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审查是普外科疾病的一部分,应用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后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改进气囊导尿,逐步扩大腹腔镜在普外科的应用。方法气囊导尿治疗泌尿系统疾病137例(A组)和130例开放手术(B组),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等。结果两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5),术中及术后失血气囊导尿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部分操作时间稍长。结论气囊导尿应用于普外科,直接的方式,也不会造成干扰和污染腹腔镜内部器官,和更少的伤害,减少疼痛,快速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随着连续训练、技能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相关操作设备更新、操作时间缩短,毫无疑问气囊导尿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普外科领域。

  • 标签: 普外科疾病 双腔气囊导尿管 开放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留置导尿病人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进行了综述,同时也介绍了拔除尿后尿潴留、排尿困难的方法以及漏尿、拔尿困难的处理。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排尿困难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导尿外固定在预防ICU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应用研究。方法:此次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ICU留置导尿48h后的患者共计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1人,对照组59组。对于对照组,我们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将导尿用胶带固定于大腿内侧1/3处,而集尿器则经大腿下方固定于床旁;对于试验组,我们采用了新型专利“一种导尿固定结构”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固定,该专利结构包括基垫、固定部和胶带,所述基垫为海绵板,用于与患者表皮接触;所述胶带贴合在所述基垫的上表面;所述胶带与所述基垫相贴合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胶带与导尿隔开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胶带胶合连接;所述胶带的端部延伸出所述基垫的端部,用于将所述基垫和所述固定部粘贴在患者表皮上。该导尿固定结构采用海绵制成的基垫、拱形的固定部和3M弹性胶布将导尿固定在患者表皮上,可有效的减少微生物侵入和滋生,避免降低患者表皮的压迫,从而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表皮破损等并发症,使得导尿的固定更加安全。最终我们再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预防ICU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应用上其效果差异。结果:经过研究,试验组发生导尿相关尿路感染8例,对照组18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 留置导尿管 外固定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ICU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硅胶导尿治疗球部尿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分别采用传统方法(传统组)和输尿管镜留置多孔三硅胶导尿(输尿管镜组)治疗63例和51例尿道球部损伤患者,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拔除尿时和随访一年累计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以及尿道狭窄患者最终需开放手术治疗的概率。结果输尿管镜组患者拔除尿时和随访1年累计尿道狭窄的概率以及尿道狭窄患者最终需开放手术治疗的概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给尿道球部损伤患者留置多孔三气囊导尿是安全、有效和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尿道球部 损伤 硅胶导尿管 输尿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气囊导尿气囊内压迫宫颈对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宫颈残端出血的预防作用及可行性。方法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48例,其中子宫肌瘤2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复发性多发内膜息肉6例,子宫腺肌症2例。术后宫颈管内放置气囊导尿,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3ml压迫宫颈预防出血。结果术后24~48h拔除气囊导尿,46例(95.8%)无出血,另2例有少许出血,经止血、绝对卧床休息2~4d后血止,无感染、导尿脱落,晚期宫颈残端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气囊导尿气囊内注水压迫宫颈预防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出血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子宫切除术 气囊扩张术 导尿管
  • 简介:摘要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在检查前必须严格掌握适应征。检查时手法应轻巧,尽可能缩短检查时间,以减少病人痛苦和紧张。本文探讨泌尿外科各种导尿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泌尿,护理,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对术后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气囊导尿的护理措施。方法 : 选取我院自 2014年 10 月至 2016 年 5 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 266 例,其中 72 例患者采用尿道电切术进行治疗,对其留置三的气囊导尿, 194 例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进行治疗,其中有 97 例患者在术后留置了耻骨后负压引流管、气囊导尿以后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结果 : 经过护理人员针对前列腺手术后患者实施气囊导尿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的预后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治疗花费。结论 : 对前列腺手术后的患者采用气囊导尿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留置导尿患者中辅以集束化护理,对降低患者发生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试验对象选于2021.01-2021.10时间内,在我院ICU就医的留置导尿患者70例,以随机盲选法均分2组,分别以常规护理(对照组)与集束化护理(观察组)施护,统计施护质量。结果:观察组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x2=5.285)。结论:通过以集束化护理模式施护,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集束化护理 留置导尿管 施护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取神经内科收治的留置导尿患者86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43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方法、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情况等。结果导尿留置并发症情况观察,观察组6.98%(3/43)与对照组20.93%(3/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情况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计算结果分别为97.67%(42/43)、79.07%(34/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导尿留置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且可助推良好护患关系构建,应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导尿管留置 护理方法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 42例留置导尿出现漏尿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导尿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时间不当。经相应治疗和护理漏尿均治愈。结论:留置导尿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导尿管 漏尿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预防,降低导尿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采取前瞻性的调查方法,调查其相关因素。结果导尿相关尿路感染与导尿无菌操作、导管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留置尿的各项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缩短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对于防治CCU患者留置导尿相关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CCU留置导尿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留置导尿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第1周、2周两组尿路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8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地减少留置导尿引发的尿路感染,促进康复。

  • 标签: CCU 预见性护理 留置导尿管 感染
  • 简介:摘要气囊导尿普遍运用于临床护理,但易产生相关尿道损伤,继而提高感染高风险。临床认为正确地掌握留置导尿的科学护理方式,可预防气囊导尿相关尿道损伤发生,因此,如何有效掌握气囊导尿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尿道损伤几率,是临床医护人员极为重视的问题。

  • 标签: 气囊导尿 留置导尿管 尿道损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出现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1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常规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4d、治疗结束后1d、7d痊愈率为69.44%、82.41%、89.81%,常规组为43.52%、60.19%、62.96%,差异显著(P<0.05);治疗4d、治疗结束后1d、7d有效率率为86.11%、95.37%、96.30%,常规组为63.89%、74.07%、73.1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泌尿外科短期留置导尿患者的导尿护理方案,并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留置导管护理相关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总结生成14个综述指标;通过基线调查和障碍因素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并应用证据。结果;证据应用后,肾癌术后患者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患者导尿相关性尿路感染率、跌倒发生率及导尿重置率均为0;护士在导尿固定、接触不同患者更换手套、尿标本正确留取、集尿袋正确放置和及时倾倒、导尿清洁及尽早拔除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均P<0.01);护士导尿护理知识水平显著提高(P<0.01)。同时,本研究将更新导尿护理常规。结论;基于最佳证据制定的短期留置导尿护理方案,可缩短患者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士执行依从性,规范护士行为。

  • 标签: 泌尿外科 留置导尿管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实践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尿走向对女性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78 例女性留置导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9 例,导尿于股前方穿出留置)和对照组( 39 例,导尿于股后方穿出留置),对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其他并发症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数分别为 0 例、 4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的尿道损伤、拔困难、尿储留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有 1 例( 2.56 % )出现护理缺陷,而对照组有 5 例 ( 12.82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尿走向对女性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具有重要影响, 导尿于股前方穿出留置 相较于 股后方穿出留置 更符合女性尿道的解剖学走向,且临床护理更为简便,可以最大限度将尿路感染、 其他 并发症及护理缺陷 事件 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尿管走向 女性 留置导尿管患者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留置导尿方法对尿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1-2016.6我院收治并需接受留置导尿的108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导尿分别固定于大腿内侧与下腹部,并对比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细菌培养结果与尿道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相关性感染事件(包括漏尿、血尿、尿路感染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为临床留置导尿患者采取改良腹部固定法,可增强患者住院舒适度,同时降低尿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固定 方法 尿管相关性感染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