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食物饮食和禁食时间在基础呼气浓度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8年4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因腹痛查因入院的患者100例,测定所有患者晨起状态下的基础呼气浓度,结合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前2d的食物摄取种类以及前1d的晚餐时间,分析饮食和禁食时间对患者基础呼气浓度的影响。结果100例患者中①禁食时间高于12h的患者有63例,这其中有10例患者为48h非产饮食,10例患者为24h非产饮食,12例患者为早餐产饮食,17例患者为中餐产饮食,14例患者为晚餐产饮食,对比所有患者的基础呼气浓度,晚餐产饮食患者的基础呼气浓度明显高于48h非产饮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禁食时间低于12h的患者有37例,对比禁食时间高于12h的患者,空腹浓度明显增高,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48h禁产食物患者在基础呼气浓度方面的数据与24h禁产食物患者无明显差异,禁食时间高于12h的患者在基础呼气浓度方面的数据低于禁食时间低于12h的患者,因此,患者接受呼气试验前,禁食时间需要高于12h,禁产食物时间需要高于24h。

  • 标签: 饮食 禁食时间 基础呼气氢浓度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碳酸钠联合氟康唑治疗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口腔真菌感染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采用碳酸钠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氟康唑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对照组3.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钠联合氟康唑可以显著提高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碳酸氢钠 氟康唑 口腔真菌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显齿蛇葡萄片中二杨梅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显齿蛇葡萄片中二杨梅素进行含量测定。选用Zorbax-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9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二杨梅素在10.2~102.1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7.6%,RSD为0.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显齿蛇葡萄片中二杨梅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显齿蛇葡萄片 二氢杨梅素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氯噻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的治疗采用缬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氯噻嗪是噻嗪类中常用的利尿剂,近年来,氯噻嗪对于治疗高血压应用广泛。氯噻嗪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进食能增加吸收量,作用平稳持续,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加疗效,可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费用低廉,依从性好,为降压治疗的起始药和维持药。但长期应用可出现乏力、倦怠、眩晕、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及血压降低等症状,减量或调节电解质失衡后症状即可消失。有时可出现较严重反应,应加注意。

  • 标签: 氢氯噻嗪 药理作用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二杨梅素对γ射线辐射引起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提前给予二杨梅素,1h后以8Gy辐射强度的γ射线照射10min。24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测试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细胞色素C、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二杨梅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γ射线辐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的含量,抑制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以及Bcl2和Bax的比值,从而保护神经元。结论二杨梅素对γ射线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 标签: 二氢杨梅素 辐射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氯吡格雷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7%,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的83.7%,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均较少,组间数据结果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结论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显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临床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小儿鹅口疮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氟康唑联合碳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息时间为(4.08±0.7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7±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4.49%,显著高于对照组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小儿鹅口疮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儿鹅口疮 氟康唑 制霉菌素 碳酸氢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缬沙坦 +氯噻嗪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7年 8月 -2018年 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10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参考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 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基础,接受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6.2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75.47%,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施以缬沙坦 +氯噻嗪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缬沙坦 氢氯噻嗪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我国VD的患病率为1.1%~3.0%,年发病率在5~9/1000人1。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治疗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和认知症状的治疗。对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各种不良的行为、睡眠障碍等,应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早期血管性痴呆未出现脑梗死,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主要以睡眠障碍,焦虑,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差,在临床上一般作焦虑抑郁治疗。下面报告1例血管性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脑梗塞疾病患者采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选取方式将34例定为观察组,另外34例定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独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神经功能改善状况,观察组患者更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采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患者神经功能,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借鉴价值。

  • 标签: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鹅口疮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第5天后的临床效果以及1,3,5,7d“患儿乳凝块”消失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乳凝块消失时间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凝块平均消失时间治疗组为(4.471±1.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529±1.7)d(P<0.05)。疗效分布情况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钠治疗小儿鹅口疮虽不能提高总有效率,但可显著缩短患儿乳凝块消失时间,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 碳酸氢钠 小儿鹅口疮
  • 简介:摘要冠心病心绞痛属于我国现代城市居民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症,此类病症具备病发率高且死亡率高的特点,并且极难借助普通药物治愈,从我国老龄化发展角度来看,此类病情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若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则势必会对国民身体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文需深入论述常规治疗与药物结合治疗的差异性,以便冠心病类病症能够得到有效抑制。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氢氯吡格雷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氯噻嗪在临床中联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在2015年4月~2018年1月时段到我院治疗的84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根据入院治疗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对照组(n=42)仅用缬沙坦治疗,偶数为观察组(n=42)行缬沙坦、氯噻嗪联合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左心功能、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射血分数、左心室重量指数(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压水平、心功能水平佳(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选择缬沙坦、氯噻嗪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单用缬沙坦效果理想,可改善血压水平以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可观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氢氯噻嗪 缬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双克脲噻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24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3月,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有高血压并动脉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分别予以单独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以及联合使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的高12.91%,患者在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脉压的差异较小,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双克脲噻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血压情况,并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低,快速的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保证患者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收缩期高血压 依那普利 双氢克脲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现代化医疗科学高新技术的稳定发展大大增强了各种创新型医疗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范围及实际效果。X线是现代化医疗诊治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在现代的临床医学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阐释了X线进行维修的一般性原则,并探究了X线的常见故障及相应的维修方式,为提高X线维修效率和质量提供了参考。

  • 标签: X线机 故障 维修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厄贝沙坦与氯噻嗪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一年内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成基础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以及此基础上的氯噻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血压情况优于基础组,不良反应情况较少,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氯噻嗪与厄贝沙坦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 氢氯噻嗪 厄贝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06例,均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采取厄贝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3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4.34%;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7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氯噻嗪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使患者的血压有效降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肾内科2017年共完成116人次1174小时的患者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水肿消退,高血压得到控制,心衰好转,超滤量较治疗前增加,钙磷平衡,肌酐水平下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科室经济收入。护士节省操作时间,把护理时间还给患者,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济效益最大化。

  • 标签: 全自动 腹膜透析机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