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传统药物开始在临床疾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一般与西药联合应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用药趋势,在多种类型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但是在传统药物和西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以考虑,重点分析传统药物对西药药代动力影响,从中找寻问题,为合理、安全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传统药物 西药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就持续质量改进 (CQI)在尿动力检查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本院 2015年 2月 ~2015年 8月行尿动力检查的 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患者 150名,在尿动力检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配合,对照组患者 150例,实施 CQI后的护理配合,就两组患者的尿动力检查时的一次性完成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动力检查一次性完成率为 94.7%,并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85.3%。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动力检查护理的过程中采用 CQI,能够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并进一步提升尿动力的检查成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尿动力学检查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以及其对血液动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于我院治疗肺炎的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不大。结论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并未引起患儿血液动力改变,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酚妥拉明 小儿肺炎 血液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PiCCO和超声心排血量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的临床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需实施血流动力监测34例重症患者为研究资料,通过对患者分别实施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和USCOM(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比较观察经两种检测方法后其血流动力情况。结果PiCCO测定的SI和CI、CO和SV数值情况显著低于USCOM测定的数值情况,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PiCCO和USCOM测得的SI和CI、CO和SV数值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对重症患者分别实施PiCCO与USCOM监测,其血流动力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性,总体显示PiCCO监测值低于USCMO检测值,但有良好相关性。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PiCCO监测 超声心排血量监测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ST术与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对肛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3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疼痛、肛肠动力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康复及疼痛评分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肛肠动力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RASP和MASP相比对照组更低,而RMTV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TST术式对患者术后肛肠动力影响较小,手术创伤更低,患者术后康复快。

  • 标签: 混合痔 TST术 PPH术 肛肠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6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80例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参数、认知能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术后治疗总时间。结果在麻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BP显著高于对照组,且MMSE评分更高,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术后治疗总时间更短,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能减轻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和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其预后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骨科 血流动力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骨科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中选择58例进行分组麻醉,共2组,各29例。A组采取硬膜外麻醉,B组采取全凭静脉麻醉。结果对比两组麻醉后MMSE评分,提示A组效果更佳(P<0.05)。手术开始后30min以及手术结束时B组DBP较之A组明显降低(P<0.05)。对比两组麻醉前后的SBP、HR、SpO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较,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血流动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麻醉方法 老年 骨折手术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以及多巴胺剂量对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血流动力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6年5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和长沙市中心医院接诊的84例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救治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组患者予以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的治疗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扩容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流动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73,P<0.05);观察组患者6h以及12h的SVRI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4h的HR、CI、SVRI、SV以及多巴胺剂量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多巴胺可使患者达到较差的血流动力效应,通过联用参附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多巴胺的用药剂量,提高了治疗效果,规避了各种不良影响,短期疗效优越。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多巴胺 休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背景: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发挥、结构折叠与解折叠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蛋白可能的作用机制模型及维持结构稳定的可能因素,但实验手段受到时间和空间分辨的局限以及蛋白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实验中提出的很多理论模型无法得以检验。分子动力能够从原子水平上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对理论假设和(或)模型进行验证,为实验提供参考和启示;也可以预测新的结构和现象,为建立理论模型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目的:分别对采用实验方法和分子动力模拟的方法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生理功能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梳理,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展望。方法:以"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euronalCalciumSensor1orNCS-1"为主题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有关神经元钙传感蛋白研究的相关文献,下载全文进行阅读,排除与蛋白生理机制无关的文章,最终对7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实验中主要对神经元钙传感蛋白在不同条件、不同位置中调控分泌、调控多巴胺D2受体、在肝细胞内调控腺苷A2A受体以及调控不同刺激下心肌细胞质和细胞核Ca-(2+)等方面提出相关理论模型;(2)分子动力模拟从结构的视角,对维持蛋白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3)建议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蛋白生理机制的理解,共同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 标签: 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巴胺 肝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神经元钙传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舒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对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舒芬太尼,对照组予以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1min、5min、10min的血流动力指标。结果两组SBP、DBP及HR在插管时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后1min的SBP、DBP及HR仍维持低水平,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及HR在插管后1min时回升,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DBP及HR在插管后1min、5min,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后1min、5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应用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影响小,恢复快,可以显著减少血流动力不稳定对老年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老年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观察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影像及肺功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变部位不同观察组又分为气管狭窄组、支气管狭窄组各20例;其中恶性狭窄38例,气道狭窄程度〉50%者30例,腔外型狭窄为20例,弥漫型狭窄22例,偏心性狭窄37例。应用螺旋CT机采集感兴趣区DICOM数据,利用医学影像3D重建软件建立气道几何模型;将肺功能数据施加到几何模型出入口边界后,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气道气流动力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截面积、流速、体积流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参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气流动力研究模型成功建立。气管、支气管狭窄组狭窄处流速分别为(1764±1484)cm/s、(156±57)cm/s,流量分别为(1565±963)mL/s、(310±99)mL/s,均高于同组气管、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P〈0.05或P〈0.01);支气管狭窄组患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为(82±35)cm/s及(79±32)mL/s,分别小于健侧支气管入口流速(211±83)cm/s及流量(184±68)mL/s(P值均〈0.01);在15例偏心性气管狭窄患者中,和原发病变同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464±246)cm/s及(526±283)mL/s,高于病变对侧支气管入口流速(308±209)cm/s及流量(359±255)mL/s(P值均〈0.05)。对照组气管及双侧支气管入口分别与气管、支气管中段流速及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参数存在着一定的病理性改变。气管狭窄引起狭窄处气体流速、流量增加,且偏心性狭窄影响两侧支气管气流;支气管狭窄则引起患侧进入气流减少。计算机气流动

