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开放胸腹联合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97年4月~2000年10月收治的开放胸腹联合伤12例,对其损伤类型、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12例,11例治愈,1例死亡。死亡率8.3%。结论及时正确诊断,并根据不同类的损伤进行合理的治疗,大多数伤员预后良好。

  • 标签: 胸腹联合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女患,42岁.以"右胸部刀刺伤呼吸困难2小时"急诊入院.查体:BP:90/60mmHg,P;95次/min.右肺呼吸音较对侧弱,胸部X线示右胸肋膈角消失,右肺萎陷约1/3.按"右开放胸外伤、右血、气胸"急诊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血性胸液约250ml及中等量气体,术后3小时,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心悸、气短加重、颜面潮红、四肢无力、烦躁至谵妄.T:39.5℃,Bp:150/94mmHg,P:160次/min,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速.追问病史:既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年.4个月前于本院内分泌科保守治疗.临床诊断:创伤甲亢危象.急救措施:①吸氧②物理降温③镇静④氢化可的松200mg静点⑤口服他巴唑100mg⑥利血平2mg肌肉注射⑦口服心得安60mg.2小时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Bp:101/65mmHg,P:90次/min.

  • 标签: 病例报告 胸腔闭式引流术 诱因 开放性血气胸 甲状腺危象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开放粉碎骨折的可行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单一克氏针治疗近节指骨开放粉碎骨折124例(162指),均为绞伤或压砸伤。手术方法采用克氏针纵贯近指间关节于屈曲30°位并从中节指骨中段背侧穿出固定;术后4~6周去石膏托进行功能练习,5~8周拔除克氏针,随访骨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7例(143指)获得13~48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5—9周,平均7.4周,骨延迟愈合5例9指。TAFS功能评分:优69指,良46指,差28指,优良率为80.4%。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及“钮扣指”畸形发生。结论改良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有效及无副损伤等优点,是治疗近节指骨开放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近节指骨 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克氏针
  • 简介: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30例(A组)及开放肾上腺切除30例(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止痛药应用次数方面明显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前抑郁与焦虑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总费用方面低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的优点,效果优于开放手术。

  • 标签: 肾上腺疾病 外科治疗 腹腔镜手术
  • 简介:背景:对开放骨折的伤口进行冲洗是一项常规操作,并可在冲洗液中添加其他成分以求减少感染的风险。在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发现,使用清洁剂清洗伤口的效果优于抗生素溶液。本研究在于比较上述两种溶液用于人类开放骨折伤口冲洗的有效。方法:下肢开放骨折的成年患者前瞻随机使用杆菌肽溶液或者橄榄皂溶液进行伤口冲洗,然后临床评估其感染、软组织愈合以及骨连接的情况。结果:在1995至2002年间,共计400例患者、458例下肢开放骨折参与了本次研究。其中杆菌肽组(B组)192例,橄榄皂组(C组)208例。研究结果包含了B组171例共199处骨折、C组180例共199处骨折。平均随访时间为500d。两组在性别、开放骨折的Gustilo—Anderson分级、损伤至冲洗时间、吸烟史及饮酒史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平均年龄(B组38、C组42岁,p=0.01)、随访时间(B组560d、C组444d,p=0.01)、一过低血压(B组23%、C组14%,p=0.04)、静脉抗生素治疗时间(B组11d、C组9d,p=0.02)方面存在显著差异。B组199例骨折中有35例(18%)发生了感染,C组中26例(13%)。这一结果并无明显差异(p=0.2)。B组中49例(25%)发生了骨折延迟愈合,而C组为46例(23%),p=0.72。B组中19例(9.5%)发生了伤口愈合问题,而C组为8例(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使用抗生素溶液冲洗伤口并不比使用皂液更具优势,且会增加发生伤口愈合问题的风险。可信水平:治疗研究,Ⅰ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下肢开放性骨折 抗生素溶液 伤口冲洗 随机研究 效果比较 ANDERSON
  • 简介: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诱导SD大鼠肝损伤模型,同时予以槲皮素30mg/kg灌胃,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用光镜观察肝脏病理的形态变化。结果槲皮素组较模型组的ALT、AST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明显减轻。结论槲皮素对大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槲皮素 保护作用 鼠肝 实验性肝损伤 ALT AST
  • 简介:婴幼儿肛瘘是近年来发生在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作者采取一次切开开放引流术治疗104例均获痊愈.尽管婴幼儿肛瘘自愈可能大,但作者认为,与其让患儿忍受反复感染炎症造成的痛苦而等候自愈,莫若采取一种痛苦小,安全可靠,无后遗症的手术方法来达到早期愈合的目的.

  • 标签: 一次性切开 开放引流术 手术治疗 婴幼儿 肛瘘
  • 简介:目的:比较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腹腔镜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的安全,探讨保证和提高腹腔镜手术安全的方法。方法: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6例,与同期26例开放手术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随诊未见复发。结论:有丰富腹腔镜肾上腺瘤的手术经验,在肿瘤体积、手术空间的创建、判断肿瘤的位置、肾上腺血管的处理、暴露和游离肿瘤等几方面遵循一定的原则,选择直径小于3.5cm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安全不低于开放手术。

  • 标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腹腔镜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膝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2001~2004年,我院采用局部简单内固定、韧带修补、外固定架超膝固定、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膝关节开放脱位28例.结果26例获8个月~3年随访,按王亦璁提出的方法评定:优2例,良1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69.2%.结论膝关节开放脱位时早期局部固定、韧带修补、关节腔灌洗对预防关节感染,早期功能练习,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效果良好.

