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药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8例椎管内麻醉禁忌需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麻醉诱导后至胎儿娩出时间(I—D),〈10rain(A组)或≥10min(B组),观察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结果全身麻醉下,产妇无术中知晓,新生儿Appar评分与I—D有关。结论缩短I—D时间,谨慎用药是保证剖宫产全麻安全的关键。

  • 标签: 全麻 剖宫产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Sephadex-G50Coombs微柱凝胶卡应用于稀有血型抗体筛选和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Sephadex-G50凝胶为载体,制备Sephadex-G50Coombs微柱凝胶卡。取无偿献血者血清与稀有血型(Mur)抗原阳性红细胞加入凝胶卡反应腔,37℃孵育后15min离心,观察结果。再取阳性反应者血清,用2-Me灭活IgM型抗体后,重复前述步骤,以确定是否含IgG型抗-Mur。取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直抗实验、游离抗体实验和放散液抗体检测实验。结果2600名无偿献血者中,检出1例IgM型抗-Mur。246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中,检出ABO溶血病210例,RhD溶血病5例,RhE溶血病2例,抗-M和抗-Jka引发的溶血病各1例。自制凝胶卡与进口凝胶卡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自制Sephadex-G50Coombs微柱凝胶卡与进口凝胶卡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血型血清学临床实验。

  • 标签: 微柱凝胶 稀有血型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目的探讨局麻下使用UHS疝装置(UltraproHerniaSystem)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14例UHS疝装置无张力疝修补患者(A组)与110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随访评估其术后疼痛程度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组(8148元±1007元VS6488元±845元,P=0.000);2、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8.8%vs7.3%,P=0.680),A组患者术后异物感发生率低于B组(9.6%VS20.9%,P=0.019);3、术后1天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3.9±1.2vs4.2-±1.4,P=0.120),而A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均低于B组(分别为2.6±1.5VS3.1±1.9,P=0。032:1.2±1.1vs1.8±1.3.P=0.000)。结论uHS疝装置在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疗效安全可靠,且可有效减少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不适反应,是值得推广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UHS疝装置
  • 简介: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良性病变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24例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与同期48例常规腹腔镜妇科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7±10.1)min长于常规腹腔镜组(66.5±8.2)min(t=-3.97,P=0.00);单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39.4±6.1)ml与常规腹腔镜(38.6±4.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5,P:0.614);单孔腹腔镜组排气时间(42.0±7.5)h与常规腹腔镜组(41.7±7.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85,P=0.854);单孔腹腔镜组住院时间(4.3±0.5)d与常规腹腔镜组(4.4±0.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5,P=0.73)。两组患者目前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时间稍有延长。单孔腹腔镜技术对患者体表创伤更小。安全可行。

  • 标签: 妇科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疼痛 手术后
  • 简介: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1]。患者行肾移植术后,由于现代配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短期存活率显著改善。但不同程度的慢性排斥反应仍然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也是移植肾功能丧失最常见原因。肾移植术后第1个5年内最终因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肾功能丧失达4%~40%[2],因此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方法目前仍是国内外许多学者讨论的热点。超声检查是肾移植术后临床诊断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最常用

  • 标签: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 临床应用 诊断方法 超声成像技术 肾移植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法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9例直肠癌患者使用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法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及脏器损伤。术中、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手术时间180~305min,平均(243.9±43.4)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平均(51.1±20.0)ml;淋巴结清扫数量5~12枚,平均(7.9±2.7)枚;术后住院10~17d,平均(13.4±1.9)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44.0±12.3)h,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3~20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免切割闭合器单吻合器法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早中期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单吻合器
  • 简介:目的通过眼底断层扫描(HRT)检测可疑性青光眼与正常眼,对照个体视盘结构参数变化,探讨在招飞体检中使用该检测手段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6例正常个体、18例可疑性青光眼个体进行HRT检查,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6例正常对照组HRT检查均正常,可疑性青光眼组中部分HRT结果则出现不同程度改变,改变随杯盘比值的增大阳性率增加。结论应用HRT可以早期发现开角型青光眼,且HRT具有更高的重复性、敏感性、特异性,在招飞体检中使用该检查有助于区分可疑性青光眼中的开角型青光眼及正常大生理杯眼。

  • 标签: 青光眼 开角型 视盘 体层摄影术 早期诊断 航天医学 体格检查
  • 简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ells,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同种异体移植后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因此逐渐成为再生医学和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同种异体BMSCs(Allogeneic,allo—BMSCs)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免疫调节等方向的应川研究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进入临床应用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其同种异体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 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联合肾脏血管造影(cTA)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4例鹿角形肾结石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结石清除率。结果全部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耗时1.0-2.5h,平均1.5h。出血量30-300ml,平均112+30ml。总结石清除率91.4%。结论CT三维重建联合肾脏CTA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肾实质血管分布的清晰图像,并可发现结石和明确结石与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关系,可在术前发现肾动静脉瘘。与静脉尿路造影相比较,三维CT重建更有利于确定经皮肾穿刺的部位及穿刺通道选择。对于鹿角形肾结石,CT三维重建联合肾脏CTA应该成为经皮肾镜取石术前一种常规的影像学定位方法。

