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老妈今年八十有三,在家乡也算是“寿星”了。多年来.老妈独创了一套养生保健的方法。她的养生心得只有12个字:“不生气,装糊涂,勤折腾,拾童心。”

  • 标签: 寿星 养生保健 不生气
  • 简介: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乳腺纤维腺瘤多为单发,但有15%~20%的患者为多发。以往外科手术方式常选择常规的放射状切口,疗效可,但手术创伤大,术后留下较长的手术疤痕,特别是多发纤维腺瘤患者术后严重影响乳腺的美观圆。乳晕切口是新型的手术方式,其疗效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次研究观察了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疗效,并与常规的放射状切口治疗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放射状切口 切口治疗 乳晕切口 疗效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96例绝经后妇女取前应用乙烯雌酚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2012年12月绝经后在本院行取手术的妇女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绝经后妇女在行取手术前未应用任何药物,研究组48例绝经后妇女在行取手术前应用乙烯雌酚。对两组妇女行取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绝经后妇女的宫颈口松弛程度、疼痛耐受度、取成功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研究组妇女各项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妇女,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在进行取前,短期服用乙烯雌酚,在取手术中可有效减轻女性的疼痛感,且安全度较高,并能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取环前 乙烯雌酚 临床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急诊处理与手术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共37例,门(急)诊根据外伤史及体征确诊26例,其中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接诊后行气囊止血带止血12例,肱动脉损伤压迫腋窝及上臂止血点2例,股动脉损伤压迫腹股沟处止血点4例。以无菌纱布块加压包扎止血3例。对闭合性损伤暂不行止血带止血。所有患者经手术探查均证实为大血管损伤。3例一期行截肢术,其余行血管修复手术。股动脉损伤或伴股静脉损伤5例均行股动静脉修复,腘动脉损伤或伴静脉损伤10例均行腘动脉修复,修复腘静脉4例,胫前后动静脉损伤仅修复动脉。肱动静脉损伤均行肱动脉修复,桡动静脉损伤8例均行桡动脉修复。结果:门诊确诊率70%。气囊止血带使用率在开放性损伤病例中达39%。动静脉损伤(受伤至通血)时间:〈6h15例,6~8h11例,9~12h4例,〉12h3例。未通血4例。术后72h内共5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行局部烤灯照射,热敷后2例消除,3例探查改行静脉移植修复后血供恢复。7例术后2~3周复查超声多普勒探测均提示血流正常。随访6~12个月,均未见肢体缺血表现,远端动脉搏动良好。6例遗留缺血性肌挛缩,4例截肢,截肢率11%。结论:肢血管损伤的救治原则是早期快速诊断,早期正确止血,早期修复血管,早期治疗并发症。

  • 标签: 血管损伤 早期诊断 急诊救治 血管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多黏膜切除术(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食管癌以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13例早期癌、30例癌前病变)共51个病灶经术前内镜检查及黏膜活组织检查证实后行MBM治疗。术后1、3、6、12个月门诊行内镜检查并于原病灶处进行活组织检查,以后每6个月定期复查内镜。结果43例患者共行52次MBM,共切除标本180份;切除病灶大小为10mm×8mm~25mm×23mm;手术时间为(37±5)min。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2.2%(47/51)。4例未完全切除病灶的患者中,1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侵犯黏膜下层,切缘见癌细胞浸润而追加手术治疗;1例鳞状上皮癌患者术后2周追加放射治疗;其余2例患者追加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52次MBM术中出现4次创面出血,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食管穿孔。1例患者术后10d发生延迟性出血,行APC止血;1例发生食管轻度狭窄,无需扩张治疗,6个月后逐渐恢复。手术前后病理检查结果准确率为51.0%(26/51)。43例患者随访1年,3例复发,复发患者行MBM或APC治疗,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MBM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简便、安全、有效,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食管肿瘤 早期 癌前病变 多环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并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2013年1月内我院骨外科接收的肢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抽取10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开展专项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护理效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开展护理前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8例患者中有98例(90.74%)患者基本痊愈,8例(7.41%)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2例(1.85%)患者骨折部位愈合后畸形,上述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前相比,病情明显恢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率,降低术后肢体功能障碍与畸形发生的概率,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 标签: 四肢 开放性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及磷酰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4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多西他赛75mg/m2,d1;阿霉素50mg/m2,d1;磷酰胺500mg/m2,d1;q3W。在多西他赛给药前12、6小时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mg,2次/天,连续3-5天,21-28d为一周期,2个周期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一次评估。结果48例患者中CR5例(10.42%),PR19例(39.58%),SD20例(41.67%),PD4例(8.33%),总有效率50%;缓解期为(4.5±2.9)月,1年生存率58.33%(28/48)。该药物组合的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好,副作用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多西他赛 阿霉素 局部晚期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肢长骨骨折采用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肢长骨骨折并施行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将坏死的组织、死骨彻底清除。将髓腔内的炎性组织、脓液刮掉。切除窦道和瘢痕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苯扎溴铵反复冲洗,将骨折完好复位,纵向加压,加施外固定架。取出内固定,清创后,用VSD将创面覆盖住。创面修复须待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之后实施。对于严重的创面感染,用万古霉素(或其他光谱抗生素)骨水泥置于创伤之内,如果有骨坏死,要先填塞以骨水泥,将感染控制住,之后再进行骨骼的重建。术后患者再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以便更好回复功能。结果患者中创面良好愈合21例,感染复发8例,严重感染截肢1例。其中,7例保留了内固定。经过半年至1年的随访,效果不错。结论外科治疗肢长骨骨折内固定的术后并发感染技术,正在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在临床上,医师应注意灵活应用,个体化治疗,以便更好地治愈感染,消除病患带来的损害。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感染治疗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肢血管损伤患者86例,回顾其临床资料,其中67例开放性损伤,19例闭合性损伤,采用血管移植等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本研究中86例患者81例修复成功,占94.19%。其中2例因出现严重肾衰竭,抢救无效死亡,3例下肢损伤严重,经血管修复后形成血栓,下肢坏死而截肢。对81例成功患者进行3个月~3年的随访,随访期间73例患者肢体功能良好,无间歇性跛行,5例出现下肢溃烂,进行二次清创后肢体存活,但功能未完全恢复,3例遗留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功能满足一般自理要求。结论对肢血管损伤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成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四肢损伤 血管移植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肢创伤并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32例肢创伤并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全部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清创扩创术,同时在7天后再次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初次细菌学培养共培养细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8株,占64.15%,革兰阳性杆菌38株,占35.85%(P<0.05)。对32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0.5)年。恢复良好,无复发和因骨不连而再次骨折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50.0±4.8)天;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7.1±1.2)个月。32例患者愈合后各关节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做好细学培养和药敏试验,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及时换药、通畅引流、清创扩创,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给予敏感抗生素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四肢 切口感染 损伤 观察
  • 简介:2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英文摘要是一篇可以离开论文而独立存在的短文,常被收录进数据库及文摘杂志,英文摘要与论文一样,应在其题名下方"列出全部著者姓名及其工作所在单位"。这是体现著者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如果只列出前3人,就等于剥夺了其后著者的署名权,这是违反《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的。2.1作者姓名的写法GB7714-87规定,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中国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标以等角码与下所注工作单位相对应。