  • 标签: 膝关节脱位 开放性脱位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了解阿米卡星6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对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的药敏实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用药选择。方法:由本院检验科提供致病菌,运用K-B棋盘法测其MIC值,计算FIC指数。结果:对大肠埃然菌,头孢曲松+可米卡星的联合药敏结果的FIC指数=2,显示无关,氨苄西林钠+硫酸庆大霉素的FIC指数=1,作用相加,舒氨欣+阿为卡得的FICK指数=0.5,协同;对醋酸钙不动杆菌,舒氨欣+阿米卡星的FIC指数=1,相加作用,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这三种联合方案的FIC指数≥2,为无关或拮抗作用。

  • 标签: 阿米卡星 选择性 用药分析 抗生素 联合药敏实验 最低抑菌浓度
  • 简介:通过观察桂甘流浸膏对诱发正常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发现桂甘流浸膏预防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可使乌头碱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明显推迟(P<0.05),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表明桂甘流浸膏具有良好的抗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作用。

  • 标签: 桂甘流浸膏 乌头碱 心律失常
  • 简介:本文通过建立家兔心肌急性缺血的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结合HE的PAS染色对心肌细胞结蛋白(desmin)在心肌缺血时的早期改变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当心肌缺血30min时,结蛋白减少,因此可以作为心肌早期缺血的指标。本实验观察到心肌缺血8h,结蛋白的阳性面积和表达强度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后,求出回归曲线和回归方程,可较准确客观地地判定心肌缺血时间。

  • 标签: 心肌缺血 免疫组织化学 结蛋白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可注射人胎盘胶原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将实验豚鼠随机分为两组,并将浓度为8mg/ml及30mg/ml的两种胶原分别注于两组豚鼠的皮下和皮内,以生理盐水作对照。实验鼠分别在注射后1、3、5、7、14、28、49、91、196天作大体观察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可注射人胎盘胶原不引起明显的过敏反应及炎症反应。注入宿主皮内后,能较长期稳定留存,并逐步被宿主的自身胶原替代,共同进入宿主的生命代谢过程。它还能使真皮的胶原纤维增加,真皮增厚,延缓了真皮的衰老。结论可注射人胎盘胶原在整形美容外科中作为改善皮肤衰老中出现的皱褶及修复皮肤浅表凹陷缺损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可注射性 人源型 胶原
  • 简介:FK506是治疗急性卒中的一种候选用药。决定一种药物是否可以用于临床试验,应当以全面的、无偏倚的动物实验数据的评估为依据,同时还应考虑到这些数据的局限性。这种评估不但应包括药物疗效,而且也应包括药效在体内的特征和局限性。本研究应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对FK506在卒中动物模型中保护作用的证据进行评价。总共纳入了29个描述了实验步骤的研究,包括1759只动物。结果显示,FK506疗效的点估计值(结局指标的改善)是31.3%[95%CI(0.272-0.354)]。在采用氯胺酮麻醉和短暂脑缺血的动物实验中,FK506的疗效更高,在使用大鼠,合并其他疾病的动物及仅以梗死面积为疗效指标的实验中,FK506疗效较低。已发表的实验研究质量均接近临床试验标准,但在高质量的研究中,FK506的疗效较低。FK506在实验脑卒中的研究中,虽然显示出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应注意由于研究质量和可能的发表偏倚等冈素的影响,FK506的疗效可能被过高估计。

  • 标签: FK506 META分析 神经保护 卒中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视网膜缺血组织的线粒体形状因子参数变化特点规律。方法给SD大鼠球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建造视网膜造血的动物模型,用电镜和图像分析仪等方法,对缺血视网膜组织中线粒体的形态因子参数动态改变进行了体视学定量分析。结果大鼠球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视网膜内节,外网状及内网状层在缺血状态下,线粒体形状因子发生改变,并随着时间变化有显著差异。视网膜内节线粒体形状因子FormPE随着注射后时间的改变而变化最为明显,外网状层线粒体形状因子FormPE有一定程度改变,内网状层中时间组间线粒体形状因子FormPE有少许改变。呈现缺血-损伤-修复的过程。结论球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视网膜线粒体形状因子发生缺血性改变;缺血视网膜组织不同部位的损伤,其线粒体形状因子参数改变不同;线粒体对缺血极为敏感,反应最为强烈。

  • 标签: 视网膜缺血 线粒体 形状因子 动态研究 定量研究
  • 简介:目的利用犬动物模型研究海水浸泡股骨开放骨折的伤情特点及早期救治方法。方法20只华北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与海水浸泡两组。于股骨中段截骨制备开放骨折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犬浸泡于海水中3h,对照组于笼内放置3h,两组均于3h后行伤口清创、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①对照组和海水浸泡组分别有1只和3只动物伤口感染(P>0.05);②病理结果显示海水浸泡组软骨骨痂较多;③生物力学测试两组骨愈合刚度分别为(451、49±183.00)N和(150.15±20.16)N(P<0.05);④影像学观察两组骨痂形成及骨愈合无明显差别。结论①海水浸泡使开放骨折感染率有增高趋势。②海水浸泡使骨折愈合质量下降,骨折愈合过程有延迟倾向。③生物力学测定示海水浸泡开放骨折愈合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④内固定有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但在股骨这一特定部位可选择应用。

  • 标签: 海水浸泡 开放性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