h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PRP与凝血酶混合后,PDGF—AB、TGF-β1浓度立即升高,在激活1h后达到高峰。B、C、D组PRP凝胶中PDGF—AB、TGF-β1的浓度最高,并明显促进hBMSCs的增殖;而A组则抑制hBMSCs的增殖。结论PRP对hBMSCs增殖的作用与其所含有PDGF—AB、TGF—β1存在浓度依赖性,而凝血酶可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主要通过对PRP中生长因子浓度的调控来影响hBMSCs的增殖,但是当凝血酶浓度过高时则抑制hBMSCs的增殖。

  • 标签: 血浆 血小板 凝血酶 骨髓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TAPP与Lichtenstein手术后的短期效果。方法:对2022年上半年我科室收治的191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为TAPP组和Lichtenstein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短期效果,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完成率均为100%,术后短期均无复发, Lichtenstein组较TAPP组术后疼痛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部位感染略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PP组血清肿较Lichtenstein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PP与Lichtenstein对治疗腹股沟疝各有利弊,TAPP的推广需要严格培训以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

  • 标签: TAPP Lichtenstein 短期效果 手术部位感染 血清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