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对医院中心机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实行浅谈,发现常见的问题为管理问题、资金问题、软件更新问题。然后,对医院中心机房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加以分析,对医院中心机房信息化建设策略进行研究,能从不同渠道为出发点加强医院中心机房信息化建设。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建设 中心机房 建设
  • 简介:目的:观察推拿督脉与点揉夹脊穴联合核心肌力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3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的174例患者随机并结合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理疗、牵引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拿督脉与点揉夹脊穴联合核心肌力锻炼,住院2w为一个疗程,出院后对照组进入正常生活,治疗组进入正常生活继续配合核心肌群训练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10周的VAS评分、ADL评分、JOA评分等的变化,并进行组内、组间比较,以及临床近期与远期疗效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ADL评分、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w后的VAS评分、ADL评分、JOA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VAS评分、ADL评分、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相近,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与点穴联合核心肌力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推拿督脉 点揉夹脊穴 核心肌力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在输液中行小剂量的静脉注,是临床上临时给药或抢救病人常用的给药途径。通常选择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但在分离接头的过程,由于物理的空吸作用很容易在其两端产生微小气泡,随着静脉注和输液进入静脉,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

  • 标签: 静脉推注 消除 微量空气 方法
  • 简介:载人离心机是航空航天医学专用大型地面实验设备。世办上第一座载人离心机1935年建于德国柏林。随后于上世纪40~60年代,航空航天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相继建造,现代高性能载人离心机的发展趋势是全任务动态环境模拟载人离心机的研制与应用。大型高性能载人离心机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生理学、工效学的研究与训练以及航空航天临床医学鉴定。

  • 标签: 载人离心机 航天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重症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病历资料,抽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本院接诊的160例内科重症病房(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完善病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60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有高血糖,占62.5%高血糖比血糖正常患者死亡率高;HbAlc≥6.5%比HbAlc<6.5%的患者死亡率高;HbAlc<6.5%,有糖尿病病史患者与无糖尿病病史患者死亡率无差异。HbAlc≥6.5%的患者,不管有无糖尿病病史,血糖>10mmol/L时,死亡率普遍增加。结论ICU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高血糖与预后不良有关。高血糖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都要积极治疗,长期将血糖控制在HbAlc(糖化血红蛋白)<6.5%,对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可能产生有利作用。

  • 标签: ICU急性心机梗死 血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自制结器丝线结扎胆囊管和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513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利用自制结器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4例成功行三孔法;19例行四孔法,其中12例行胆囊大部切除;19例放置腹腔引流管;10例中转开腹手术;全组均痊愈出院,无腹内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安全结实可靠,避免了金属夹残留,成本更低,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检查自制推结器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全身麻醉技术的日趋成熟发展,氧合已经成为麻醉诱导期插管前的必要环节之一。通过氧合的应用能保障患者麻醉诱导期插管窒息时血氧饱和度稳定,预防麻醉插管导致的并发症,降低全身麻醉带来的风险。本文对氧合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浅述,期望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期 预氧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和分析逆法肿瘤剜除术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共计7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成立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应用逆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留置导尿时间情况。结果经过结果对比和分析可以显著发现,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穿孔或改开放手术,无大出血及液体外渗、电解质紊乱和输血等。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留置导尿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无法病检切缘处黏膜有无肿瘤残留及就侵犯,而观察组患者切除肿瘤标本完整取出,术后病检黏膜处及肌层均未见肿瘤侵犯。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应用逆法治疗浅表膀胱肿瘤,可以较好地弥补和改善原有治疗方法不足之处,提升治疗有效性,降低临床复发率,术后可进行病检,综合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逆推法肿瘤剜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分诊管理运用优化服务流程联合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门诊部在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工作的50名工作人员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分流管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服务流程联合风险管理,分析两组工作人员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 分诊管理 优化服务流程 风险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同期量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病患6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对病患采用全脑照射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组对病患采用同期量放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患总体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和位生存期。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9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7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患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脑转移瘤病患采用同期量放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病患住院时间,延长其生存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同期推量放射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微量泵注心血药物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16年 1月 ~2018年 2月在我科住院使用微量泵注心血药物治疗的患者 140例,随机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药物配制浓度错误、微量泵推进速率设置不当、静脉炎、微量泵故障、微量泵附件不配套和静脉血回流处理不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 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注心血药物治疗的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微量泵使用过程不 良情况的发生率。

  • 标签: 微量泵推注 心血管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量泵注心血药物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我科住院使用微量泵注心血药物治疗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微量泵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药物配制浓度错误、微量泵推进速率设置不当、静脉炎、微量泵故障、微量泵附件不配套和静脉血回流处理不当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量泵注心血药物治疗的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微量泵使用过程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 标签: 微量泵推注 心血管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底荧光造影剂注针头的改进与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眼底造影患者64例,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2-3ml,在2-5s内完成静脉的注射。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有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喉咙发炎、皮肤黄染以及四肢皮肤荨麻症合并综合征等情况,医护人员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其他患者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结论 眼底荧光造影剂对眼底疾病检查方面是安全可靠的,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才能应用。结论眼底荧光造影技术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静脉注射造影剂。在临床上如果使用改进过的7号输液管针头,效果会更好。

  • 标签: 眼底荧光造影剂 推注针头 改进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