  • 标签: 三维重建 CT血管造影 肾结石
  • 简介:近年来,CT设备取得长足发展,能谱CT、双源CT和宽探测器的诞生,引领能谱成像、低剂量高清成像、心脏成像及大范围灌注成像等前沿技术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放射科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开展了更加广泛的研究,相信伴随研究成果的不断总结和发表,临床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关注,也将会丰富影像诊断的手段。

  • 标签: CT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征文 放射科医师 CT设备 双源CT
  • 简介: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卡托普利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将1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3只);空白对照组(3只);瘢痕组(3只);正常兔耳对照组(3只)。前3组每只耳朵建立5个兔耳瘢痕,总计90个增生性瘢痕。卡托普利组于术后21天开始局部应用10mg/ml卡托普利羧甲基纤维素胶,28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结果卡托普利组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瘢痕增生指数、表皮厚度指数较瘢痕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4.1%、41.5%,真皮内的胶原含量为瘢痕对照组的68.8%(P〈0.05)。结论局部应用ACE抑制剂卡托普利能改善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增生。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卡托普利 动物模型
  • 简介: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是恶性肿瘤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癌细胞直接种植生长或经微血管转移到腹膜上所致,常见于胃癌、肠癌和卵巢癌等。一旦出现腹膜转移,预后都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T3、T4期的胃癌患者大约有60%在根治术后会出现腹膜转移,10%~20%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时已有腹膜转移,

  • 标签: 腹膜转移癌 化学治疗 腹腔灌注 应用 根治性切除 转移部位
  • 简介:目的通过应用解剖型补片行开放TEP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应用双层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法进行比较,探讨解剖型补片行开放TEP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开放TEP组)和对照组(双层补片组)。分析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发生疼痛、神经感觉异常、阴囊肿胀、尿潴留、复发等情况以及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解剖型补片的开放TEP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创口小、损伤小的优点,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特点,尤其在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应用中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外科手术 双层补片
  • 简介:背景:有限元分析法是目前是脊柱生物力学常用研究方法之一,随着成像、图像处理的进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目的:综述有限元的概念、原理与其他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差别.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1979/2011-01关于腰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腰椎;有限元;生物力学"或"lumbar,finiteelement,biomechanic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腰椎有限元分析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收集591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几年有限元分析法在腰椎生理和病理情况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内固定器械及人工植入物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均有不同.

  • 标签: 有限元 腰椎 生物力学 内固定 人工植入物
  • 简介: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以实时显示心脏的三维立体结构为特点,可动态直观地对心脏功能进行定量评估,相比二维超声的二维平面成像方式有较大优势.RT-3DE采用三维矩阵探头实时再现心脏三维立体构像,其全容积成像方式可在后处理中选取感兴趣区域或平面进行任意旋转、切割,并有效重建心腔结构以定量评估心功能.目前,RT-3DE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各领域临床研究,其相应的图像采集和后处理软件也在不断更新.笔者主要从心房容积测量、心室容积测量、心室节段运动等3个方面阐述RT-3DE评估心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有助于RT-3DE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优化,提高其在心脏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干预和疗效评估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定量评估 临床应用 心功能 三维立体结构 心脏功能
  • 简介:【目的】对比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实习的126名军医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医师,随机分为PBL教学组(n=62)和LBL教学组(n=64);分别采用PBL与LBL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教学结束后通过专业考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PBL组与LBL组在考试总分、基础知识题、临床应用题、综合分析题的平均分值有差异性(P〈0.05),其中PBL组的考试总分、临床应用题、综合分析题的平均分值高于LBL组,而基础知识题的平均分值低于LBL组;PBL组与LBL组的理解记忆题的平均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BL教学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理解、培养自学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改善归纳能力8个方面给予优良的评价率高于LBL教学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记忆2个方面,PBL教学组与LBL教学组优良的评价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的教学考核分数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优良率更高,但对基础知识点的强化有待完善,应在今后的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应用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学方法 心血管内科学
  • 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病理特点是慢性滑膜炎,导致关节逐渐退化、破坏、融合,最终可导致残疾。传统治疗RA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等),只能使部分患者病情达到临床缓解。近年来,随着免疫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患者 拮抗剂 TNF HBV 自身免疫病
  • 简介:经典体视学(又称金相体视学、定量金相学)为20世纪金属学与材料科学的定量化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基于设计的所谓新体视学方法相当丰富、计算材料科学与三维材料科学等材料科学新分支不断问世和发展的今天,不免也出现了诸如"经典体视学是否过时了"之类的疑惑。本文从体视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功能出发,以"假定没有体视学"的反向设问,对经典体视学在材料科学以及材料基因组工程中的当今价值进行了科学分析;进而对经典体视学原理的创新应用、体视学应用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体视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应用不够熟悉的年青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有所启发。

  • 标签: 体视学 定量金相 显微组织 定量表征 材料科学 材料基因组工程
  • 简介:许多研究表明,肝细胞治疗已成为肝功能衰竭及先天性肝代谢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肝细胞获取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肝细胞永生化已成为可能。本文就肝细胞永生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 永生化 自发永生化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