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解脲支原体1型培养液为模板,PER获得其MB抗原保守区部分基因,进行体外表达和纯化。方法用ExPasy网上软件Protscale分析Uu14个血清型的MB蛋白结构特点及抗原特性,选定14个血清型均在该蛋白同一保守区域有较好的抗原性,针对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UU血清1型DNA为模板进行PER,获得其MB抗原基因相应的片断,克隆入表达载体经测序鉴定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以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准确扩增了解脲支原体1型MB抗原保守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QE30/MB抗原部分保守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成功表达并纯化。表达和纯化的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

  • 标签: 解脲支原体 MB抗原 表达 纯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保守手术法与药物保守治疗法各自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利与弊,为临床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至本院异位妊娠患者1480例,半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药物组。腹腔镜组770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保守手术患侧输卵管开窗术治疗;药物组710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药物治疗。腹腔镜组术中观察手术出血情况、两侧输卵管粘连情况、手术时间等,药物组观察用药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情况、持续异位妊娠情况、输卵管术后通畅情况,以及治疗后12~18个月的宫内妊娠率和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腹腔镜组住院时间(4±2)天,手术成功率96%,25例出现术后不良反应,输卵管通畅率83.8%,再次宫外妊娠率28.3%;药物组住院时间(12±4)天,成功率85%,输卵管通畅率59.7%,再次宫外妊娠率25.9%,药物不良反应者14.4%。血β-HCG下降速度腹腔组明显快于药物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具有微创、盆腔干扰少、疼痛轻、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但术中对输卵管有一定的损伤,影响输卵管正常功能;而药物治疗虽然具有费用少、简单、无需手术等优点,但治疗时间长、不稳定因素多,且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因此,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要求选择最优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 甲氨蝶呤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腹腔镜保守手术与药物保守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该院收治 9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血清 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 95.00%明显高于药物组 7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 1年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率为 2.50%明显低于药物组 17.50%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较药物保守治疗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输卵管畅通率,降低再次发生异位妊娠风险,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保守手术 药物保守 异位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及保守性手术治疗对再生育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异位妊娠患者88例(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随机分为保守性手术治疗的观察组(44例)与保守治疗的对照组(44例),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及再生育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恢复时间短,再生育结局好,P<0.05。结论:给予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缩短病程,加快患者恢复,且获得较好的再生育结局,整体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值得借鉴。

  • 标签: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保守性手术 再生育结局
  • 简介:目的比较HBVS基因与HCV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融合基因免疫与联合基因免疫的效果,为HBV和HCV融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同时含HBVS基因与HCVC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SCpcDNA3.1、含HBV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SpcDNA3.1、含HCVC基因真核表达质粒CpcDNA3.1分别免疫小鼠;将SpcDNA3.1+CpcDNA3.1联合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和抗HCV。结果无论是抗HBs和抗HCV阳转出现的时间、阳转率和体液免疫应答强度,融合基因免疫都优于联合基因免疫:融合基因免疫的抗HBs的应答强度低于SpcDNA3.1质粒的免疫,抗HBc的应答强度高于CpcDNA3.1质粒的免疫。结论HCVC基因或其表达产物对HBVS基因或抗原的表达和提呈有抑制作用;HCVC基因与HBVS基因相融合,更有利于HCV核心蛋白的提呈。

  • 标签: 融合基因免疫 联合基因免疫 C基因 效果研究 pcDNA3.1 真核表达质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宫外孕保守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主要观察对象,在数字随机性原则的基础上将患者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甲氨蝶呤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甲氨蝶呤注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方剂治疗,对两种不同保守治疗模式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药方剂联合治疗宫外孕的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明显高于对照组(28%),即甲氨蝶呤注射联合中药方剂治疗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更好。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外孕保守治疗中采用甲氨蝶呤注射联合中药方剂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疗程,总体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宫外孕 保守治疗 甲氨蝶呤 子宫内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宫外孕保守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湖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2004年1月~1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行急诊手术,131例用保守方法治疗,其中7例保守治疗失败改为手术。结论在对宫外孕患者选择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要把握保守治疗的适应证,规范用药,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症、肝肾功能、血常规及腹痛变化,并动态监测血β-hCG值和B超情况。

  • 标签: 异位妊娠 药物治疗 失败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探讨其治疗的恰当指征。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并能够保守治疗的患者58例,采用甲氨蝶呤及口服米非司酮的联合治疗方法。结果经治疗后保守治疗成功者51例,失败者7例,总治愈率为88%。结论对于部分早期诊断,症状较轻,未破裂的异位妊娠的病例,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