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湿包原因及有效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发生湿包的1000个灭菌包进行分析,共分为研究和参照两组,每组共500个灭菌包,分析两组总湿包状况。结果:经过与研究组的总湿包率0.8%和对照组的总湿包率2.8%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湿包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化疗治疗和同期化疗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序贯化疗,观察组同步化疗。比较两组平均生存时间、肺癌疗效、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肺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步化疗效果相对于序贯化疗治疗更好,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序贯放化疗治疗 同期放化疗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2019年到我院接受诊疗的所有口腔修复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按照不同修复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0例,均接受金属桩修复治疗,试验组共50例,均接受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试验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修复时间短,成功率高,同时并发症少,也获得了患者的高度满意,可以作为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修复中,对比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所取得的修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5月接诊的口腔修复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是36例,采用预成纤维桩;对照组同样是36例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对比指标: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修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修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湿性伤口愈合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2月我院的压疮患者18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换药次数、换药间隔、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5.38±1.42)次、换药间隔(6.48±2.21)d、住院时间(10.42±2.71)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研究指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2%,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9%(P<0.05)。结论 湿性伤口愈合护理在临床治疗压疮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减少换药次数,增加换药间隔时间,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患者伤口愈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湿性伤口愈合 压疮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系统探究并阐述消毒供应室形成湿包的形成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总结管理对策,旨在降低消毒供应室湿包产生概率,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

  • 标签: 灭菌 湿包 原因与探究 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肿瘤化疗专科护理教学方法改进实践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肿瘤科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所应用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实际教学中两组护生均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分段式教学法,先由带教老师进行理论与实操授课,护生学习后独立完成主持教学查房等工作。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成绩及护理教学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护理成绩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放化疗 教学质量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化湿解毒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9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平均纳入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保妇康栓开展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益气化湿解毒汤联合保妇康栓开展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湿解毒汤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脾虚湿毒蕴结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明显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化湿解毒汤 保妇康栓 脾虚湿毒蕴结型 慢性宫颈炎 HPV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干预对糖尿病前期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脾虚痰湿证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 72例,其中一组 36例,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设为腹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腹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效果。结果:在各项观察指标当中,在采用腹针组的患者肥胖程度、血糖值、生存指标和中医症候都要比常规组好,

  • 标签: 糖尿病前期 针灸 脾虚痰湿证
  • 简介:摘要:在全球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世界第四位,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 2/3的宫颈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发展至局部中晚期,而局部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段主要为同步化疗。从宫颈癌化疗期间症状、症状群概念,测量工具、症状群、干预方法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和护理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宫颈癌 放化疗 症状群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地孕酮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本院接受诊治的 9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 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和观察组 各 45例。治疗 2周后观察患者食欲、体质、 Karnofsky评分、胃肠反应改善、疼痛缓解、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不管是体质量增加、疼痛缓解还是白细胞计数正常、胃肠道反应缓解与 KPS评分等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质量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辅助治疗药物甲地孕酮并联合化疗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副作用,增加体质量、改善疼痛、食物增加等临床治疗效果,并通过改善胃肠道反应提升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 ]甲地孕酮 恶性肿瘤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用于慢性伤口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时间:2018年9月~2019年9月。研究对象:62例慢性伤口患者。组别:L组31例(VS)K组31例。方法:K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VS)L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观察指标:①换药次数;②伤口愈合时间;③护理有效率。结果:L组(VS)K组:①换药次数少;②伤口愈合时间短;③护理有效率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应用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较常规护理拥有较高的护理效果,相比之下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物质、时间的花费,促进患者伤口尽早愈合。可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伤口护理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湿敷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止痛价值研究。方法:抽选 2018年 5月 ~2019年 12月在武警某部卫生队收治的部队训练导致的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 68例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34例,对照组采用止痛、制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湿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悬殊, P<0.05。结论:针对因武警部队军事训练导致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情况的治疗,我队采取中药湿敷法的止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中药湿敷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止痛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痰瘀互结型头痛应用痰湿凝滞饮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符合纳入标准的 100例痰瘀互结型头痛患者进行 为期 12周的临床治疗,对其随机分为治疗组( n=50 ) 与对照组 (n=50) ,治疗组口服痰湿凝滞饮 ,对照组口服镇脑宁,治疗后对其头痛发作情况进行 临床疗效分析 。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 ,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痰湿凝滞饮治疗 痰瘀互结型头痛 临床疗效显著 。

  • 标签: 痰瘀互结型 头痛 痰湿凝滞饮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骨科诊治的72例病例,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普通组(n=36)。普通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对比两组病例的伤口换药率、伤口愈合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换药率是13.89%,普通组伤口换药率是52.78%,实验组伤口换药率相对较低(p<0.05)。实验组的VAS分数、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普通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也减少骨科伤口病例的换药次数,缩短其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 伤口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