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索拉非尼因其对B-Raf基因突变型肿瘤的靶向作用而备受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以 Ras为靶点的药物也相继进入了第二阶段。安卓奎诺尔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脂肪酸转运酶抑制剂,可通过对 Ras的翻译后修饰来间接地抑制 Ras的转录。目前没有针对 ERK的抑制剂。索拉非尼因其对B-Raf基因突变型肿瘤的靶向作用而备受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以 Ras为靶点的药物也相继进入了第二阶段。安卓奎诺尔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脂肪酸转运酶抑制剂,可通过对 Ras的翻译后修饰来间接地抑制 Ras的转录。目前没有针对 ERK的抑制剂。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遗传变化和表观遗传变化。

  • 标签: 肿瘤 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对大量眼部影像数据进行分析,能实现精准眼部疾病检测,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质量不足、模型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困境作出分析,并给出具体应对措施,旨在推动眼科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机器学习模型 眼健康 临床验证
  • 简介:摘要:护士的有效沟通是医疗保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Plan-Do-Check-Act)模型在提升护士沟通效能中的实践。主要通过制定沟通计划、实施沟通策略、监测沟通质量以及不断改进来优化护士的沟通技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DCA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沟通效能,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在护理质量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 标签: PDCA模型,护士,沟通效能,医疗保健,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复苏延迟危险因素,用列线图可视化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浙江某三甲医院复苏室收治1201例全麻患者,按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全麻患者复苏延迟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构建模型,采用列线图可视化展示结果。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采用验证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 患者年龄≥66岁,普胸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时间≥120分钟为全麻患者复苏延迟独立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准确值为92.3%,霍斯默-莱梅肖检验P=0.783,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0.792-0.878)。验证组检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37-0.909)。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判模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表现良好,有助于预测全麻患者苏醒延迟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全身麻醉 复苏延迟 危险因素 可视化 列线图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前,门诊是服务患者的第一场所,负责检查、诊断和治疗等多项复杂的医疗服务工作。门诊护理工作具有患者流量大、病因复杂、环节众多等特点,其服务质量直接决定医院整体服务水平。门诊患者由于躯体疾病的影响,加之对疾病了解程度较低,担心治疗、预后和医疗费用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而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疾病治疗和康复。故加强门诊患者管理尤为重要。医院管理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利用计算机和各类通讯设备,建设网络预约系统和网络挂号系统,简化就诊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门诊患者中采取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效果。

  • 标签: 大模型时代下 公立三甲医院 门诊 机遇 挑战
  • 简介:【摘要】目的:就肺腺癌EGFR 19del突变,探讨奥希替尼联合一线化疗与单纯使用奥希替尼靶向治疗疗效。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腺癌EGFR 19del突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奥希替尼靶向治疗,研究组给予奥希替尼联合一线化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腺癌EGFR 19del突变的治疗中,奥希替尼联合一线化疗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肺腺癌EGFR 19del突变 一线化疗 单纯使用奥希替尼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发生风险,并基于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以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肝内外胆管结石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通过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筛选出影响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发生延迟性肠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一个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年龄60岁以上、手术时长超5h、术中出血量≥500ml是术后发生延迟性肠麻痹单因素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以上因素是术后延迟性肠麻痹的独立因素。结论: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延迟性肠麻痹预测指标,为早期预防和治疗 延迟性肠麻痹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 延迟性肠麻痹 风险预测
  • 简介: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首先概述老年黄斑变性的现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随后,着重探讨了RA1115-B1眼用滴剂在湿性wAMD治疗中的潜在优势,在此基础上,对眼用滴剂在湿性AMD动物模型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论文详细介绍了小鼠湿性AMD模型的建立以及治疗效果的判定方法。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眼底荧光造影(FFA)检查,揭示了眼用滴剂在湿性AMD治疗中的显著效果,为该治疗药物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 标签: 医药工程 黄斑变性 眼部滴剂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RET锌指蛋白(ret finger protein,RFP)基因敲除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神经退行性改变的影响。方法:RET锌指蛋白基因敲除的 C57BL/6 雄性小鼠通过腹腔注射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1-methy-4- phenyl-1, 2, 3, 6-tetrahydropyridine, MPTP)制备 PD 模型,注射的第 6 天取小鼠全脑,用 TUNEL 试剂盒检测中脑黑质部细胞的凋亡,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Caspase-3,RFP表达。 结果: RFP基因敲除能够降低由MPTP所导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 结论:RFP基因敲除减轻了 PD 模型小鼠的神经退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统一为79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前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相关指标。在护理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母婴不良分娩症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在护理前没有形成较大差别(P>0.05),两组经过护理后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要低于对照组下降后的相关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两组不良分娩症状的比较中,观察组孕妇出现不良分娩症状的几率都要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母婴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

