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脂肪肝按脂肪在肝内分布情况,分为弥漫均匀和非弥漫均匀[1]。均匀脂肪肝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诊断明确。非均匀脂肪肝又称局灶脂肪肝.超声虽为这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手段,但因病灶形态、部位多变,常与肝占位性病变不易区别,易造成漏诊或误诊[2]。

  • 标签: 非均匀性脂肪肝 诊断 肝占位性病变 局灶性脂肪肝 声像图表现 病灶形态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非均匀脂肪肝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就诊的非均匀脂肪肝患者65例为对象,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超声诊断结果,对不同类型的非均匀脂肪肝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肝活检病理检出非均匀脂肪肝Ⅰ型17例、Ⅱ型21例、Ⅲ型27例,超声分别检出17例、20例和28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类型的非均匀脂肪肝超声声像图特征存在差异。结论:超声诊断非均匀脂肪肝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根据声像图特征可判断病灶类型,为后续治疗和随访提供依据。

  • 标签: 非均匀性脂肪肝 超声诊断 声像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均匀脂肪肝腹部超声表现及血脂变化情况。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非均匀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给予超声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1)60例患者中,均有相对独立的异常回声区,其中I型15例,发病率25.00%;II型18例,发病率30.00%;III型27例,发病率45.00%。(2)脂肪肝患者的FBG、HbAIc和UA等血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均匀脂肪肝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出轻度或局限性脂肪浸润肝组织,结合血生化指标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非均匀性脂肪肝 腹部超声 血脂变化
  • 简介:本文针对Hough变换方法在星空背景下弱小目标运动轨迹检测中所存在的短线段被淹没、峰值模糊化和线段无端点信息问题,对Hough变换算法中参数空间量化方式进行了改进,引入非均匀量化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的非均匀Hough变换的轨迹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继承了传统Hough变换鲁棒的优点,同时又较好地克服了传统Hough变换的不足,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星空背景图像中弱小运动目标轨迹检测问题。

  • 标签: 目标检测 轨迹检测 非均匀量化 HOUGH变换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与透析相关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2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期间是否发生IDH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88例).记录2组患者低血压发生事件和RDW,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IDH和RDW、血红蛋白、年龄、性别、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等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DH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评价RDW对IDH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t=10.024,P=0.002)、年龄(t=4.875,P〈0.001)、RDW(t=5.673,P〈0.000)、总胆固醇(t=3.065,P=0.002)、LDL(t=2.787,P=0.006)方面,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纠正IDH后,RDW下降,较纠正前有统计学意义(t=5.805,P〈0.001).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0.869,95%置信区间为0.791-0.926,OR=1.249,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RDW升高是IDH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低血压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ADRB2基因、IL13基因IL13Rα1基因在哮喘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哮喘组儿童101人,无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对照组117人,采集全部研究对象外周血,提取DNA后,利用SNaPshot技术对ADRB2基因的rs1042713及IL13基因的rs20541、rs1800925和IL13Rα1基因rs2495636等4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哮喘组儿童体内的ADRB2-rs1042713基因型AA及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布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28及0.008)。ADRB2基因的rs1042713、IL13基因的rs20541和rs1800925、IL13Rα1基因rs2495636等4个SNP位点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哮喘疾病的发生,其发病危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55、1.75、1.45、1.57、1.42及1.46倍(P值均<0.001)。结论ADRB2-rs1042713位点变异增加了哮喘发病的危险。ADRB2-rs1042713与IL13基因常见的2个基因位点(rs20541、rs1800925)和IL13Rα1基因rs2495636位点有交互作用,表明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显著促进了哮喘的发病。

  • 标签: 哮喘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测定是中药测定及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障药效及药物安全的重要举措,更是评价药物制剂制备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说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测定的重要及具体方法展开探讨。

  • 标签: 中药制剂 均匀度 重要作用 测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均匀沉降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将永州市中心医院骨科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入的42例(42膝)需行手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行不均匀沉降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的联合组18例、行不均匀沉降术治疗的不均匀沉降术组14例、关节镜清理治疗的关节镜组10例,对三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临床、功能)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临床、功能)>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不均匀沉降数组<关节镜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临床、功能)>不均匀沉降数组>关节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均匀沉降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短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不均匀沉降术 关节镜清理
  • 简介: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体液分布情况与透析相关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发生的关系,为透析超滤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物电阻抗测量42例符合研究条件患者620次血液透析过程体液分布情况以及记录血压变化、低血压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2组透析前体液分布、血压变化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液分布指标与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的相关.结果620次血液透析过程共出现143次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为2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前细胞外液、透析前收缩压、总体水/体质量、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与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相关(P<0.05).进一步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发现,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判断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0(95%CI:0.632-0.727,P=0,000),以界值0.198ml/kg.min预测透析相关低血压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60.5%.结论高超滤速度、透析前高收缩压、低细胞外液、低总体水/体质量比值是透析相关低血压体液相关的危险因素,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可作为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体液分布 生物电阻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儿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预后的相关,探讨其对于疾病临床治疗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心肌损伤)31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心肌损伤)71例,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通过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预后的相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症状持续时间、用药时间相对更长(P<0.05),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cTnI)、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反应蛋白浓度(CRP)等各项指标相对更高(P<0.05)。RDW增高是引发心肌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RDW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患儿,其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血沉(ES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水平显著高于RDW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患儿(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重症肺炎患儿的预后存在相关,红细胞分布宽度越高,患儿的预后越差。

