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培训模式在柳州市社区居民防灾应急能力普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柳州市社区居民210名为观察对象,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05名,开展原灾害培训模式,实验组105名,开展综合培训模式。结果:实验组社区居民灾害逃生技能、急救能力、呼救流程方法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培训模式 社区居民 防灾应急能力 培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二门诊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其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36%>82.73%)、治疗依从性(93.63%>80%)以及健康教育、环境管理、风险控制以及护理操作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护理差错发生率(1.82%<9.09%)相对更低(P<0.05)。结论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获得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充分保障其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门诊输液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针对患者情况展开护理干预,而后分析患者干预前后在血压控制水平与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变化。结果血压控制率从51.25%上升到92.5%,p<0.05;在饮水、情绪控制、运动锻炼、体重控制和戒烟酒等生活方式改善上,干预后的比例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血压与整体病情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护理干预 生活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我院接收的104名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接受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86.7%,整体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1%,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结论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时使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且中药的成本相对西药来说更低,副作用也低于抗生素,因此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过程中应使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方式。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国家三级乙等医院,是受人事部、卫生部表彰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手外科是其重点专科之一,于1995年3月建科,设床位50支,医护人员22名,有肌电图室、理疗室等,是山西省第一家成立的完整的手外科临床科室。

  • 标签: 第三人民医院 手外科 阳泉市 三级乙等医院 先进集体 卫生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普通外科治疗中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0例外科患者,对这些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其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分离出来,并分析导致其切口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在我院收治的980例外科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1例,占总人数的3.16%。其中出现Ⅰ类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出现Ⅱ类和Ⅲ类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8例。分析其发生感染的原因可知,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的肥胖程度、性别、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结论在对外科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外界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其发生切口感染。医护人员在完成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 标签: 普通外科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427-02
  • 简介:1996年5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第一届“药学发展奖”(军内)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工程院院长朱光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高潮、总后勤部卫生部傅征副部长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袁天锡、王志清、陈寅卿、黄乔书、胡圣榆、马剑文、孔英梅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委员,第一届“药学发展奖”获奖人员及来宾共100多人。

  • 标签: 药学发展 人民大会 中国科学技术 发展基金 医学科学院 技术协会
  • 简介: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性别、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率居首位,占45%,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位于第2位,占25%;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50%;给药途径中,由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80.7%。结论应继续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和保障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监测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