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用药管理措施对西药临床用药合理性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 -6 月我院西药科收集的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前的西药处方 134 张作为对照组,选取 2019 年 7 -12 月用药管理措施实施后的 134 张作为观察组,共计 268 张。观察比较实施用药管理措施前后西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改善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等。结果 268 张西药处方中共有不合理用药处方 67 张( 25. 00%) ;观察组 17 张( 12. 69%) ,对照组 50 张( 37.31%) ; 其中观察组滥用抗生素、用量及用法不当、重复给药及联合用药不当等问题比对照组发生率更低( P 均 < 0. 05) ;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3. 73% ( 5/134) ,低于对照组的10. 45% ( 14 /134) ( χ2= 4. 589,P = 0. 032) ; 治疗后,2 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均 <0. 01) 。结论 西药用药不合理问题较为普遍,临床应加大对西药处方合理用药的管理力度,确保其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安全

  • 标签: 西药处方 用药管理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应对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输血安全是目前输血事业的重大挑战,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HIV)对血液、对受血者带来的危险,人们对HIV似乎异常恐惧。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无偿献血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临床合理用血和血液及制品的病毒灭活是输血安全重要保证。无偿献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因此,从无序献血到建立稳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是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关键,据报道无偿献血输血感染性疾病阳性率明显低于国内职业卖血者。

  • 标签: 输血安全性 自愿无偿献血 人类免疫缺陷病 输血感染性疾病 血液质量 输血事业
  • 简介:【摘要】目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茵栀黄口服液应用研究。方法 自我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出生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64例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使用布拉式酵母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另增加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症状缓解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 胎便首次排出、转黄及黄疸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茵栀黄口服液应用可尽早缓解患儿黄疸症状,促进其大便性状恢复,对其胆红素水平调节效果显著。

  • 标签: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肝宁注射液在现阶段的临床应用安全、合理性及药物利用情况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这段时间内,于本院住院并使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514例为本次研究的重点监测调查对象,并设计填写重点监测表格514份,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5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非干预监测方式,干预组患者则行干预监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舒肝宁注射液使用ARD情况、治愈率、利用指数等。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率等各项监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舒肝宁注射液临床使用进行监测干预,可促使其应用计量更加规范、药物利用更加合理。

  • 标签: 舒肝宁注射液 临床应用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研究针对儿科临床治疗采取糖皮质激素对患儿预后效果或不良反应之间的联系,分析糖皮质激素的安全及合理地使用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儿科接治肺炎及呼吸道炎症患儿共116例,所有患儿在医生诊断后按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用于临床治疗,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口服组)与雾化吸入治疗组(吸入组),每组对应37名患儿,常规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式,定时按照患儿临床反应给予正确合理必要的给药指导。吸入组制定详细的治疗策略,实施科学规范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观测对比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新生儿肺炎或呼吸道炎症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数据表明,不同给药方式的糖皮质激素抗炎效果差异明显,其中,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效果最突出,总有效率最高,伴随着较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对患儿的症状具有较好的预后作用,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在临床应用中,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对预后和不良反应均具有显著影响,应用时应实现实时监测,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不仅要确保儿科临床用药的有效与合理性,更要保证安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儿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对中药处方合理性及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药制剂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和中药饮品配方质量管理。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中药饮片 配方质量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中药饮片配方质量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及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中药处方治疗的526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方管理,观察组给予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对比两组用药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用药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频次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的效果,降低处方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升治疗的安全

  • 标签: 中药饮片配方质量管理 中药处方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 2016 年 12 月— 2017 年 8 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管理措施实施前、后的西药处方各 90 张,对比分析管理前后西药处方的用药情况,以针对西药药剂的使用情况及用药存在的不足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结果:实施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后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等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实施管理措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医院应实施严格的合理用药管理条例,建立合理用药制度,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以保证患者生命健康为前提。

  • 标签: 处方,药物 药物利用 西药药剂 临床合理用药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就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7月以前临床用药管理实施前门诊收治的160例西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以后临床管理实施后的本院门诊收治的160例西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收集归纳相关资料,来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涵盖药物类型、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用药周期等,从而比较管理方案实施前后用药不合理改善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西药 临床合理用药 安全性 管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西药使用的安全和相关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医院120例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的病人,按对照组6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控制,观察组采用合理的药物管理。结果:两组的副反应发生率均较正常组低,差异有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结论:合理使用药物,加强对病人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降低西药的不合理使用,增加药物的安全,是一种有价值的药物治疗方法。

  • 标签: 西药治疗 安全性 不良反应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输血检验质控管理安全。方法:选取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到本站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样本来开展本次研究,样本例数120例,结合随机分组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输血流程进行输血,研究组则采用输血检验质控管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输血质量以及安全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输血质量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输血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将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来说,应加强输血检验质控管理,这有助于提升输血质量,并降低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

  • 标签: 血站 输血检验 质控管理 安全性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合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8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合理用药监督管理措施。对比两组不合理用药和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不合理用药率和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实行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合理用药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择期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160例展开研究,采用数字法将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西药用药指导,观察组加以西药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干预,对两组用药安全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组间在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用药剂量不合理、重复用药、用药方法不合理、用药配伍不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西药治疗中通过采取合理用药管理措施能够促进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的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 安全性 管理措施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