  • 标签: IMB模型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围绕手术室患者推进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的临床质效。方法:2022年8月-2024年1月,将184例手术室患者分两组,各92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执行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低体温发生率测算数据值,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全血黏度测算数据值、全血还原黏度测算数据值、血浆黏度测算数据值、血细胞比容测算数据值、CRP测算数据值、TNF-α测算数据值、IL-6测算数据值和IL-10测算数据值。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测算数据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低体温发生率测算数据值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全血黏度测算数据值、全血还原黏度测算数据值、血浆黏度测算数据值,以及血细胞比容测算数据值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全血黏度测算数据值、全血还原黏度测算数据值、血浆黏度测算数据值,以及血细胞比容测算数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CRP测算数据值、TNF-α测算数据值、IL-6测算数据值,以及IL-10测算数据值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CRP测算数据值、TNF-α测算数据值、IL-6测算数据值,以及IL-10测算数据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手术室患者推进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质效优良,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患者 基于FMEA模型预见性护理处置 常规护理处置 临床效能 测算分析
  • 简介:摘要 综述柯式四级评估模型的概念、方法及在规培护士中的应用,为规培护士的临床带教者及管理者,进行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柯式四级评估模型 规培护士 培训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潮汐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的100例I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潮汐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潮汐组采用基于潮汐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我效能、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潮汐组自我管理和生活活动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潮汐组遵医行为和生活方式行为的改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潮汐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IS患者的自我效能,促进行为改变。

  • 标签: 潮汐理论模型 IS 自我效能 行为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在针对护理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直到当年11月于同一医院入职的护理实习生一共60例作为本对照研究开展所需的全部观察对象;对照组是2020年的护生,而观察组为2021年的护生;对照组护生均接受常规的岗前培训及专科轮训;而观察组护生则接受基于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设计出来的实习带教方案;统计、对比两组护生实践能力以及对于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分以及对于理论知识水平掌握评分均较之对照组护生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培养护理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中,通过借鉴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构建带教策略,较之传统的岗前培训、带教策略存在明显优势。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综合能力 培养 米勒金字塔能力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行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76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结合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护能力、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ESCA 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 早期康复训练 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 自护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退行性疾病,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关键,而JNK/NF-κB信号通路在调控该炎症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深入探讨了跑步和滚轮运动如何影响此通路,并进一步调控骨关节炎中的炎症反应。此外,还讨论了这两种运动在骨关节炎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骨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标签: 骨关节炎 JNK/NF-κB信号通路 跑步 滚轮运动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辖区既往冬春季传染病发病情况,预测分析冬春季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辖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和季节性ARIMA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对我区流行性感冒、百日咳预测效果好,流行性感冒R 为0.651,未来6个月预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百日咳R 为0.796,未来6个月预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RIMA模型对我区水痘预测效果好,R 为0.411,未来6个月预测发病率低位波动 结论: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ARIMA对辖区传染病变动趋势较好的模拟,2023年冬春预测结果提示流行性感冒、百日咳发病可能出现上升趋势。

  • 标签: 简单季节性指数平滑模型 ARIMA模型 时间序列 预测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3D打印模型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提高肝胆外科临床教学质量中的效果评价。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共选取本院肝胆外科中参与实习的38例学生,而后将其以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3D打印模型联合SBAR沟通模式。观察指标: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信息采集、外科技能等四个方面的考核成绩分数值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3D打印模型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有助于促使学生考核成绩的有效提升,教学价值显著。

  • 标签: 肝胆外科 教学 3D打印模型 SBAR沟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