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医疗机构公费医疗费用的补贴由原来的按床位拨款或实报实销的方式,逐渐过渡到按单病种最高限额的方式进行结算,特别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费用结算更是如此。因此研究单病种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对各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从而对降低病人负担、提高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医院管理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 简介: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大家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费用是医疗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医疗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影响医疗费用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因而医疗费用的控制焦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

  • 标签: 药品费用 中药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 公费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以用药频度(DDDs)、金额、构成比、日均药费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03至2005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逐年增长,而占购药金额比例下降.DDDs则保持稳定。3年中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一直最高。DDDs排序前10位大多为口服一线抗感染药。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广泛,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使用分析 DDDS 构成比
  • 简介:目的:评价临床常用的三维抗菌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感染时的最低费用治疗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方法(CEA),探讨诺氟沙星与头孢克洛,诺氟沙星与安普索,诺氟沙星与青霉素钠治疗性支气管炎伴感染时的费用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为78.05%,费用3514.84元,B组临床有效率为76.00%,费用2760.30元,C组临床有效率为79.49%,费用2422.75元。结论:诺氟沙星与青霉素钠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较高,费用最低。

  • 标签: 急性支气管炎 费用-效果分析 诺氟沙星 头孢克洛 安普索 青霉素钠
  • 简介:数字X线摄影即(DR),是计算机数字化能力与常规X线摄影相结合的产物,是精密复杂的医疗设备。如何保证DR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其效率,保证图像质量的稳定,对我们平时正确使用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于2003—05月使用KODAKderectviewDR5000系统(胸部DR)和HOLOGICepexDR-4110系统(全身DR)至今有二年,我们认为在使用和维护DR中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 标签: 数字X线摄影 使用 养护
  • 简介:对我院肺部感染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调查,以考查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调查的140份病例中所应用的抗菌药物有19种,合理应用者占78.95%,不合理应用的占21.05%,不合理应用的类型主要有:给药时间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物作用 合理用药 肺部感染 调查
  • 简介:目的研究0.1%利福平滴眼液有效使用期限.方法配制以pH5.4、pH6.4、pH7.4的3种硼酸盐缓冲液为溶剂的利福平滴眼液,贮存温度为4~10℃避光条件,观察其性状、测定pH值、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确定最佳的pH值和有效使用期限.结果3种pH值硼酸盐缓冲液的利福平滴眼液的性状、含量、及pH值稳定性均较好,有效使用期限均可定为6个月.结论pH7.4的硼酸盐缓冲液配制的0.1%利福平滴眼液有效期长,稳定性好,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利福平滴眼液 有效使用期限 实验 临床观察 含量测定 PH值
  • 简介: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是1981年由法国Roussel-Vclaf药厂首家生产的一种抗孕酮(P)的药物.在临床上它主要应用于终止早孕、引产、事后紧急避孕等.近年来研究发现,MIF是一受体水平甾体类激素拮抗剂,具有抗肿瘤,增强抗癌药物疗效及其它临床新用途.MIF所需浓度低,对人体无明显副作用,因此有较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本文综述MIF在传统用于终止早孕、引产、事后紧急避孕以外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 标签: 米非司酮 孕激素受体 孕激素
  • 简介:鞋袜潮湿是部队冬季发生足部冻伤的重要原因,而在居室内烘干鞋袜又是污染居室环境的主要因素。为解决既能烘干鞋袜、又不污染环境的问题,我部大部分新建的楼房兵舍均设有鞋袜烘干室。经3年使用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观察 连队 足部 冻伤 烘干室 效果
  • 简介: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实践和运用中收到了良好的疗效,但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从临床验证及临床报道反应的情况看,使用中药注射时尽尽量单纯配用,确需复合用药时,应谨慎配伍,避免药液混合后内毒素增加及微粒增多等不良现象,同时应具备一定的中医辨证常识,正确使用中药注射剂,否则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目的,甚至会使病情加重。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