  • 标签: 重症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食物中毒的检验策略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收治2019年5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疾控中心细菌食物中毒病菌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选取2021年9月到2022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细菌食物中毒患者共80例,总结80例患者发生细菌食物中毒的季节,并分析病菌分布特点。结果 夏季细菌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发生率为50.00%,冬季发生率最低,发生率为6.25%。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占比最高,均为31.25%,人葡萄球菌占比最低,仅为5.00%。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是细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夏季是细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疾控中心应根据病菌分布特点、高发季节,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 标签: 疾控中心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菌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获得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现状,并对该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分布、药敏作出研究。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0年6月-2022年8月实行,在呼吸内科现有病例中遴择出4135份送检标本(痰液、肺泡灌洗液),且所属标本共培养出413例非发酵菌,后续统计中提及的项目为临床检出率、分布、药敏试验。结果:非发酵菌在现有送检标本的检出率为9.99%,并在菌种类型排行中,按照从多至少的顺序可划分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其他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统计中上述菌种的检出数据依次为72.88%、12.83%、7.99%、6.30%;非发酵菌构成分析中将所属菌种进行了占比排列,铜绿假单胞菌统计数据排行首位,其主要以黏液型、普通型、小菌落变异型为主,不动杆菌统计数据排行第二,其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等为主,其他非发酵菌统计数据排行第三,其主要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等为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统计数据排行末位;多粘菌素B与阿米卡星在治疗中会显著提升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在治疗中会显著提升不动杆菌属的敏感性,多诺环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在治疗中会显著提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敏感性。结论:充分分析非发酵菌的性质与特点,并结合各个菌种的临床药物敏感性,可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药风险。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 非发酵菌 药敏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腔隙脑梗死合并微出血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磁共振行常规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探测急性腔隙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单纯腔梗组62例、腔梗合并微出血组18例,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DW水平,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之间RDW水平的差异.结果腔梗合并微出血组、单纯腔梗组及健康体检组的RDW水平分别为13??59±0??65,13??18±0??73及12??61±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水平与CMBs病灶体积呈正相关改变.结论腔隙脑梗死合并微出血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存在一定相关,RDW水平随CMBs病灶体积呈正相关改变.关键词腔隙脑梗死;脑微出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中图分类号Q9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5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胆管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主要类型。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诊断为原发性胆汁胆管炎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体质特点、体质量分型等,将其分为A组(临床前期、无症状期),B组(症状期、失代偿期),两组各50例,对两组PB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中医辩证。结果:A组患者以气郁型、气虚型、阴虚型体质为主,B组患者以气虚型、阳虚型、血瘀型体质为主。结论:原发性胆汁胆管炎患者以气郁型、气虚型为主。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 胆管炎 中医体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研究方法,分析前庭偏头痛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眩晕病诊疗中心2020年4月-2022年6月的603例前庭偏头痛门诊病历,收集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等相关资料,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数统计、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前庭偏头痛以女性更为多见,男女比例为1:2.89,多见于50-69岁之间,春、夏两季最易发病,半数以上患者有头痛或眩晕家族史;前庭偏头痛发作时以头晕最为多见,伴随症状多有恶心(59%)、畏声(47.9%)、头痛(46.1%),情绪波动、睡眠障碍是主要诱发因素;中医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胃不和证(33.3%)、肝火上炎证(27.9%)、风痰上扰证(13.9%)、气血亏虚证(10.3%)、肾精不足证(12.3%)及痰瘀阻窍证(2.3%),性别、季节及诱发因素在不同证候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回顾性研究 中医证候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部分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压力均衡术)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护理措施.方法利用“不均匀沉降”理论,选取适合进行腓骨部分截骨术治疗退行骨关节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指导、病情观察,康复锻炼指导.结果12例患者腓骨部分截骨术手术顺利,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腓骨截骨术治疗退行膝关节骨关节病,通过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手术并发症,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是膝关节功能恢复和良好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关键词不均匀沉降腓骨部分截骨术(压力均衡术)膝关节骨关节病护理中图分类号R6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24-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耳鼻喉科门诊中耳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338例化脓中耳炎患者的耳道分泌物的分离培养结果和涂片镜检结果,统计涂片镜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病原菌的分布,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58株病原菌,分离出前5位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曲霉菌、铜绿假单胞菌、念珠菌,葡萄球菌耐药率前3位为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前4位为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坦因、头孢曲松。念殊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为0%。革兰染色后镜检共检出病原菌119例,敏感率35.21%,阳性预测值47.60%。镜检白细胞(〉30/低倍视野)189例,敏感率55.92%,特异性75.60%。结论本地区门诊中耳炎患者的病原体分布以葡萄球菌、曲霉菌、铜绿假单胞菌、念珠菌为主,涂片镜检有较高的敏感率和特异性,对耳分泌物的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进行监测对门诊罹患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中耳炎 病原菌 耐药性 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148例,记录腹膜炎发生率,统计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对药物耐药性。结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