  • 标签: 气管狭窄 肺功能试验 肺量测定法 计算机模拟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 简介: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的临床效果很大程度上与术后下肢力线的优良率有关。目前,临床上有多种TKA术中下肢对线的方法,其中经典的机械力学对线(mechanical-alignment,MA)仍然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TKA下肢对线的主要方式。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MA并非能完全恢复正常人下肢的对线。运动力对线(kinematical-alignment,KA)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TKA对线技术,已有相关文献报道其不同于MA的术后下肢力学表现。本文就KA的相关研究,做一研究进展综述。

  • 标签: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运动力学对线 机械力学对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肝硬化患者中抽选50例,作为观察探讨对象,分为观察组,按照肝功能分级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级、B级和C级,并于同期抽选50例健康体检者,将之分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情况。结果观察组门静脉主干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及门静脉血流量(Qpv)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Dpv、Qpv上比较,A级肝硬化显著低于B级,B级显著低于C级(p<0.05);在Vpv上比较,A级肝硬化显著高于B级,B级高于C级(p<0.05)。结论临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利于临床治疗及疗效监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老年肝硬化 门静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中青年健康男性血压水平与颅内血管血流动力的关系和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对颅内血管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于空军总医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中青年男性志愿者182例,年龄23~46岁,平均(28.73±5.47)岁;体质量指数(BMI)19.49~29.22kg/m2,平均(23.52±2.04)kg/m2;右侧臂围23.6~36.2cm,平均(28.8±2.3)cm。采用A-PULSECASPro?无创中心动脉压测量仪检测并记录志愿者的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脉压、脉率和中心动脉收缩压等指标。采用CompanionⅢ经颅多普勒仪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的指标,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正常高值组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中心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②在中青年健康男性中,颅内血管血流速度与肱动脉收缩压和中心动脉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与肱动脉收缩压和中心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P〈0.05)。③在中青年健康男性中,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参数在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压水平在140mmHg以下无任何其他伴随疾病的中青年人,血压与颅内血管血流动力检测参数间无显著直线相关关系;与正常血压相比正常高值血压并没有引起颅内血管血流动力的明显变化。

  • 标签: 中青年健康男性 肱动脉收缩压 中心动脉收缩压 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变化情况,查看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3例肝硬化患者参与研究,另选择该时段内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3例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对两组成员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指标的监测,测定指标主要包括门静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脾静脉内径、血流量和血流速。结果经过对比,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显著大于健康志愿者(P<0.05),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和脾静脉血流量显著大于健康志愿者(P<0.05),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速和脾静脉血流速显著小于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对肝硬化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变化情况,有利于诊断患者的病情,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硬化 门静脉 脾静脉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