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放疗后家庭护理中应用远距照护对阴道冲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行宫颈癌放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常规出院指导)与分析组(远距照护),并对2组的阴道冲洗依从性与冲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出院3个月后复查,可知分析组患者的阴道冲洗依从性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远距照护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的家庭阴道冲洗依从性,在改善冲洗有效率上同样具有显著效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远距离照护 宫颈癌 放疗 阴道冲洗 依从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自1995-06-2004-12共收治铁砂枪伤46例,其中近距离枪击(3米内)造成严重多发伤的7例,约占15%。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男性,年龄18~52岁,枪击距离2cm~3m,受伤到入院时间40min~2h。入院时全部并发创伤失血性休克。皆为多发伤,其中胸腹联合伤3例,均伤及肺及膈肌致血气胸,1例并发膈疝;腹腔多脏器伤6例,

  • 标签: 铁砂枪伤 近距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介绍应用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中远节软组织缺损。方法自2006年11月-2008年7月应用以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血管蒂的皮支皮瓣修复中远节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术后11例皮瓣10例顺利存活,1例术后皮瓣瘀紫,行远端放血,肝素棉球湿敷后好转,3周后皮瓣中远部脱痂愈合。术后随访3~6月,皮瓣修复的肢体外观、色泽、质地满意,虎口开大功能良好。结论食指近节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以在切取皮瓣时蒂部明确带入了皮支及其伴行静脉,并以伴行静脉为主要回流,可减少无效筋膜组织的携带量,对于改善外观、减轻术后对血管蒂的压迫都有明确的优点。

  • 标签: 食指 皮瓣 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polypoidadenomyoma,APA)宫腔镜病灶切除后孕激素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33例APA的临床资料。年龄22~52岁,平均36.0岁。20例无妊娠史,12例合并不孕症。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病理诊断APA,其中23例(69.7%)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内膜增生21例,癌变2例。术后均辅助孕激素治疗,包括口服醋酸甲羟孕酮18例(54.5%),口服炔诺酮7例(21.2%),口服地屈孕酮或黄体酮7例(21.2%),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1例(3.0%)。结果术后随访12~119个月,(58.3±26.7)月。1例因原发宫颈的神经内分泌癌晚期多脏器衰竭死亡。APA复发3例(9.1%),无一例发展为癌。妊娠12例次(包括5例辅助生殖助孕),有生育要求者中妊娠率61.1%(11/18),其中7例为不孕症患者。结论APA经宫腔镜完整切除病灶后,孕激素长期治疗是年轻APA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行方案。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宫腔镜 孕激素治疗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中远期严重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3月本院治疗的44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的资料。结果主要并发症包括内漏、支架远端内膜撕裂、逆行夹层、脑梗死、支架移位、支架植入假腔、下肢缺血以及支架断裂。治疗方法为再次TEVAR治疗或开放手术治疗。34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未愈。术后30天死亡率为2.3%(1/44)。随访时间2~45个月,平均23.5个月,并发症的总死亡率为6.8%(3/44)。死亡原因为脑梗死及主动脉瘤破裂。结论TEVAR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导致的并发症有不同的后续治疗问题。严格的术前评估,合适的支架选择及专业化的腔内手术技术能够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脆性骨折(OVCFs)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的OVCFs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腰椎骨密度、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代谢指标、手术入路、麻醉方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情况。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得出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0例老年OVCFs患者中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3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与吸烟史、术中骨水泥使用剂量、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程、手术入路、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骨水泥使用量,骨水泥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史。