  • 标签: 英文摘要 医学论文 书写规范 作者姓名 著作权法 工作单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之后的感染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本医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肢长骨骨折固定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并且对其进行术后回访。结果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有20例患者发生了感染,但是在经过清创缝合,将内固定取出以外固定支架代替之后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然后植入抗生素骨水泥,皮瓣或游离植皮进行修复创面以及其他相关治疗。结论创面愈合11例,复发3例,截肢1例;保留内固定5例.

  • 标签: 四肢 长骨骨折 内固定术 感染 临床治疗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肢关节滑囊炎的效果。方法2008年4月~2011年3月,关节镜下滑囊切除术治疗肢关节滑囊炎17例,其中膝关节髌前皮下滑囊炎13例,肘关节鹰嘴皮下囊肿2例,股骨大转子滑囊炎2例。结果手术时间23~60min,平均32min。术后3~7d出院,平均4d。17例随访2-19个月,平均9.6月,1例外伤性髌前滑囊炎术后3周复发,余患者均愈合良好,皮肤无明显瘢痕,无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肢较大的关节周围滑囊炎效果良好,体表切口小,恢复快。

  • 标签: 关节 滑囊炎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接骨散治疗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7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复位和手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和复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接骨散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71.4%,p<0.05,差异统计学显著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71.4%,p<0.05,差异统计学显著。结论使用接骨散治疗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的50例肢骨折的患者进行可膨胀内钉治疗。50例患者中有3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0~75岁之间。其中开放伤的患者有7例,骨折不愈合的患者有11例,病理性骨折的患者有6例。结果本次试验的50例患者手术时间均在35~200分钟之间,平均时间为90分钟,并且50例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50例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均在30~1500ml,平均出血量为278ml,手术中患者透视平均进行4.9次1。结论可膨胀髓内钉再治疗肢骨折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的发生率小的特点,适用于治疗肢骨折,应在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可膨胀内钉 四肢骨折 并发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疗法对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间接诊治疗的72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联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疗法治疗中,Hp的根治率92.5%,症状有效率85%,与对照组的62.5%及68.75%相比较,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且联疗法治疗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2.5%,与对照组的31.25%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疾病治疗,联疗法效果显著。

  • 标签: 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33例的临床疗效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的3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即骨折愈合效果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肢骨折的33例患者,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显效率为100﹪。骨折愈合效果较好,没有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4.6周;肢的不同部位骨折的33例患者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治疗的创伤不大、骨折愈合率高、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 临床疗效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有肢骨肿瘤的患者进行切除术后软组织修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于我院进行微波灭活治疗的50例肢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修复的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前、术后专科护理,回顾性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患者的游离植皮、转移肌瓣及吻合血管皮瓣、肌皮瓣均完全成活,同时通过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患者心理情况较好,状态稳定。50例患者移植皮瓣均得到良好成活。结论针对肢肿瘤切除后软组织修复患者,于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对皮瓣移植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皮瓣移植的成活,为患者成功保肢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 标签: 四肢骨肿瘤 软组织缺损 修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咽拭子培养淋球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普遍,但阳性率偏低,本文尝试探索提高阳性率的简易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本科进行咽拭子淋球菌培养的37份标本,用种混抗浓度不同的TM平板同时培养,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种混抗浓度提高一倍,阳性率虽然无明显增加,但杂菌明显受抑制,更加容易找到疑似淋球菌菌落,在性病门诊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咽拭子 淋球菌培养 四种混抗 浓度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离子色谱法测定饼干中乙二胺乙酸铁钠的含量进行探讨。方法精确称取样品8份(每份10.0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精密度测定组)2份,行精密度测定试验;一组为B组(回收率测定组)6份,行加标准高、中、低浓度回收率试验。结果两份样品RSD分别为0.623%及0.539%,均小于1.0%;6份样品的回收率在90.6%-96.7%之间。结论饼干中EDTA-FeNa含量测定采用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能够降低分析时间。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饼干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含量