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误诊为银屑病,总结治疗期间产生误诊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病患的 辅助检查资料,如血液、临 床 表现等。结果 2 例病患就医之前都以 “银屑病”在外院治疗,未愈,对其中 1 例病患来院后 查梅毒 系列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 为 为阳性,滴度 1:32 ,梅毒螺旋体 颗粒 凝集试验 (TPPA) 阳性 。驱梅治疗后皮损消失。结论 : 因为诊疗期间未能把 梅毒与银屑病样皮损联系到一起,未实施必要的血液学检查对病患梅毒的可能性进行排除,今后遇见相似的病患应引起医生的高度关注。

  • 标签: 二期梅毒 误诊 银屑病
  • 简介:目的探讨"法"行耳廓再造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第1手术:切取右侧第6~8肋软骨,制成具有三层结构的自体肋软骨支架;应用"双瓣"技术,以残耳根部为蒂,将后方乳突区无毛发的皮肤掀起,形成皮瓣,耳后筋膜瓣的范围扩大至发际线内3.5~4cm,呈半圆形。将肋软骨支架移植于"双瓣"之间,进行耳廓再造。第2:利用剩余的残耳组织,重建耳轮脚、耳屏和耳甲腔等耳廓亚解剖结构。将残耳上半部制成"V"形耳轮脚皮瓣;将中部残耳组织制成半圆形耳屏皮瓣。同时将上半部残耳软骨雕刻成圆锥状,与再造耳的耳轮末端缝合固定,耳轮脚皮瓣转位覆盖,形成耳轮脚;将中部残耳软骨修剪成半圆形,用耳屏皮瓣包裹再造耳屏。切除耳甲内多余组织,进行加深,创面植皮覆盖。结果2007年至2010年,采用"法"实施耳廓再造71例。经过0.5~3年随访观察,再造耳位置适当,大小与健侧基本一致;皮肤颜色与面部接近,随时间延长皮肤感觉逐渐恢复;支架无吸收及变形,再造耳廓的立体结构良好、外形自然;颅耳角与对侧相似,耳后瘢痕不明显。结论"法"耳廓再造术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易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 耳前皮瓣 筋膜瓣 肋软骨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5月至2018年5月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累及腹腔内脏动脉的主动脉夹层进行手术中接受复合手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腹主动脉破口完全隔绝,2例假腔延迟显影,破口位于髂动脉,其余假腔不显影。术后无截瘫、内漏、出血、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并发症。手术后随访0.5~3年,患者人工血管及支架内血流均通畅,5例患者假腔完全血栓化,1例患者因髂总动脉远端有破口假腔未完全血栓化,因假腔未见增大,未做处理,继续观察。结论复合手术能简化传统手术治疗方法,扩大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范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复合手术 主动脉夹层 二期手术
  • 简介:我院于1988年6月~2001年6月收治的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6例,行手术并放复位,螺栓内固定,带蒂腓骨(长)短肌腱的一半经外踝及胫骨远端隧道重建下胫腓韧带术,疗效满意.

  • 标签: 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 二期手术 手术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肾镜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患有肾结石的患者 98 例,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采用一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结石去除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结石去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5 )。 结论 在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患者时,采用经皮肾镜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而且能够提高结石去除率,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二期经皮肾镜 经皮肾镜术 残石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OSPVE)后对不宜手术切除的肝细胞性肝癌(HCC)切除的可能性。方法:32例不宜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POSPVE,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各肝叶体积及预计肝切除率的动态变化,手术切除率等指标。结果:手术成功30例(93.8%),右侧门静脉支栓塞后右肝体积逐步减少,左肝体积逐步增大,术前,术后1w,2w,3w时的预计肝切除率分别为66.6%,65.5%,62.9%,60.0%,术后2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隐痛(26例),低热(19例),恶心哎吐(7例),有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减退,AST由术前(44.6±5.3)IU/L,至术后1d(56.2±7.6)IU/L,术后3天(51.4±5.5)IU/L,ALT由术前(58.4±7.4)IU/L,至术后1天(62.8±9.6)IU/L,术后3d(60.2±8.5)IU/L;TBIL由术前(14.6±5.3)μmol/L至术后1d(19.1±8.6)μmol/L,术后3d(17.4±7.7)μmol/L,PT由术前(82.6±6.3)%,至术后1d(78.6±8.2)%,术后3d(75.3±6.4)%,术后2w-4w,14例(43.8)%完成了肝癌肝切除手术。/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穿刺POSPVE简便易行,可扩大肝癌肝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门静脉栓塞 二期切除 肝细胞性肝癌 超声引导 经皮肝细针穿刺术
  • 简介:目的临床分析32例三维立体耳支架成形在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从2001年~2005年对32例小耳畸形患者应用自体肋软骨全耳再造法进行耳廓再造共33个,手术Ⅰ为耳解剖结构三维轮廓再造,Ⅱ为颅耳角再造。结果本组32例,30例手术效果满意,2例外耳轮软骨尖端弹开外露,行外露软骨再固定,局部皮肤转瓣缝合,痊愈。随访3个月-4年,再造耳廓具有个性化的三维立体轮廓。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成形进行的耳解剖结构轮廓再造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再造耳廓具有个性化的三维立体轮廓,拥有良好的颅耳角,能承受日常生活压力。

  • 标签: 小耳畸形 全耳廓再造 耳支架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口床准备及缝合处理造口皮肤黏膜深部分离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造口皮肤黏膜深部分离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伤口床准备以及缝合造口治疗。结果参照组治疗有效率差76.67%低于观察组的9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以及造口轻度狭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皮肤黏膜深部分离患者进行伤口床准备以及缝合处理造口效果理想,有助于回缩造口黏膜向上提拉,缝合固定,有效处理造口皮肤粘膜分离后回缩产生渗漏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二期缝合处理 伤口床准备 造口皮肤黏膜深部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乳房再造手术,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2.1±0.6)年,所有患者的再造乳房外形满意,手感良好,效果较好,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应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术中,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假体 乳腺癌 二期 乳房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经皮经肝胆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7年6月间作为研究病例选择时间段,选择其中58例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采取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实施经皮经肝胆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小切口胆囊切除,各29例。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为(4.8±1.3)cm,住院时间为(5.1±1.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在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应用PTGD联合小切口胆囊切除疗法可得到有效治疗效果,同时也更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高龄 高危 急性梗阻性胆囊炎 胆囊穿刺引流 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
  • 简介:脐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为小儿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逐渐减少,大多数可在1岁内自愈,罕有发生嵌顿者。本院曾收治2例在婴儿脐疝嵌顿患儿,报告如下。

  • 标签: 疝嵌顿 婴儿期 脐疝 肠梗阻 先天性发育缺陷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陈化浊汤治疗 痛风缓解 的效果。 方法: 选取 58 例通风缓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 别嘌醇 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陈化浊汤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随访一个月的血尿酸水平和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血尿酸降低情况、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P > 0.05 ),一个月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情况稳定,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治疗痛风缓解时,应用陈化浊汤能够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而且不易反弹,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痛风缓解期 二陈化浊汤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