  • 标签: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 简介:背景:研究显示,速滑运动员国际级健将组表现出较国家健将组更合理的关节肌力特征;另一项研究还显示,力量指标与成绩高度相关,说明速滑运动员的下肢关节肌力特征与专项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力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训练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揭示项目特征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中国4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分别编号为1,2,3,4,均为国际健将)下肢髋、膝、踝3个关节进行向心等速测试。正式测试前,运动员在各测试角速度下进行3次亚极限强度的适应性练习,间隔2min后开始正式测试。在参考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测试角速度定为低速60(°)/s和高速180(°)/s。低速重复5次,高速重复7次,屈伸循环进行,不同速度间隔5min,各速度屈伸阶段均取最高值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①高、低速测试间,踝关节及膝关节各数据有良好对应关系,但髋关节没有;②踝、膝关节峰力矩随速度增长下降,平均功率随速度增长而增长;③速度对踝、膝关节肌力比有影响,但对髋关节没有;速度对峰力矩角影响较小;④运动员2屈、伸肌表现均较好;运动员1左、右腿平衡性有待提高;运动员3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运动员4膝关节肌力发展较好,但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⑤中国优秀运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得到全面发展,但髋关节较差;优秀运动员峰力矩更大,肌力比有专项特征,左、右腿膝关节峰力矩平衡性较好,峰力矩角稳定,且符合专项特征,优秀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肌力具有共性特征,但应重视其髋部肌群肌力的全面发展。

  • 标签: 速度滑冰 等速肌力 峰力矩 平均功率 峰力矩角 组织构建
  • 简介:利用基于凹点搜索和最短距离的构造分离线的方法分离串联淋巴细胞时,需要自动实现相应凹区域的配对。对于两个细胞粘连的情况,由于恰好存在两个凹区域,故不存在自动配对问题;对于三个细胞串联、存在三个凹区域的情况,通过判断分离线是否与核心三角形相交实现自动配对;对于三个细胞串联、存在四个凹区域的情况,先计算各凹区域到核心钝角三角形的最短距离、同时获得四个端点,然后利用其坐标与核心坐标的关系进行自动配对。设计的分离方法能够满足两个细胞粘连和三个细胞串联情况的准确、快速、自动分离。

  • 标签: 粘连细胞 自动分离 最短距离 凹点 自动配对
  • 简介:目的:探讨R0切除且无远处转移胃癌患者上下切缘距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81例,分析上下切缘距离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血管侵袭、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胃癌组织类型、肿瘤位置、手术方式的关系。比较不同上下切缘距离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上切缘距离增大与肿瘤大小〉5cm、TNM分期、肿瘤部位、胃癌组织类型显著相关(P〈0.05);下切缘距离与肿瘤大小〉5cm、有血管侵袭、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胃癌组织类型显著相关,(P〈0.05);上切缘≤3cm的患者5年随访期中位生存时间48个月,显著的高于上切缘〉3cm的患者的46个月(P〈0.001);下切缘≤3cm的患者5年随访期中位生存时间45个月,显著高于下切缘〉3cm的患者的44个月(P〈0.001)。结论:胃癌术后上下切缘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等因素显著相关,上下切缘〉3cm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上下切缘≤5cm者。

  • 标签: 胃肿瘤 切缘 预后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髖白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数据均是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截取的,以我院收治的60例髋白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例作为本次实验数据的提供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展开回顾性分析,均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arris功能评分对比治疗前更高,p<0.05;术后,60例患者中切口愈合情况均属于一期愈合,术后无下肢静脉血栓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髖白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髋关节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已行髋臼骨折术后确诊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从我院已行髋臼骨折术并确诊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中选取97例纳入研究(时间:2019.6-2020.6),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48、49例,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和研究组各行保守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中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ris评分并无明显差别(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Haris评分治疗后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介入治疗中联合棘突球囊与药物球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冠脉造影中出现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应用棘突球囊、药物球囊联合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后扩球囊介入治疗,观察介入治疗后管腔残余狭窄率,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率、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行介入治疗后,研究组出现管腔残余狭窄占比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研究组出现冠脉支架内再狭窄、MACE事件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介入治疗中使用棘突球囊与药物球囊联合介入治疗,可显著改善冠脉管腔面积,减少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减少心脏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提升介入治疗效果。

  • 标签: 棘突球囊 药物球囊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在控制饮食、降血糖、运动治疗等综合方案的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和中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均减少,观察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65.8±21.8)u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60.3%、57.1%,中远期疗效稳定,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远期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养阴活血法 综合方案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排泄率 中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